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新時代文藝正在薪火相傳中繁榮發(fā)展
來源:光明日報 | 李笑萌  2022年05月21日08:28

“希望你發(fā)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繼續(xù)在從藝做人上作表率,帶動更多文藝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人,為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貢獻力量?!?/p>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當時新近入黨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的信中,深情寄語。這是對老演員新黨員牛犇的期待,更為老中青幾代文藝工作者指明了奮斗方向:要將藝術的“真諦”傾囊相授,要把前輩交予的藝術寶藏發(fā)揚光大。

當一場直擊積弊、根治亂象的文娛領域綜合治理行動掃除了擾人視聽的迷霧,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被更多人樹為榜樣,在他們的引領下一批德才兼?zhèn)涞那嗄晡乃嚬ぷ髡呙摲f而出,文藝“傳幫帶”迎來前所未有的清朗空間。

在由國家大劇院、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聯(lián)合打造的“中國頂尖舞者之夜”舞臺上,舞蹈名家攜手舞蹈新星碰撞出炫彩多姿的藝術之夜。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院70周年之際,一部“跨代”組合的紀念版《蔡文姬》,讓經典劇目煥發(fā)全新色彩。

國家京劇院,一場始于春日的“百日集訓”如火如荼進行。在前輩藝術家的托舉下,一場場新人的專場演出備受期待……

風更清了,氣更正了。當下的新時代文藝正在薪火相傳中繁榮發(fā)展。

生機勃勃 傳好藝術接力棒

話劇《蔡文姬》誕生于1959年,由郭沫若編劇,焦菊隱導演,朱琳、刁光覃、藍天野、蘇民、童超等藝術家出演,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名篇。這一次的紀念版《蔡文姬》,演員陣容包括50后、60后和00后幾代人,身在其中的濮存昕看到的是傳好藝術接力棒的責任與使命。

“2001年我們首演《蔡文姬》時,英若誠、朱旭、鄭榕幾位老師就在觀眾席的第二排,給了我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我們就是在老前輩‘傳幫帶’中成長起來的,現在輪到我們帶新人了?!卞Т骊空f。

把老一代創(chuàng)作者的華彩篇章繼承好,讓后來者少走彎路——濮存昕是這樣被帶起來的,也要這樣傳下去。濮存昕還記得2011年排練《蔡文姬》時,飾演曹操一角的他正抑揚頓挫地念著臺詞,恰巧被來劇院報銷醫(yī)藥費的藍天野聽到?!澳愀嬖V我,此時你扮演的曹操是剛拿到《胡笳十八拍》,還是看了很多遍?”藍天野問?!翱磁_詞應該是他剛剛拿到吧?!卞Т骊看稹!澳悄阍趺茨苣们荒谜{地讀呢?應該是剛看到的感覺??!”藍天野一句話點醒了濮存昕,讓他一下找到這段表演的真實性所在,臺詞節(jié)奏馬上變得生動起來?!叭绻麤]有天野老師的點撥,我還在那里自以為是呢!”把自己的舞臺經驗告訴青年人,一起打磨每一場戲,濮存昕希望“老帶新”的“跨代”組合,也能給青年演員帶來啟發(fā)。

北京人藝青年演員劉輝直言,從老一輩藝術家那里不僅獲得了事業(yè)的幫助,而且感受到了他們做人的魅力。2007年參演《蔡文姬》時,劉輝扮演的是一個沒有臺詞的大兵,他沒有怨言,因為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他說自己每次和演員一起排練,最大的收獲就是“了解到前輩們如何從零開始塑造一個角色的過程,明白他們怎么走過來,才知道自己該怎么走”。

在從藝的道路上搭把手、鋪塊磚,讓無數苦心提升藝術造詣的后來人跨過坎、爬過坡,這樣的人才培訓計劃在藝術界到處開花:青年影人扶持計劃、青蔥計劃、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yè)領軍人才工程、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yè)青年創(chuàng)新人才工程……一系列舉措為新時代文藝事業(yè)發(fā)展儲備了蓬勃力量,讓文藝的火炬在每一次傳遞中都能閃耀出越發(fā)明亮的光火。

乘風而起 迎接廣闊大舞臺

“青年是事業(yè)的未來。只有青年文藝工作者強起來,我們的文藝事業(yè)才能形成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動局面?!绷暯娇倳泴η嗄晡乃嚬ぷ髡呒挠韬裢?。

