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詩刊》2022年8月號上半月刊|熊焱:日常
來源:《詩刊》2022年8月號上半月刊 | 熊焱  2022年09月30日09:00

《從醫(yī)院出來》

從醫(yī)院出來,我們往家走

細雨在下,幾聲鳥鳴

如鹽粒融化于水。命運的風暴從未平息

人世一直充滿悲音。我牽起妻子的手

用了一把力。她在人群中假裝很平靜

除了我,沒人知道她剛剛失去了父親

 

 

《在花楸山午讀》

臨窗讀書,如同在云上眺望渺渺星河

句子里掠過耀眼的閃電

紙張的背后全是雷霆的回音

 

群山綿延,寂靜的坡嶺正在收納著

漸漸下沉的夕光。就像書讀到動情時

停下來掩卷長思,心里落滿生動的字跡

這樣的時刻,是風匍匐于茶園

枝頭的嫩芽,將在沸水中找到生活的真理

是飛鳥越過山巔,回蕩在樹梢的鳴叫

一滴滴如露水,接近于星辰的晶瑩

 

陪著我的,是一盞紅茶和窗下的蟲吟

當我起身往水壺燒水,我指尖上文字的熱

高于壺中滾燙的水溫。我突然理解了

活著,是靈魂不斷加熱的過程

就像我理解了窗外層疊的群山

恰如我手中的書卷。大地草木蓬勃

命運陰晴圓缺。而深邃的天空仿佛大海的倒影

 

 

《日常》

人群奔涌著,就像是剛從夢中起身

這忙碌的一日,重復著一種出海似的顛簸

我從人群中穿過,正如船只分開水滴

時間分開晝夜。四周高樓如林

而命運始終是深邃的大海

風暴一直都在,我們卻常常忽略了自己

正置身于沸騰的漩渦

 

 

《冬日,從高空俯瞰北方》

從飛機的舷窗望下去,冬日的北方

一片蒼茫的羊皮紙

毛邊的面料、磨砂的質感

約等于人生的主題

凸凹的地表上,鋪著薄薄的雪

就像起伏的傷痕灑著鹽——

這是大地在為人世承受著痛苦

正如我的心敞開著,向世界舒展

一直在容納著深淵與溝渠

 

 

《云上的日落時分》

從短暫的睡眠中醒來,飛機微微搖晃

失重的天空仿佛秋千在輕輕蕩漾

在一群陌生的乘客中,我透過舷窗

望見天空深邃如大海,半枚夕陽掛在天邊

那是海水沖刷的紅瑪瑙,有著一種晶瑩的憂郁

我確信我迷醉于這樣的時刻

就像是在溺水中掙扎著上岸

 

 

《回鄉(xiāng)偶書》

夜里我喝醉了。歲至中年

酒,是一種濃度最高的鄉(xiāng)情

我在院子邊眺望天際,風拉緊了我的衣袖

像是要與我敘舊。檐下的燈光跟過來

如同堅冰在大河中消融

父母坐在門檻邊說話,談論著今年的春耕

年過古稀了,他們還在種地

不完全是為了生存,而是出于生活的慣性

夜深了,我直起身搖搖晃晃地往回走

生平第一次,我不為飲醉而自責和痛苦

多好啊,今夜我無需在酩酊中尋找歸途

 

 

《重逢》

恍若另一個世界,這分別的二十年

是一段通向深淵的泥濘。我們已歲過四旬了

想起二十歲的夏天,我們三個騎著摩托車

穿過月光下的鄉(xiāng)村,一則歲月曲折的夢境

我身后的女孩,用溫軟的身子緊貼著我的后背

一種加速的張力,給我大海上顛簸的眩暈

月光仿佛潔白的婚紗,我差點就向她表白了

夜那么長啊,命運帶著我們各奔東西

他把鄉(xiāng)村教室的三尺講臺,走成了

微光搖曳的蠟炬。我穿過塵埃飛揚的青春

抵達中年的沼澤地。那月光下的女孩

已從一道窄門經過,失散于人世

這是壬寅年正月初四,我和他重逢于舊地

哦,時間一直在拐彎

風提著刀子,天空降下霜雪

而那些遠逝的日子已成為一種昭示:

人生從無重逢,不過是在相聚中

一次次地練習永訣

 

 

《時間留給我的》

有時我穿過古鎮(zhèn)的石板路、幽深的巷子

記憶是一種恍惚的錯覺,仿佛正是我

在經歷著那些往事中的榮光與衰落

有時我經過古遺址的廢墟,斷墻斑駁

泥土沉默。歷史中有一種蒼涼之美

人世間有一種繁華過后的沉寂

有時我回到故鄉(xiāng),看到田里稻谷金黃

就像世居于此的人,低垂著豐盈的靈魂

有時我在一壁爬山虎的墻院前停留

藤蔓悠長,就像夢境長于歲月

生活需要這樣一種糾纏不休的交集

有時我參加親人的葬禮,那告別的場景

又何嘗不是我們在死亡時的提前預演

有時我在黃昏遇見遲暮的老人,滄桑的臉

近得宛若我在中年后加速向前的暮年

遠得宛若退潮的大海卸下了浪高風急

有時我喜歡獨自走向遠方,身后跟著

星辰與日月。長路給人顛沛流離

命運給人悲欣交集,時間留給我的

除了愛,便只剩下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