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陳子善:重印現(xiàn)代文學的第一手史料
來源:文匯報 | 陳子善  2023年04月03日09:33

三十六年前,王錫榮兄和我在《申報·自由談》作者唐弢先生指導下,編選了《〈申報·自由談〉雜文選》(以下簡稱《雜文選》),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光陰荏苒,這么多年過去,唐弢先生逝世也已三十一年,而今這本書有機會增訂新版,我們作為編者,當然十分高興。

文學副刊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進程中所起的作用,與文學雜志一起,堪稱雙峰并峙。新文學作家馳騁文壇,新文學社團風起云涌,都離不開報紙副刊這個重要的媒介?!峨s文選》是改革開放以后出版的第一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副刊作品選。兩年之后,李輝先生主編的《大公報·文藝》(1935—1937)書評選《書評面面觀》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唐弢先生一直主張,研究現(xiàn)代文學史應該從接觸第一手史料出發(fā),尤其應該重視文學副刊,《雜文選》的編選正是在這方面的一個嘗試。

創(chuàng)刊于1872年的《申報》是上海乃至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發(fā)行時間最長、影響也極為廣泛的中文報紙,而在《申報》的眾多副刊中,《自由談》又最為有名。近些年來,對《申報·自由談》尤其是黎烈文1932年12月改革后的《申報·自由談》的研究,雖還不能說方興未艾,卻也較為活躍。改革后的《申報·自由談》得到魯迅、茅盾、郁達夫、葉圣陶、林語堂等許多著名作家的鼎力支持,在當時復雜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下,積極參與1930年代國際性大都市上海的輿論空間的建構(gòu)和開拓,這個歷史功績理應受到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的關(guān)注。但愿《雜文選》這次新版能對《申報·自由談》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有所裨益。

由于上海文藝社版《雜文選》已是歷史文獻,而且是唐弢先生生前審定的,因此,此次新版在篇目上維持原版,不再增刪,雖然今天回過頭去看,還可以選得更寬泛一些,更多樣化一些。當然,新版也做了一些必要的修訂補充:

一、許多入選作品在《申報·自由談》發(fā)表時署了筆名,當初編選時凡已考證出原作者的,上海文藝社版《雜文選》均已注明。上海文藝社版《雜文選》問世后,又有一些新的發(fā)現(xiàn),新版據(jù)此做了新的補注。

二、上海文藝社版《雜文選》對部分入選雜文酌加了一些簡注,新版做了必要的微調(diào),有增有刪。

三、增添了兩篇附錄。第一篇是唐弢先生為1981年上海書店出版的《申報·自由談》影印本所寫的序。此序?qū)Ω母锖蟮摹蹲杂烧劇返臍v史作了較為全面的回顧,對其特色、價值和意義也作了較為深入的討論,至今仍有不容忽視的參考價值。第二篇是當年唐弢先生關(guān)于《雜文選》的編選寫給我的四封信,以及我的一些解說,以幫助讀者了解我們當年是如何在唐弢先生指導下編選這本《雜文選》的。

新版《雜文選》本是為了紀念《申報》創(chuàng)刊150周年而重印的,不料由于新冠疫情的關(guān)系,不得已而拖延了下來,那就作為一個遲到的紀念吧。今年是唐弢先生誕辰110周年,新版《雜文選》的印行,竊以為也是一個很好的紀念。

(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