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廣州文藝》2022年第12期|路魆:大禹(節(jié)選)
來源:?《廣州文藝》2022年第12期 | 路魆  2022年12月12日08:28

旅行家歸來時,許多幸存者向他講述洪水橫掃城市的情景。他當時四處游歷,沒能目睹那一切,但聽來真有點兒上古神話大洪水來襲的色彩。不見大禹治水,也不見女媧補天,更不見諾亞方舟,眾多幸存者在高速公路入口等來的只是一個倦怠的旅行家。救援工作本不是憑一人之力就能開展的,可是面對他們的失望情緒,一種辜負了眾生似的負罪感從踏入城市之初就籠罩著旅行家。

下完雨的天空那么明凈,城市的土地那么臟,到處是死動物和爛植物,還有在積水中四處漂浮的木房子。幸存者有時疏于收拾大地殘局,抬頭看著天空出神:“這波大水到底怎么能在天空深處藏得這么隱秘,竟逃過了氣象臺那幫科學家的法眼?”

后來不知從哪兒飄來一陣霧霾,夾雜煤礦灰塵,把高樓大廈四十層以下的城市空間都蒙住了。被黑暗天穹弄得心情抑郁的人,想看看天空,打算走上大廈樓頂去。但四十層以上的高樓早已被另一群人占據了,他們以高層空間無法容納更多人為由,以霧霾為分界線,將這個城市分成了兩個群體。他們自稱是觀察家,聲稱自愿放棄地面生活,永不下樓,他們會通過廣播系統(tǒng)每天向生活在地面的人們描繪自從霧霾來臨后,高空之上那白日星空的壯麗景色,以滿足地面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

“廣播說,天上出現了一顆發(fā)紅光的洪都星!”坐在殘破小黑樓下的人們,都這么談論著。這些普通民眾也慢慢認識到,高樓確實無法容納這么多人,于是,在蒼白落灰的地面世界中生存,清理和修復城市,參與生產,將食物給觀察家們送去。他們最大的消遣是每日準時收聽廣播,有些人用油彩將廣播描繪的景色在畫紙上呈現出來,因此,普通民眾里出現了許多平民藝術家。

為什么會有木房子出現在城市里呢?這些事不是沒有跡象的。洪水來襲后的城市看起來日益衰敗,但其實多得兩個群體的劃分,很多早已在城市中心消失的職業(yè),開始逐漸復蘇:花匠,漁民,木匠,鐵匠,農民,獵人,撈尸隊……這也是會有木房子在城市積水上漂浮的原因。它們其實是一種船只,但外觀不像新近制造出來的。因為這些職業(yè)一直在看不見的城市角落里存在著,像埋在干旱土地中的野草種子,只不過在等這場雨水來催發(fā),才在城市表面發(fā)了芽。

多年前,旅行家還在這座城市當城市規(guī)劃師。從宏觀角度規(guī)劃一座城市的布局是份相當辛苦的工作,旅行家偏偏是個容易偏離中心的人,缺乏宏觀精神。他擔心自己勝任不了整體性的工作,后來申請調到城市水利系統(tǒng)部門去,希望自己能專注在一個局部工種。旅行家深知這座城市的排水系統(tǒng)有多糟糕,改造有多難。那些深埋地下的排水管道,縱橫交錯,暗中生長,如樹根一樣抓住城市的命脈。

前陣子開閘泄洪對內澇也無甚作用,城市被泡成一座茫茫水城,還把很多原本住在地下排水管道系統(tǒng)中的神秘職業(yè)者都逼到地面上來。除了高空中的觀察家和地面上的普通民眾,這里還存在一種地底人。但現在由于洪水浸泡,那些地底人被迫鉆出來,成了普通民眾的一部分。在那批人中,還有一位自稱是巫醫(yī)的人。誰會想到,在這種現代化程度如此高的城市里,竟然還存在著這樣的職業(yè)?如果在洪水來襲之前,市政人員有勇氣鉆到地下排水管道系統(tǒng)中看看,或許能在一些排水量較小的地下空間發(fā)現更多地底人呢。他們深藏絕技,比如在混凝土上種出玫瑰,在下水道捕到新鮮大黃魚,還有建造能在水面漂浮卻又不完全是船的木房子……

旅行家想起他的媽媽。媽媽雖不能在混凝土上種出玫瑰來,但也絕不是個尋常人。她經營了一個植物溫室,培育罕見的草藥?!八谀膬耗兀磕銈円娺^她嗎?”旅行家四處打聽。得知洪水來襲的消息時,他快馬加鞭趕回來,但洪水很快改變了這個城市的形態(tài),他四處都找不到媽媽的蹤影。植物溫室也被洪水沖得無影無蹤?,F在旅行家只能走水路去找她了。不知她還活著嗎?

