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第38屆青春詩會詩人—— 盧山:生命里的山水和故事仍在等待著我前去遠行
來源:紅網(wǎng)時刻 | 王敏 劉銘嬋  2022年08月26日14:59

“初中的時候,老家宿州市一份叫《農(nóng)村孩子報》的報紙,組織了一個征文比賽,在好奇心和虛榮心的趨勢下,我偷偷地寫了人生的第一首‘詩歌’《漁歌》,結(jié)果竟然獲得了二等獎!班主任在全班高調(diào)表揚了我,那一刻,我忽然意識到——我可能有寫詩的‘天賦’。”盧山在回憶自己寫第一首詩歌時的情形時說。

“要么成為詩人,要么就什么都不是”。黑塞在13歲時忽然就明白了自己注定要是上帝駐派人間的一名詩人。盧山也是如此,自那以后他“稀里糊涂的、東躲西藏的、黑燈瞎火的寫起了詩歌”,一寫就是十幾年。

這個皖北的小鎮(zhèn)青年,從故鄉(xiāng)安徽石梁河畔到成都求學(xué),從成都北上金陵南京深造,再次南下杭州謀生成家,詩歌紀錄了他的生活的奔突現(xiàn)場和心緒的輾轉(zhuǎn)反側(cè)。

2020年9月,盧山完成了詩集《三十歲》《湖山的禮物》《寶石山居圖》(“杭州三部曲”)的寫作后,毅然決然遠赴南疆軍墾小城阿拉爾。“在短短的幾年里,盧山經(jīng)歷了難以言表的人生況味和滄桑之感。意氣風(fēng)發(fā)、揮斥方遒的浪漫豪情,蛻變?yōu)榘床烤桶?、循?guī)蹈矩的為稻梁謀?!币苍S是不甘平凡,也許是詩心不死,趙思運教授對盧山的評價構(gòu)成了他遠赴新疆的內(nèi)在動因。

“我期待可以將塔里木河像圍巾一樣裹在脖子上,幫我度過這北風(fēng)凜冽的中國邊疆。來到天山腳下、沙漠之門、塔河之源,我的詩歌寫作和人生迎來了一種深長開闊的表達?!贝蟾攀歉敖肽旰?,盧山和幾個來自浙江的友人赴邊境團場,迎頭撞見了一群連綿的雪山。大地萬物呈現(xiàn)的層次感隨著地理的位移而變化,色彩的對比、鮮明的反差帶來了的巨大的張力。在驚嘆和震撼中,盧山創(chuàng)作出了《在邊地看雪》,后以組詩形式在《詩刊》上頭條發(fā)表。

就像盧山說的那樣:“行走和寫作是一生的事情,而我的寫作就是我的精神履歷表,構(gòu)成了我的人生鏡像。”他的腳步從未停歇,從皖北的小鎮(zhèn)青年,再到第38屆“青春詩會”參會詩人,他成為了青年詩人中耀眼的弄潮兒,生命里的山水仍然在等著他去遠行。

“平聲凡義兼詩友,高山流水心自知。期待以文會友、以文論道。遇見生命中的詩友、前輩,交換彼此的孤獨和空曠。在詩歌里,去探尋山水人文,感受衡陽這座城市的氣場和力量?!碧岬郊磳⒃诤怅柵e行的第38屆“青春詩會”,盧山滿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