今年3月,國家京劇院在全院啟動“百日集訓”活動,同時推選演員領軍人才和演員、演奏員拔尖人才培養(yǎng)對象,選配院內外名家名師傳授技藝,進行針對性培養(yǎng)。

“忽聽門外有人言,用手開門來觀看?!鼻嗄暄輪T劉壘正在唱的《文昭關》是他為個人專場演出準備的一出折子戲。作為“拔尖人才”培養(yǎng)人選的他,由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親自擔任指導老師。只見于魁智認真聽著,時不時用筆在紙上寫下幾行字,常常起身給劉壘示范:“這里開門拔劍時一定不要發(fā)蔫,當伍子胥看到來者是東皋公,直接搖頭往后退步就可以,不用轉身?!奔毠?jié)一個一個地摳,唱詞一句一句地過,一下午的時間轉瞬即逝。“戲曲講究口傳心授,這種一對一的指導是能學到‘真玩意兒’的?!眲菊f。

平時在團里,于魁智也常會為青年人進行指導示范。“他非常注重細節(jié),對我們的要求和期待也很高,這次的‘百日集訓’更是一次集中的學習機會?!眲靖械?,有這樣一位領路人想把從藝五十年的經驗悉數相授,自己十分幸運。

門打開了,路通暢了,學習氛圍更濃厚了。青年文藝工作者正在挑起大梁,更多的頂尖人才登上頂尖舞臺。

在“中國頂尖舞者之夜”舞臺上,既有知名舞蹈家,也有從“中國頂尖舞者成長計劃”中脫穎而出的青年舞者。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羅斌說:“舞臺上青少年舞者和老藝術家一起展示,正說明了業(yè)界發(fā)展的一種健康態(tài)勢?!?/p>

在河南豫劇院,平均年齡低于35周歲、近80人組成的青年團正在成長為劇院演出的主力?!斑@里沒有論資排輩,更多的是為青年人解除后顧之憂。如今的青年團已成長為一支行當齊全、作風優(yōu)良、藝術嚴謹的表演隊伍?!敝袊鴦f(xié)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介紹?!缎省贰赌鹿鹩鞄洝贰栋咨邆鳌贰都t梅記》等一批優(yōu)秀劇目頻頻亮相,令老一輩豫劇藝術家感慨良多:“有這樣的新秀是豫劇的希望?!?/p>

德藝兼修 攀登文藝新高峰

學藝先學德,做戲先做人?!昂霌P正道,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是幾代文藝工作者始終不變的追求,更成為文藝界“傳幫帶”的應有之義。

這個春天,一部講述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叢書——《梅蘭芳藝術人生文叢》悄然問世。從梅蘭芳故居到梅蘭芳交友故事,從梅蘭芳與繪畫藝術到梅蘭芳的時尚眼光,從梅蘭芳帶領京劇藝術走出國門到投入新中國的火熱建設,10本小冊子圖文并茂、制作精美。更令業(yè)內感到欣喜的是,這部叢書的撰寫者均為戲曲研究領域的青年學者。梅蘭芳紀念館助理研究員、叢書作者之一柯琦認為:“當我們走進梅蘭芳的藝術人生,走進大師的心靈,看到了‘藝’,更看到‘德’,無不被他身上迸發(fā)出的巨大熱忱所感染和激勵,值得所有人學習?!?/p>

作為一名有著20多年黨齡的青年演員,丁柳元從影以來演繹了多個紅色人物。在她的成長道路上,從不缺乏榜樣的力量。第一次出演“江姐”時,丁柳元向曾在《烈火中永生》中成功塑造“江姐”這一經典銀幕形象的老藝術家于藍請教。于藍鼓勵她,只要用心了,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屬于你自己的、觀眾認可的角色?!昂唵螏拙湓?,提出了表演藝術創(chuàng)作的至高要求,一是貼近生活和人物,二是要有個性化的表達,這也成為我一直堅持的表演準則。”丁柳元說。進入八一電影制片廠后,老藝術家們對黨真摯而深刻的感情,嚴于律己、坦坦蕩蕩的職業(yè)操守,時時刻刻感染著丁柳元。擔任中國視協(xié)電視界職業(yè)道德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后,丁柳元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推動行業(yè)風氣健康發(fā)展上來,她堅信,“那么多優(yōu)秀的藝術家給我們樹立了榜樣,我們要傳承下去”。

崇德尚藝,新時代文藝的天空,正因青年人的蓬勃向上而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