街道失去往日的喧囂,水浸到二樓,一座座木房子在大霧彌漫的末日之城漂浮著。這些漂浮屋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漂浮屋的屋主,是些既會木工活兒,又懂船只駕駛技術的人。船是他們造的,船長自然也由他們來當。他們干著擺渡工作,仿佛在冥河上運送超度的亡魂。到了夜晚,他們把漂浮屋統(tǒng)一停泊在特定的地方,組成一片矮小的居住群落。如果在漂浮屋里過夜,收費會貴好幾倍。

旅行家爬上一棟建筑的二樓陽臺,渾身濕透,站在欄桿上向漂浮屋招手,像在呼叫出租車。一個個頭顱從木屋窗口伸出來,直到離他最近的那艘七號漂浮屋向他劃來,其他屋主才慢悠悠地把頭縮回木屋里,尋找別的乘客。他們怎么知道旅行家在招手呢?木屋只有一個掛布簾的窗口,說不定在木屋的頂上,有一個潛水艇的潛望鏡,人在屋里就能觀察四周的交通狀況。

漂浮屋在旅行家旁邊泊岸,屋主說:“想進去就得付錢?!甭眯屑野焉砩蟽H有的錢掏出來,錢濕透了,泡得發(fā)白,也不太多,但估計能撐一陣。屋主搖頭說:“這樣的紙幣不能流通,哪有火能烘干它?很快就會發(fā)霉爛掉,虧本的生意誰會做?和城外的陌生人共處一屋很危險?!薄拔沂潜镜厝?,剛從外地回來。我在找我媽,她失蹤了。好歹幫幫忙吧!”旅行家解釋。屋主態(tài)度堅決,舉目四顧,說:“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城市很容易受到入侵,財產和人身都得不到安全保障。前幾天有個屋主載了個像你這樣的人,誰知道是個強盜,把他們一家都殺了?,F在那艘空蕩蕩的漂浮屋,像幽靈船一樣四處出沒。你看起來的確不像壞人。說不定,你可以加入觀察家他們,上面的風景可好啦!但最近,觀察家也開始擔心自己的安危,設置了很多機關,說是為了抵御四處出沒的土狼,其實啊,是為了固守地盤。一般人找不到上去的路。我勸你……”屋主縮進漂浮屋,緩緩地劃走了,走了很遠后才補充道:“不過,你可以找那個人嘛!”“找誰???”“老巫醫(yī)!”

旅行家繼續(xù)在二樓陽臺守望,向來往的漂浮屋打聽老巫醫(yī)的行蹤。其他屋主告訴旅行家不用特意去找老巫醫(yī),只須坐在這兒不動,總會遇上他的,因為他在搞巡回演講,在城里四處奔波。說起這件事,他們就顯得很懊惱,不知是因為旅行家還是因為老巫醫(yī)。沒多久,旅行家果然遇上了那位老巫醫(yī)。老巫醫(yī)也住在一艘漂浮屋里,披著濕爛的袍子,逐家逐戶敲門,帶著哭腔說:“這次的洪水不是天災是人禍。主要的錯都在于我!我呀,愿意承擔責任!”老巫醫(yī)的船上有一個銅鈴,漂到哪兒都叮叮當當地響。

旅行家身后的陽臺門打開了,一個抽著煙的男人走出來,跟他說:“這個老頭兒自稱繼承了操控自然的力量,其實從未在呼風喚雨一事上成功過,但他還是把這場洪水的發(fā)生歸咎于自己?!?/p>

