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向人民大地——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80周年特展”在京開幕
來源:中國作家網 | 王覓 羅建森  2022年05月20日21:00

5月20日,由中國作協主辦、中國現代文學館承辦的“向人民大地——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80周年特展”在京開幕。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宏森宣布展覽開幕。開幕式由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主持。中國作協黨組、書記處同志吳義勤、陳彥、胡邦勝、邱華棟、施戰(zhàn)軍、鄧凱出席開幕式。

鐵凝致辭

鐵凝在致辭中表示,中國作協舉辦此次特展,旨在回顧中國文學80年來走過的光榮道路,感受《講話》持久的思想光芒和跨越時空的力量,進一步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昂揚奮進,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創(chuàng)造中國文學的更大輝煌。她指出,1942年5月,在中華民族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斗爭中,毛澤東同志發(fā)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有力回答了關于新的人民文藝的一系列重大原則問題,為中國革命文藝和社會主義文藝確立了前進方向。此次特展展出了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的200多件珍貴史料,再現了《講話》的歷史背景、發(fā)表和傳播過程,展示了《講話》對新的人民文藝的巨大推動作用和其產生的世界意義。我們真切地看到,在《講話》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文學穿越戰(zhàn)火硝煙,傳遍中華大地,為抗戰(zhàn)發(fā)出怒吼,為人民抒寫心聲。80年來,一代又一代文藝工作者與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同步伐,矢志不渝投身于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è),為增強人民力量、振奮民族精神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鐵凝強調,今天,我們重溫歷史、學習《講話》,就是要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與《講話》一脈相承,實現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新的飛躍,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承擔起文藝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光榮使命;高揚人民性的旗幟,在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壯闊實踐中展開藝術的實踐和創(chuàng)造,以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業(yè)績,推動新時代文學繁榮發(fā)展,鑄就新征程上的文藝高峰。

張宏森宣布展覽開幕

李敬澤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后,鐵凝、張宏森等步入展廳參觀展覽

開幕式后,鐵凝、張宏森等步入展廳參觀展覽,認真聽取講解,不時詢問有關情況。此次展覽立足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資料,通過書刊、手稿、照片、實物、影像等多種形式,較為全面地展示了《講話》的背景、發(fā)生、成果、傳播及其精神內涵。展覽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歌唱延安”講述了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立全民族抗日統一戰(zhàn)線的主張得到全國人民熱烈響應。延安成為人們心中的抗戰(zhàn)堡壘和革命圣地,大批進步青年和知識分子奔赴延安。第二部分“楊家?guī)X座談”介紹了延安文藝座談會的概況及《講話》的基本觀點,展示了《解放日報》首刊《講話》全版以及截至1953年《毛澤東選集》前的《講話》所有館藏版本。第三部分“文藝燈塔”回顧了《講話》在延安、解放區(qū)以及國統區(qū)的傳播情況。第四部分“為人民的文藝”集中展示了解放區(qū)文藝成就,從小戲、唱本、通訊報道、秧歌劇到短、中、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一大批優(yōu)秀作品以版本陣列的形式大規(guī)模呈現。第五部分“《講話》的世界傳播”匯集了《講話》公開發(fā)表以來的多個譯文版本,這些譯本在世界上50多個國家出版發(fā)行,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展覽開幕式現場

據介紹,此次展覽內容詳實,策展人員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和研究調查材料,精心挑選了最能反映當時情況的歷史照片及報紙、書信、圖書等展品,“中國人民文藝叢書”、沙可夫文庫藏書、《王貴與李香香》的多個版本、《赤葉河》劇照等珍貴館藏都在展覽中與觀眾見面。展覽在形式上也做了精心設計,利用展廳中的四個紗幔分隔展覽空間,并以半景畫的形式藝術呈現了延安文藝座談會舊址。

中國作協各單位各部門負責人等出席開幕式。

(攝影:王紀國   編輯: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