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泰國“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舉辦馬伯庸《顯微鏡下的大明》讀者交流會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 李笑萌  2022年12月29日11:47

近日,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與泰國南美有限公司聯(lián)合承辦的“馬伯庸《顯微鏡下的大明》讀者交流會”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在曼谷舉辦。此次活動也是泰國“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的第二場活動?;顒釉诤M馄脚_直播,吸引了一大批熱愛中國文學的泰國讀者近100人參與并互動。

作家馬伯庸是人民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銀河獎、茅盾新人獎得主,寫作風格充滿奇趣。其多部作品如《三國機密》《長安十二時辰》等被翻譯成泰文,一度成為泰國主流書店的暢銷推薦圖書,頗具影響力,擁有不少泰國讀者粉絲。

 

線上活動截圖

《顯微鏡下的大明》是一部紀實文學,作者從明代的一系列罕見民間檔案文書里,挖掘出塵封已久的六個故事。六個事件聚焦于一府一縣乃至一村之內,記錄的是當時底層平民的真實政治生活,讀者可于細微處讀懂真正的古代中國。

馬伯庸在活動中分享了創(chuàng)作經歷。他表示,歷史不僅僅只有大人物,也由千千萬萬的小人物構成,這本書選取明代小人物的真實故事,把他們的喜怒哀樂、所經歷的事情、所面臨的選擇,用現(xiàn)代語言傳遞給讀者,讓讀者能夠了解和自己一樣的普通人在當時的生活狀態(tài),并由此獲得啟發(fā)。在談到為什么以明代為背景時,他表示,明代既是古典中國延續(xù)的高峰,也是中國和世界歷史發(fā)生互動的一個關鍵節(jié)點,以明代為創(chuàng)作背景更具代表性。馬伯庸指出,中泰兩國的文化交流史源遠流長,相互之間有著充分的溝通和理解,因此其創(chuàng)作的大部分作品都適合泰國讀者閱讀。

活動中,泰國“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負責人、泰國南美有限公司副董事、總經理陳美琪對該書給予高度評價,并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增進中泰文學的交流與互動,助推更多中國文學作品走進泰國。

在一個小時的互動交流里,泰國青年漢學家楊寶君以及泰國讀者通過提問交流,對該書有了更深入認識和理解?;顒釉趨﹪膶W愛好者群體中引起了良好反響,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當代作家在泰國的影響力?;顒拥玫教﹪秮喼奕請蟆泛汀毒┤A日報》等重要紙媒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