“總要有人來承擔災難的痛!”老巫醫(yī)在街道中央高聲說。

“可是,我們這個時代已不需要替人類受難的人了,對吧?”男人說,“事實證明,誰都無法承受別人的苦難?!彼褵焷G到水里,鉆回房去。

老巫醫(yī)注意到旅行家,向他靠近。旅行家突然有點兒害怕,敲敲陽臺的門,請求那個男人收留自己,等休息好再離開。門再次打開,男人請旅行家進去:“進來吧,我的同胞。”

客廳沒開燈,塞了不少人,擠作一團,像沙丁魚罐頭。他們專心地聽著墻上的收音機。廣播員是觀察家中的一個,正在播報今天的天氣,介紹最新發(fā)現的星辰:“今天是洪水后的第四十九天,天空的云層持續(xù)減少,洪都星的能見度逐漸提高。洪都星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第一顆能在白天用肉眼觀測到的星星,那種深紅色幾乎能代替太陽給我們提供溫暖。我們樓上的科學家正在研究怎么利用洪都星來給地面發(fā)電,到時候就不用擔心能源枯竭的問題了……”

人們低聲討論,聲音萎靡,手中的酒瓶在昏暗里碰撞。旅行家找到開關,開了燈。燈管霎時讓整個客廳燒起來似的,那些人蒼白的面容一下被照亮,看起來一律營養(yǎng)不良,只能喝酒度日。被強光照射后,他們發(fā)出哀號,紛紛鉆到桌子底下,或躲在窗簾后,如同活在地下眼睛退化了的裸鼠。那個收留旅行家的男人走出來,迅速把燈關了,跟他說:“忘了告訴你,這里還住著很多原本生活在地底下的人?!?/p>

“唉,要是部門當初讓我到地底下去,就能早點兒發(fā)現他們。他們過得真苦哇?!甭眯屑艺f。

“你錯了。這些人的生活才不苦。在地底下,他們自給自足,到了地面后生活才變得這么落魄。他們在地面世界找不到工作,現在我收留了他們。當然,還有更多這樣的人在外面流浪?!?/p>

“可是,我聽說他們的技能給這座城市帶來轉機?!?/p>

“問題是,物資缺乏,生產停頓,人口飽和,我們城市不需要這么多人?!?/p>

“你是怎么養(yǎng)活他們的?”

“你聽聽那些聲音就知道了?!?/p>

旅行家找了個位置坐下,豎起耳朵,聽到黑夜中哀怨的狼嚎。難道他們吃狼?他們穿著臃腫的棉襖。地面濕乎乎的,很冷,很難有個寬敞的地方躺下休息。

“聽到狼嚎了吧?”有個地底人說。他慢慢地鉆到旅行家身邊。

“聽到了,看來有很多只狼?!?/p>

“我們在地底生活時把土狼當獵狗來養(yǎng),現在它們回歸野性,反過來要吃我們。我們也只好抓它們來吃啦,弱肉強食嘛?!?/p>

“地底世界真是不簡單哪!我以前從沒意識到這點,工作一直停留在表面?!?/p>

“你是市政水利系統(tǒng)的人?”

“辭職很久了?!甭眯屑腋械叫呃?。

“地下管道之所以堵塞,是因為我們在下面制造了大量垃圾?!?/p>

“一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各方都在相互影響,相互牽制,沒有誰的錯更大,也沒有誰更優(yōu)越。如果我當初得到允許到地底去,或許今天的洪澇就能避免?!?/p>

“你是不是高估了自己呢?”地底人不給旅行家一點兒面子。

地底人告訴旅行家,收留他們的那個男人叫馮將。馮將的祖上是開旅館的,或者叫庇護所吧,在戰(zhàn)爭時期給各支游擊隊提供掩護。可是,后來發(fā)生了一個事故,馮將的曾祖父沒分清同一時間抵達旅館的兩支游擊隊的敵我關系,同時收留了他們,于是在半夜引起了一場小小的交火,他們的家族事業(yè)因此被毀了。馮將的曾祖父被迫四處漂泊,就算說自己是中立的,也沒人信他,直至戰(zhàn)爭結束后,才勉強在城市立足謀生,過些隱姓埋名的日子。這段聽起來波瀾壯闊的歷史,此刻就跟昏暗中的光點那樣微弱。

這群人一邊虛構歷史的轉折點,一邊想象洪都星的神秘模樣,處處充斥著不安、興奮和驚奇的喃喃聲。午夜十二點,廣播停止推送消息,周圍沒有因此變安靜,因為地底人紛紛站起來,不知從哪里掏出很多桿槍,“咔啦咔啦”地上膛。旅行家跟著站起來,緊張地靠著墻,試探著問:“你們不會是游擊隊吧?”

