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天使日記》:情深意切的民族史詩
湖北省演藝集團出品、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創(chuàng)作的歌劇《天使日記》是一部讓人看后就忘不掉的優(yōu)秀作品。歌劇一經推出,便獲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譽。2021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lián)特從全國舞臺作品中遴選出50臺在京演出,《天使日記》成為其中之一。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首先被發(fā)現(xiàn),并迅速擴展到全國。病毒突襲而至,疫情來勢洶洶,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面臨嚴重威脅。疫情暴發(fā)以來,廣大醫(yī)務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員、人民解放軍指戰(zhàn)員、武警部隊官兵、科技人員、下沉干部、公安民警、應急救援人員、志愿者等奮勇爭先,抗擊疫情,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短焓谷沼洝匪铝坍嫷?,正是這場戰(zhàn)役中沖在最前線的醫(yī)務工作者的故事。
大幕拉開,便是武漢的近景和遠景。遠處,武漢長江大橋橫跨江面,龜山、蛇山隔江守望,黃鶴樓靜默于蛇山之上,一江碧水緩緩東去。近處,則是十萬火急的新聞播報:“武漢市發(fā)布防控新冠肺炎1號通告:自2020年1月23日10時起,武漢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謴蜁r間另行通知?!蹦信ヒ魡T此起彼伏的聲音一遍又一遍響起,彼此疊加,催動人心,將觀眾的思緒拉回到兩年前的那個時刻。武漢突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這是百年來全球發(fā)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時間,人心惶惶。
新聞播報的聲音漸漸衰弱,敲擊鍵盤的聲音漸漸清晰。幕內,傳來武漢某醫(yī)院護士長蘭之念記日記的聲音:“2020年1月23日。小雨到中雨。武漢封城的消息霸屏了,長這么大還是頭一次聽說,簡直不敢相信。黃鶴說:‘封城意味著武漢按下了暫停鍵,城里的人不讓出去,城外的人也不讓進來了。’城內住著我們的家人,城外面的是我們的親人!作為醫(yī)護人員我們理解要阻斷疫情非此舉不可,可這畢竟是大武漢,有著一千多萬人啊……”
疫情發(fā)生發(fā)展、白衣天使守護生命,這是歌劇《天使日記》的兩條平行線索,正是憑借封城與解封、救治與守護這兩條線索,一個蕩氣回腸的故事開始了。萬家燈火、醫(yī)院大廳、ICU病房……實景與多媒體結合的舞臺,逼真地再現(xiàn)疫情之中的武漢:一個個家庭、一扇扇窗戶、一張張病床……千萬武漢市民疫情期間宅在家中戰(zhàn)“疫”的情景扣動人心;高鐵飛馳而“開”,飛機緩緩“降落”舞臺,全國各地的援鄂醫(yī)療隊腳步鏗鏘“逆行”而來。
歌劇巧妙地運用護士長蘭之念的抗疫日記串聯(lián)劇情,小視角展現(xiàn)大情懷,塑造了以蘭之念、黃鶴、方醫(yī)生等為代表的為抗疫舍生忘死、拼搏奉獻的醫(yī)護人員群像,再現(xiàn)了白衣天使向死而生、逆行出征,把醫(yī)院當戰(zhàn)場、待病人如親人的感人事跡。劇中,蘭之念、黃鶴、方醫(yī)生等醫(yī)護人員,忠于職守、逆行而上,與病毒較量、與死神搏斗,奮戰(zhàn)數(shù)月,以生命挽救生命,換來患者重生,以血肉之軀筑成阻斷疫情蔓延的防線。
劇中《蘭之念》唱段是歌劇《天使日記》的高潮。蘭之念的丈夫黃鶴醫(yī)生為搶救病人不幸感染,救治無效最終逝去。蘭之念得知丈夫逝世的消息,悲慟地呼喊: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黃鶴,你聽見了嗎?/你聽見了嗎?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女兒又背誦詩歌一首,見不到爸爸心里愁。/……你看見了嗎?妻子望眼欲穿地等候,等到風平浪靜疫情后,/久別重逢情義更深厚,從此平平淡淡從從容容相廝守。/為什么,你行色匆匆走?為什么,千呼萬喚你不回頭?
