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與“某某說”相關(guān)的標點
來源:光明日報 | 杜永道  2022年08月21日09:53

寫文章中我們引用別人的話,常常用到“某某說”?!澳衬痴f”后面用什么點號,要根據(jù)“某某說”所處的位置來決定,即引語前、引語中間、引語后。

“某某說”處于引語前時,其后用冒號。例如:(1)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保?)老王說:“好吧,這件事交給我,讓他跟我聯(lián)系?!?/p>

有時雖然沒有出現(xiàn)“說”字,但明顯表達出“說”的意思,也宜用冒號。例如:(3)連長得知這些情況后,一臉嚴肅:“借老鄉(xiāng)的東西,用完一定要及時歸還?!保?)小王笑著點了點頭:“贊成,這也是我的想法?!?/p>

引語前若用逗號,有時會造成歧義。例如:(5)老李迎了上去,舉手招呼,“先吃早點吧。”小孫解開塑料袋,取出早餐。例(5)中的“招呼”后用了逗號,使得引語“先吃早點吧”,可能是“老李”說的,也可能是“小孫”說的。“招呼”后改用冒號,說話人就明確了。

“某某說”插在引語中間時,其后用逗號。例如:(6)“這場雨下得真及時?!崩蠀歉吲d地說,“你看,一下雨玉米長勢多好!”(7)“因為我是搞建筑的,”張健康說,“所以對文學史不太了解?!?/p>

插在引語中間的“某某說”后,不宜用句號或冒號。例(6)中“老吳高興地說”后如用句號,只能說明前面引語是誰說的,導致后面引語未明確交代說話人。例(7)“張健康說”后如用冒號,只能說明后面引語是誰說的,導致前面引語未明確交代說話人。

“某某說”前面的引語末尾可以用句號,如例(6);也可以用逗號,如例(7)。“某某說”插在引語中間時,其前后的引語是同一個人連續(xù)說出的言語片段,是能夠連讀的。寫文章的時候,將“某某說”前后的引語連讀一下,就可以判斷出前面引語末尾用什么點號比較合適。譬如:例(6)“某某說”前的引語是個完整的句子,所以末尾用句號,后面的引語是另起的一句;例(7)“某某說”前后的引語共同構(gòu)成因果復句,前面引語是復句的前一分句,所以其后用逗號。

“某某說”處于引語后面時,“說”后一般用句號。例如:(8)“那天我也去長安街了,不過不是參加游行,而是站在路口當標兵?!崩贤趸貞浾f。(9)“研制這個零件,沒有參考資料,全靠我們自己摸索。奮戰(zhàn)兩年,終于搞出來了?!崩罟こ處熣f。

如果“某某說”后的話語,是對說話人的某種補充說明,“某某說”后可以用逗號。例如:(10)“有件事我忘說了……”他說,表情有點為難。(11)“這個新品種是我們試驗了好幾年才獲得成功的,今年畝產(chǎn)一定能增加不少?!崩蠌堈f,臉上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

同樣處于引語后,下面兩例的“某某說”后用逗號則不妥:*(12)“采用剪枝的辦法后,果實數(shù)量減少了,但個頭變大了?!崩贤跸沧套痰卣f,這個辦法效果非常好。*(13)“在重重困難面前大家沒有動搖,堅持試驗,幾經(jīng)失敗后,終于攻關(guān)成功。”劉主任說,這項新技術(shù)不僅追上了國外的先進水平,有的指標還實現(xiàn)了超越。

例(12)至(13)中,“某某說”是“管后不管前”的,是在交代后面間接引語的說話人。這就造成前面直接引語未明確交代說話人的毛病。這兩例都宜在“某某說”后用句號,并作相應調(diào)整:(14)“采用剪枝的辦法后,果實數(shù)量減少了,但個頭變大了。”老王喜滋滋地說。他指出,這個辦法效果非常好。(15)“在重重困難面前大家沒有動搖,堅持試驗,幾經(jīng)失敗后,終于攻關(guān)成功。”劉主任說。他介紹,這項新技術(shù)不僅追上了國外的先進水平,有的指標還實現(xiàn)了超越。

雖然(12)至(13)的說法有時靠上下文可以揣度出說話人,但(14)至(15)規(guī)范使用標點后,可讓讀者一望而知直接引語的說話人是誰,而不用琢磨意會,比較妥當。

(作者:杜永道,系《語言文字報》原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