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楊輝素:當命運的針劑落下
來源:《長城》 | 楊輝素  2022年12月07日12:08

有一段時間,我每周抽出半天時間,到一家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義務教自閉癥兒童畫簡筆畫。在那里我了解了這個特殊的群體,也聽到家長們講他們的苦難生活。有的家長樂于傾訴,有的家長緘口不言,還對我保持某種敵意,仿佛我是個不光彩的隱私偷窺者。我除了用心給孩子們上幾節(jié)課外,再也幫不了他們什么,這讓我羞愧。

后來我想明白了,苦難是加持在人身上的宿命,沒有誰能拯救誰。生活就是一個“熬”字,熬下去才有希望。我喜歡一個詞“堅持”,在我人生的幾十年里,它無數次在我心里響起。孩童時最怕打針,醫(yī)生拿棉簽在屁股上擦拭時,就嚇得哇哇大哭,這時耳邊就傳來那句話:“堅持一下就好了。”于是咬著牙堅持,果真就好了,注射器拔出來也就不那么疼了。這一幕印象深刻,當艱難困苦如一針針劑注入生命時,絕望和哭泣只能增加疼痛。成年后,經歷過許多事情,順遂過,也被在泥坑里狠狠地摔打過。每一次我都告訴自己“要堅持”,這個詞簡直是一句偈語,是來渡人一切苦厄的。

在這些家長中,有一位年輕的媽媽讓我印象深刻,她長得瘦瘦弱弱,她的兒子皮膚白皙,頭發(fā)柔軟烏黑,一雙大眼睛像清澈的潭水,濃密的眼睫毛在臉上投下一小排陰影。我很少見過這么漂亮的小男孩,心想如果他不是自閉癥兒童該有多好啊。他的媽媽已經習慣了別人的惋惜和同情,她從不隱瞞兒子的癥狀,比如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懂得和人交流,比如孩子從來不會與人對視,比如孩子睡覺總是不踏實,比如孩子的行為模式單一,癡迷一切圈圈環(huán)環(huán)的東西,比如孩子愛在紙上涂鴉,誰也看不懂他畫的什么。孩子所有的表現,都和正常孩子不太一樣,他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正因如此,他們這類孩子被稱作“星星的孩子”。這位媽媽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她不像別的家長那樣整天愁眉苦臉,她總是溫和地笑著,以溫柔的不厭其煩的態(tài)度照管著兒子。

和她熟悉了后,她告訴我她還在做自閉癥兒童志愿者,她建了一個群,經常把這里那里收集來的自閉癥兒童育兒經驗分享到群里,群里很熱鬧,大家在一起相互打氣。得知了我想為他們寫小說,她把我也拉到了群里。我在群里不說話,因為也實在無話可說,在他們沉重的命運中,一個外來者沒有權利指手畫腳。

后來她還邀請我去參加她組織的志愿者活動,是個清晨,在石家莊體育公園里,她自費印了許多傳單,上面寫著自閉癥兒童特征,讓大家了解他們,不要歧視他們。她還和別的志愿者父母們一起,組織孩子們開展游戲活動。那些孩子小的四五歲,大的三十多歲,經過家長們不倦的訓練,有的可以自己乘坐公交車,有的也會和人交流了。我也加入到他們的游戲,把一個球在地上滾,大家都去追,看誰先抱到手里,我負責給他們滾球。他們都很開心,一個十幾歲的女孩突然抱住我說:“阿姨,你像我們老師一樣。”我也緊緊抱住她,那一刻,我不再是抱著同情和憐憫的心理,而是發(fā)自真心的意識到我們應該去接受和尊重他們!

我寫這篇小說,反反復復修改了不知多少遍,我想通過三個不同的自閉癥兒童家庭聚集在一個小院里,大人和大人、大人和孩子間發(fā)生的悲欣細節(jié),來呈現這樣一個群體的生活狀態(tài)。小說完成,我也在寫作中對人生有了更新的認識,是什么給了我們熱愛生活的勇氣?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關愛當然是其中巨大的力量,但最終支撐著的,還是自己。“再堅持一下就好了”,小說中的素素、武元因為堅持,從那一場大雪落下后,獲得了解脫和希望,正如素素在看到小野的快樂后的幡然醒悟:原來是家長的愁苦拖累了孩子。但可惜劉端沒有堅持下去,那個夜晚的凌辱、毒打和搶劫打垮了她,如果再堅持一下,她也能等來兒子浩浩叫的那一聲“媽媽”。

在素素和武元準備離開小院的那一夜,下起了一場大雪,大雪覆蓋了一切,人間白茫茫。那一場大雪,象征著過去的艱難憂戚,象征著劉端以死付出的沉痛代價,象征著每個人內心的軟弱和頹喪。雪落下,預示著嶄新生活的開始,這也是我給小說起這個題目的原因。

當小說以最后的面貌呈現在我面前時,我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人一生要渡過各種各樣的磨難,當命運的針劑落下,一切并不是不容樂觀。我仿佛聽到小說里的人物在對我說:“再堅持一下就好了。”我說:“嗯,你們是,我也是,我們都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