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詩百年》編后記
自1981年在《兒童文學》雜志上發(fā)表第一首兒童詩《我對哥哥說》算起,我與兒童詩結(jié)緣已有四十余載啦。其間,又在《兒童文學》做了十余年的詩歌編輯,雖然也出版過若干童話集子,但念念于心、殷殷有情的依然是詩。
在兒童文學領(lǐng)域,兒童詩一直是多受冷落的一個弱項冷門。詩作難發(fā),出詩集更難。這點,眾多詩歌作者可說是有著同感共鳴。雖說這幾年略見回暖、稍呈起色,但其境遇仍未見大的改觀。這于我們有著數(shù)千年傳統(tǒng)的泱泱詩國,實是一種憾事。
中國現(xiàn)代兒童詩自五四運動時期發(fā)軔起源,至今已逾百年。選編一套涵括中國兒童詩五代或六代作者的具規(guī)模、成系統(tǒng)的百年詩叢,一直是我耿耿念念的祈愿和心結(jié)。
而今,祈愿得成,心結(jié)可解,甚喜甚慰。真真正正可為此浮一大白。
這套“中國兒童詩百年詩叢”以近百位作者、近70冊單集的空前規(guī)模亮相登場,可以說是中國兒童詩佳作精品的一次全方位展示,亦可以說是中國具有相當實力和影響力的作者集體亮相的一幅全家福。
當然,這其中也不可避免地有遺珠之憾。如因版權(quán)等問題而未能入選的任溶溶、白冰兄等人。還有過世多年、雖多方找尋其家人未果的聰聰,在此不多累敘。自然還有因視野所限有所疏漏的其他作者作品。于此,深表歉意并希望得以后償。
可以講,入選叢書的,均是在兒童詩創(chuàng)作中有所成就、在讀者中有一定影響力且有一定作品數(shù)量的作者。還可以講,這套叢書除卻自身所具的文學價值之外,還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我想并希望這套叢書可以成為有心有志于兒童詩創(chuàng)作的初學者的參考書,成為兒童文學課程的教授者和研究者的案頭書,成為有心培養(yǎng)孩子文學品位和欣賞水平的家長與孩子同讀共品的家藏書。
作為編者,在叢書付梓之際,首先要感謝金波老師和高洪波兄的多方提點和頗啟我悟的建議。感謝北京書香文雅的董事長李繼勇的鼎力之為,感謝出版叢書的出版社,更要感謝眾多熱心賜我并多有建議的詩友。
國運昌,文運興。兒童文學、兒童詩的發(fā)展與國家的發(fā)展自是共脈同頻。
做此后記時,亦恰近本人70歲生日,可謂是:“歲月匆匆七十翁,四十余載試筆耕。雖道識淺墨痕淡,拳拳念念系詩情?!币源藶槎Y自賀,甚喜甚慰,更值浮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