在極度的思念之中,蘭之念產生了幻覺,她似乎看見黃鶴正向自己走來,飛奔上前去,卻與黃鶴擦肩而過,抱了一個空,她和黃鶴轉過身,欲摸對方的手、對方的眼、對方的唇,對方的臉,可是,空空蕩蕩,他們什么都沒摸到。這里兩人的深情對唱令人動容。緊接著音樂漸漸響起,這是《天使之歌》唱段:
誰知道天使在何方?/誰曾見過天使的模樣?/只因為你看了我一眼,/從此把生的希望點亮。/讓生命的彷徨,/再次找到方向。/穿越夜的漫長,/去往太陽升起的地方。/??!傳說中的天使,/你就在我的身旁;/??!傳奇里的天使,/你就在我的心上。
歌聲哀婉悠揚,催人淚下,白衣天使們守護生命、點亮希望的光輝形象躍然舞臺,黨和國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堅定果敢的勇氣和堅忍不拔的決心戰(zhàn)勝疫情的努力躍然舞臺。最終,武漢市民迎來了武漢三鎮(zhèn)的“重啟”,重逢在生機盎然的春天,沐浴在充滿希望的陽光下。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以此為主題的文藝作品大量涌現(xiàn),民族歌劇如何用好自己的優(yōu)勢,脫穎而出拔得頭籌,《天使日記》的成功值得人們思考。
《天使日記》是一曲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英雄贊歌,這部劇作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在于其對于事件事實精準的捕捉、巧妙的提煉。這部歌劇中的很多細節(jié)比如搶救李教授、黃鶴醫(yī)生不幸感染,都無比真實,仿佛就發(fā)生在劇場發(fā)生在身邊,令人感動和震撼,很多觀眾忍不住落淚。整部劇把我們拉回到了武漢抗疫的那段驚心動魄的難忘時光,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偉大的抗疫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
《天使日記》是一場氣勢恢宏的藝術盛宴、一曲情深意切的民族史詩,是一部名家匯聚、名團創(chuàng)新的精彩呈現(xiàn)?!短焓谷沼洝分鲃?chuàng)團隊匯集了編劇王勇、作曲孟衛(wèi)東、導演廖向紅、指揮王燕等來自全國舞臺藝術領域的一流藝術家,2020年抗疫期間即進行創(chuàng)作,當年8月進入排練,10月在武漢首演,開創(chuàng)了“當年事件發(fā)生、當年進行創(chuàng)作、當年上演舞臺”的中國歌劇新紀錄。該劇的舞臺采用了目前國內頂級舞美,兩層舞臺、縱深三層,為觀眾打造出看紀實電影般的極具沖擊力的視覺效果。劇中除了蘭之念的日記是臺詞道白外,基本由歌詞組成,全劇無論是詠嘆調、宣敘調,還是重唱與合唱,都具有很強的抒情性、意象性、音樂性和詩意化,優(yōu)美、委婉的主題曲《天使之歌》貫穿全場,讓全劇充滿溫情。
文藝是世界語言,最容易相互理解、溝通心靈?!短焓谷沼洝返某晒?,深刻地證實了這個道理。《天使日記》還是一部立足經典、推陳出新的優(yōu)秀民族歌劇。湖北省歌劇舞劇院是中國民族歌劇的高地。1958年,沉浸于革命和建設喜悅中的作家藝術家急切地直抒胸臆,歌唱祖國禮贊英雄,向新中國成立10周年獻禮。歌劇《洪湖赤衛(wèi)隊》便是在這樣的氛圍中誕生的。這部由湖北省實驗劇團推出的革命戰(zhàn)爭題材歌劇首排于1958年,1959年10月該劇作為向國慶十周年獻禮劇目首次進京演出,一炮走紅。它的旋律響徹北京的大街小巷,又從北京傳向四面八方,從此成為中國民族歌劇瑰寶。今天,相信曾經創(chuàng)造《洪湖赤衛(wèi)隊》60年久演不衰奇跡的湖北省歌劇舞劇院,一定能夠再度創(chuàng)造奇跡,相信《天使日記》將成為新時代反映中國人民頑強奮進、英勇抗擊疫情的經典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