“我們是在跟土狼打游擊呢?!钡氐兹巳o他一桿槍。旅行家不會使槍,抻了幾下,槍不小心走了火,打中墻上的收音機,打得冒煙,還燒了起來。青藍色的火焰照亮了窗戶外面,幾張土狼的臉一閃而過,綠色的眼珠子嚇得旅行家腳底都出了冷汗。地底人因為獵物被嚇跑了而大怒,指著旅行家罵道:“你是個間諜吧!”他們把旅行家推出門,要拿他做土狼的誘餌。馮將跑出來,拿起鞭子在幾個帶頭的地底人身上抽出幾道血痕:“快去抓狼,要不然明天吃什么?!”他又滿臉頹喪懊悔地把鞭子丟到一旁,哭訴道:“唉,我竟然重蹈曾祖父的覆轍,把老鼠和貓放在同一個籠子里!”馮將把旅行家拉到一旁,又悄聲說:“我是故意這樣做的。沒有矛盾哪來服從?我和你都是地面上的人,比他們高一個級別。你要看看我的土狼屠宰場嗎?”

“不行,我還要去找我媽?!甭眯屑艺f。

“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你又不是沒聽過。變成青蛙之前,它怎么可能認得自己媽媽?”

他這句話有種古怪的魔力。于是,他們走迷宮探險似的摸黑爬過那些大樓的陽臺,穿過滿是水的臥室,從廢棄的狹窄管道滑落,還走了好幾百米的水路,最后竟又回到了剛才的房子。他反悔了,表示在查清楚旅行家的身份之前,不能隨便把秘密基地的位置透露給陌生人知道?!俺悄惝斘业闹职?,這樣我們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契約關系?!?/p>

“我不打算在這兒久留。這座城市沒有希望了?!?/p>

“你眼光太狹隘啦?,F在是百廢待興的時期,希望之火正在復燃。你留下來協(xié)助我吧,這兒還有一群勞動力可以使用?!?/p>

“我為什么要當你的勞動力?”

“我這是在招募合伙人。合伙人跟普通的勞動力不同。”馮將走到窗前,指著遠處某座建筑的影子,“那里就是我的土狼屠宰場。”

霧霾把夜空壓得更低,那棟所謂的土狼屠宰場看起來像塊圓滾滾的大石頭,幾乎要貼到天際。馮將向旅行家介紹屠宰場的細節(jié)。土狼屠宰場是個形似水滴的環(huán)形建筑,整體坡度往一側傾斜,坡度最低點就是水滴狀的建筑尖端。地上有很多兩指寬的排水溝,順著坡道延伸至尖端。排水溝是用來引流屠宰土狼時放的血水的,血水沿著排水溝一直流到建筑尖端,下方就是用來收集血水的血池。各個屠宰房大同小異,被射殺的土狼送到屠宰房后,掛在鐵鉤上,滿臉血污的屠夫便會給土狼開膛破肚。成色好的皮毛留下來做皮草,其他當作肉食來供應給市民吃,包括那些自視甚高的觀察家。這座屠宰場是個處理尸體的機器,要是哪天處理的不是土狼,而是死人,也派得上用場,畢竟城市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匱乏了?!梆B(yǎng)的豬跟牛呢?”旅行家問?!霸缇脱退懒恕!瘪T將說,“你要嘗嘗土狼肉的味道嗎?”“不了?!甭眯屑覔u頭?!澳阋窃谶@里生活,不吃土狼就沒別的可吃了。習慣后味道也不錯?!瘪T將聞聞空氣里的血腥味?!拔艺业轿覌尵蛶??!甭眯屑艺f?!澳挠羞@么容易?說不定她早就淹死了,跟那些豬啊牛啊一塊兒淹死了?!瘪T將笑道。“胡說!”旅行家要走了?!傲粝聛戆?,和我一起管理這批地底人。我就是看中你熟知地下管道世界才向你拋出橄欖枝的。等洪水退了,我們的事業(yè)可以發(fā)展到地底下去!”馮將激動得很?!拔疫€是走吧,這事兒太病態(tài)了。”旅行家再次拒絕?!白R時務者為俊杰,現在正是機會,你別不識好歹?!瘪T將說,“你這個遠游不歸的浪蕩子,連自己母親都不管,現在回來了,不該為這座城市做點兒什么嗎?!”“我對這座城市有什么責任嗎?”在馮將的逼問下,旅行家要氣瘋了,卻又感到羞恥,“是啊,我應該留在媽媽身邊,但我值得為誰留在一座城市里嗎?事情也沒那么簡單。也許媽媽真的已經死了,我應該到撈尸隊那兒去找找。”

