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樂無如讀書
言及讀書之樂,古人有很多記載。尤其他們書齋里的那些自題聯(lián),或詼諧自嘲,或借其言志,皆言簡意賅且妙趣橫生。
陸游一生以書為伴,特將書齋取名“書巢”。書巢,書之家也。他還欣然自題一聯(lián):“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逼渲校叭f卷”指其藏書的數(shù)量之多,“古今”則指書的內(nèi)容之廣博。每日置身于書籍林立的“家”中,竟不知黃昏晨曉,又暗送了多少歲月年華。直到晚年,陸游對讀書的癡愛依然有增無減?!案迓德祰@無奇,獨喜遺編不我欺。白發(fā)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币馑际俏疫@個迂腐的儒生,可嘆一生碌碌無為,卻獨愛前人留下來的著作,因為它們從不欺騙我。白發(fā)無情地爬上頭頂,漸漸地進入老年,但照我讀書的青燈卻依舊像兒時那樣親切有味。因為有此癡愛之情,他才會“燈前目力雖非昔”,依然“猶課蠅頭二萬言”。放翁嗜書,老而彌篤。晴窗萬卷,耽書如年,乃真名士也。
楊萬里亦深得讀書之樂,最經(jīng)典的就是他那首《讀書》:“讀書不厭勤,勤甚倦且昏。不如卷書坐,人書兩忘言。興來忽開卷,徑到百圣源。說悟本無悟,談玄初未玄。當(dāng)其會心處,只有一欣然。此樂誰為者,非我亦非天。自笑終未是,撥書枕頭眠?!薄安蝗缇頃藭鴥赏浴薄爱?dāng)其會心處,只有一欣然”,如此神會,也只有深得讀書之樂且樂而不疲者方能有之。
“讀書取正,讀易取變,讀騷取幽,讀莊取達,讀漢文取堅,最有味卷中歲月;與菊同野,與梅同疏,與蓮?fù)瑵崳c蘭同芳,與海棠同韻,定自稱花里神仙?!边@是蘇州留園五峰仙館的館聯(lián),作者是清末的陸潤庠。陸潤庠曾是清同治年間的狀元,后任東閣大學(xué)士,還當(dāng)過皇帝的老師,學(xué)問了得。其實這也是他自己的一副自勉聯(lián)。上聯(lián)說:讀《尚書》使人懂得什么是做人處事的正道;讀《易經(jīng)》使人懂得“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道理;讀《離騷》能讓人感受到其幽雅不凡;讀《莊子》使人懂得達觀天下,超然大度;讀漢代的文章可以堅定人的意志。人生最有味道的事情便是讀書。下聯(lián)則提到菊、梅、蓮、蘭、海棠,都是高潔清雅的花朵,終日與之相伴,定也能如它們一樣纖塵不染且芳香入骨,灑脫自如。既得書味又有花香,個中樂趣實在妙不可言。
寫得頗有味道的對聯(lián)還有鄧子龍的“月斜詩夢瘦,風(fēng)散墨花香”,杜荀鶴的“放鶴去尋三島客,任人來看四時花”,紀曉嵐的“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徐文長的“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diào)人”等。字里行間除了自勉,個性之張揚更是顯現(xiàn)得淋漓盡致。民間也有一聯(lián)很有韻味:“認天地為家休嫌室小,與圣賢共語便見朋來?!绷攘葦?shù)語便向人們展示了一片博大的空間,吞天地氣,讀圣賢書,聯(lián)意與“室小乾坤大,寸心天地寬”有異曲同工之妙。
自題聯(lián)中有境界且寓意深刻的還有民族英雄鄭成功的這兩句:“養(yǎng)心莫若寡欲,至樂無如讀書?!币馑际侨粝胄摒B(yǎng)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欲望、寡欲清心,而人生最快樂的事情則非讀書莫屬。而且,這養(yǎng)心寡欲與讀書也是相輔相成的。唯有靜心方能真正走進書的世界,而書中又恰是一個人寡欲清心的最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