這時,銅鈴聲響了。是老巫醫(yī)船上的銅鈴聲。他的漂浮屋又回到這兒來了??墒?,四處都是綠眼睛的土狼,要是貿然打開門,不僅會再次趕走地底人的獵物,自己也會被群狼撕成碎片。一番思忖后,旅行家顧不上安危,打開門跳下水,朝老巫醫(yī)的漂浮屋游過去,中途還嗆了好幾口臟水。老巫醫(yī)用一個漁網把他打撈上來,向一個更大的迷霧世界劃去。

“你遲早會回來求我的!”走了很遠后,旅行家還聽得見馮將在放狠話。

骯臟的積水在腸胃里舔舐,旅行家得了腸胃炎,發(fā)高燒。老巫醫(yī)搗碎草藥給旅行家服下,整夜都在碎碎念,“洪都星越來越靠近地球,要把所有洪水都蒸干……土狼是地底人變的……既然有獵人就得有獵物……游擊戰(zhàn)都這么玩……霧霾什么時候散去……我要做個占卜,這回不能出錯……”

“洪都星的紅光會驅散霧霾嗎?”旅行家問。

“想觸摸紅光,就得上高樓去啊?!崩衔揍t(yī)吹起口哨,自得其樂。

旅行家只覺得嘴巴里塞了把粗鹽似的,又苦又澀。土狼的影子在四周掠過,弄出恐怖的水聲,要來復仇。他在膽戰(zhàn)心驚中打著瞌睡,夢見媽媽的尸體和一頭腫脹發(fā)白的死豬綁在一起,在街上漂來漂去。還有一群可惡的孩子朝尸體身上扔石子,發(fā)出空洞的噗噗聲。

直升機的呼嘯聲將地面的人吵醒,但霧霾太厚了,人們只聽得見螺旋槳的噪聲,沒人看見那些龐然大物到底在那上面干什么。“是救援隊來了嗎?”有人問。但直升機從來沒有下來過地面,也沒空地可供降落。地面上的人習慣了直升機每天制造這些防空警報似的恐怖噪聲。

在旅行家退燒前,老巫醫(yī)依然忙著逐家逐戶地敲門,要別人承認他得為這場洪水負責。如果人們承認了這一點,等于間接承認他擁有呼風喚雨的超能力,只不過這次失控了才導致洪水禍害蒼生。但大家并不想承認這種荒謬的事。

在漂浮屋里養(yǎng)病期間,旅行家跟著老巫醫(yī)穿過這座城市的核心地帶,以及那些他從未到過的黑暗角落。他這才發(fā)現自己對這座城市的認識是多么淺顯啊,他的工作只是蜻蜓點水,只觸到表面。他辭職浪游,也是出于這樣的空虛吧?如今除了建筑沒變化,其他內在的景象都變了,對他而言,這里是個全新的城市了。在這末日似的城市里,難民數量龐大。但稱他們?yōu)殡y民并不恰當,因為他們的身份隨著城市的變化在轉換,相應發(fā)展出了各種職業(yè),各有所長。除了上面說過的那些在城市中心消失許久的傳統(tǒng)職業(yè),還有一些新興的奇怪職業(yè)。那天,有個做骨雕的雕刻師來到老巫醫(yī)的漂浮屋,向他兜售一根用動物大腿骨做的拐杖?!昂樗畞碇?,我從沒見過這么大的動物。它們足足有三米高,肯定是從地底跑出來的吧!要不要買下來,送給你屋里那位生病的仁兄?他看起來需要根拐杖。你看,我花了整整一個星期在上面雕出了龍和鳳。再看看這兒,羽毛的紋理纖毫畢現。我敢說我的骨雕藝術在這座城里無人能及!”

老巫醫(yī)拿過來仔細看了看,又看看躺在床上的旅行家,征求他的意見。旅行家對骨雕沒興趣,也不需要拐杖,他又想起了媽媽。旅行家問:“這種三米高的動物是在哪里找到的?”“你肯定是城外的人吧?”雕刻師說,“不久前,一幫膽大的人成立了撈尸隊,專門打撈那些巨大動物的浮尸,去掉肉后,將骨架出售。完整的骨架在市場很受歡迎;支離破碎的呢,只能賣給我們這些做雕刻的人啦,我們一律接受。有時他們也會偷偷盯上沒人認領的死者,搜刮金器銀飾。世道艱難啊!”雕刻師左右看著旅行家和老巫醫(yī),等待答復,過一會兒又繼續(xù)打廣告:“在其他地方沒人敢做骨雕,在我手上你們才能看到這種藏品??紤]一下吧!”“撈尸隊在哪里?”旅行家覺得也許能在那里找到媽媽的尸體,盡管他不愿意這么想。可是萬一媽媽的骨架已經被賣出去了呢?那他永遠都別想知道媽媽的生死了?!澳阏覔剖犠鍪裁??你要加入他們?”老巫醫(yī)問,“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抱負……你要吃死人飯也不是不可以。在這個時勢能活著就很好了。況且,觀察家還在等我們養(yǎng)他們。說回來,為什么我們不到高樓去?嗯,不行,要是大家都往高處走,那地面的人越來越少,最后大家都得餓死啊?!薄笆茄剑殬I(yè)不分貴賤。所以,你們要買這根拐杖嗎?”雕刻師催促,“它還連著一塊盆骨,能當船槳用?!边@根拐杖長得像個蘑菇似的,老巫醫(yī)舉起拐杖,對著霧霾做了個施法的動作,好像要控制一陣風來吹走它。

旅行家被雕刻師的推銷吵得頭痛欲裂,不耐煩地說:“我不買,我只想知道撈尸隊在哪里。我要去找我媽,找到她后我就離開。”雕刻師生氣了,從老巫醫(yī)手里奪回拐杖,罵道:“不識貨的東西!”但最終老巫醫(yī)還是把它買了下來,送給旅行家?!澳闼徒o我做什么?你自己留著施法吧?!甭眯屑肄揶淼??!澳悴幌嘈盼??”“春秋時代起,巫師和醫(yī)生的身份就分開了。巫師只問鬼神,醫(yī)生只管救人。”“有什么職業(yè)是一成不變的?雕刻師既能雕木頭,也能雕骨頭。我能問鬼神,也能救人。你相信你是大禹嗎?”老巫醫(yī)的問題把旅行家整得迷糊了。

什么大禹?誰是大禹?旅行家只是一個為城市治水的工程師,但多年來毫無成效,要是自己真的是大禹,也是個治不了水的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等到入家門那天,卻發(fā)現自己的家早就變成一片汪洋澤國!

旅行家苦笑道:“洪水過后,這里一片蠻荒,滿目瘡痍,但新的秩序已經建立起來了。那些在洪水后把人們分為兩派、結束這場野蠻流離生活的人,才配得上大禹這個名號。這也是大禹的歷史功績,你不會不知道吧?”老巫醫(yī)不以為然:“按你這么說,劃分群體、建立新秩序的就是大禹,那我們頭上這片厚厚的霧霾,才是名副其實的大禹!”旅行家一時語塞,覺得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一心只想著媽媽。

“拿著吧,你需要它的。”老巫醫(yī)把拐杖扔給旅行家。

……

(節(jié)選,全文刊載于《廣州文藝》2022年第12期)

路魆,1993年生,廣東肇慶人。小說發(fā)表于《收獲》《鐘山》《花城》等雜志,出版小說集《角色X》,長篇小說《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