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陳夢雷與《古今圖書集成》
來源:北京日報 | 鄭永華  2023年07月13日08:22

今清華大學校園內(nèi),清代熙春園水村一帶,曾有“松鶴山房”,為陳夢雷編纂《古今圖書集成》之處。

《古今圖書集成》規(guī)模宏大,被中外學者譽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與《永樂大典》《四庫全書》一同被稱為明清三部皇皇巨著?!豆沤駡D書集成》的醞釀與初稿,基本成于一人,其成書與刊刻的經(jīng)歷,在三部巨著中最為曲折。

論“附逆”蒙冤受屈

《古今圖書集成》的初撰者陳夢雷1650年生于福建的普通讀書人家。他幼年聰穎,從小便以才華名動鄉(xiāng)里,十多歲成為秀才,二十歲剛過即高中舉人,次年又連捷榮登進士之榜,隨即出任近侍帝王左右的庶吉士。三年后散館,陳夢雷以成績優(yōu)異選授翰林院編修,正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前程一片大好。

選任編修的康熙十二年(1673年)年底,躊躇滿志的陳夢雷回鄉(xiāng)省親,沒想到命運的無常亦由此降臨。其時靖南王耿精忠駐藩福建,正在廣泛搜羅名士,并秘密聯(lián)絡駐藩云南的吳三桂,策劃舉兵反清。陳夢雷回到福建不久,即與同樣返鄉(xiāng)的同年李光地一起,遭到耿精忠的威脅“禮聘”。陳夢雷與李光地同里、同官,“最稱莫逆”,又同陷耿藩“裹脅”之厄。兩人進退維谷,不得已在福州密約,由陳夢雷假意留于耿精忠幕中虛與委蛇,同時尋機“離散逆黨,探聽消息”,而李光地則設法還鄉(xiāng),經(jīng)偏僻小路向朝廷報訊,“共請”清兵入閩平叛。

不久耿精忠公開起兵,脅迫陳夢雷出任偽職。陳夢雷托疾“不受事”,卻始終無法脫身。后“三藩之亂”平定,李光地大受康熙帝賞識。陳夢雷卻被人誣以“附逆”之罪,枷送京城,入獄論斬。陳夢雷在獄中多次請求李光地為其申辯,但李光地卻“一語未及”兩人曾于福州共謀“請兵”、陳夢雷不得已留營“探聽”之秘事。陳夢雷的“附逆”之罪,遂百口難辯??滴醵荒辏?682年),陳夢雷在眾人申救之下,雖免除死刑,但仍被發(fā)配山海關外的奉天尚陽堡(今遼寧開原縣東)。

謫戍東北的漫長16年時間里,陳夢雷一直未放棄讀書,其淵博學識也逐漸感動了周圍民眾與官員。他在戍所開設云思草堂,后來又得到奉天府尹高爾儼及后繼者董秉忠的優(yōu)禮,“諸公卿子弟執(zhí)經(jīng)問學者接踵而至”。他一面教書授徒,一面創(chuàng)作著述,先后編撰有《周易淺述》《盛京通志》《承德縣志》《海城縣志》《蓋平縣志》等公私著述,既彰顯了自己的過人才學,也極大促進了當?shù)匚幕膫鞑ズ桶l(fā)展。

感恩遇竭勤修書

陳夢雷于人生困境中異乎尋常的毅力與堅持,也為自己贏得了時來運轉(zhuǎn)的契機。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秋,康熙帝以親征平定準噶爾之功東巡“告祖”。陳夢雷聞訊,“匍伏道左”??滴醯圩x到陳夢雷苦心創(chuàng)作的“獻詩”,十分欣賞,詔令將其赦免歸京。次年又以其學識淵博,讓陳夢雷進入內(nèi)苑,陪侍剛剛晉封為誠郡王的皇三子胤祉讀書。胤祉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比陳夢雷小27歲。在康熙帝的眾多皇子里面,無論是文學、書法還是騎射,胤祉都是非常突出的,因而備受父皇喜愛。指令其出任寄予厚望之皇三子的讀書師傅,既是對陳夢雷才華的高度肯定,亦是對其人品的充分信任。對于久戍關外的“罪人”而言,更具有“平反昭雪”的特殊意義。

顛沛多年的陳夢雷獲返京城,“深蒙圣眷”,于城北獲得賜宅、賜田,“篤學好古”的皇三子亦“禮士愛人”。陳夢雷極其感激“知遇”之恩,決心編纂一部前所未有的大書,以傾心相報。他后來在《進匯編啟》中回憶稱,自己“賦命淺薄,氣質(zhì)昏愚。讀書五十載,而技能無一可稱;涉獵萬余卷,而記述無一可舉。深恐上負慈恩,惟有掇拾簡編,以類相從,仰備顧問”。因而入侍胤祉不久,陳夢雷即著手搜集王府邸藏及自己的藏書,開始摘錄分類,醞釀編纂類書。恰好康熙帝也正有編修典籍之意,聞知其情,大加鼓勵。胤祉回府傳達圣意,稱:“《三通》《衍文》等書詳于政典,未及蟲魚草木之微;《類函》《御覽》諸家但資詞藻,未及天德王道之大。必大小一貫,上下古今,類列部分,有綱有紀,勒成一書,庶足大光圣朝文治?!标悏衾住奥劽x躍,喜懼交并”,“不揣蚊力負山,遂以一人獨肩斯任”。其自發(fā)醞釀的個人修書,上升為郡王領銜的文化舉措。

為保障編纂進度,胤祉在鄰近其賜園即西郊熙春園的水村一帶,購得庭園一所,專作陳夢雷的修書之地。陳夢雷獲享侍衛(wèi)扈從的榮耀,康熙帝還特意臨幸其水村別墅中的書齋,御書“松高枝葉茂,鶴老羽毛新”聯(lián)句相賜??滴醯垡詡鹘y(tǒng)文化中常用的松、鶴二物,贊譽陳夢雷堅忍不拔、君子賢能的高潔品行。陳夢雷驚喜交加,由此改號“松鶴老人”,稱其修書所居曰“松鶴山房”。

類書編纂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仲冬正式啟動,數(shù)年之內(nèi)陳夢雷“皆自黎明以至三鼓,手目不?!保弑M全力。至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初夏成稿三千六百余卷,“自上古至元、明,皆按代編次”,“巨細畢舉”,名為《古今圖書匯編》(后改名《古今圖書集成》)。在臨水的園林別墅中坐擁圖書萬卷,從事自己最擅長的讀書、修書工作,這應是陳夢雷一生中最為愜意,也是其才華最得施展的黃金時段。這從其紀事詩“賜宅在城北,此宅本華胄。扈蹕詣西郊,別業(yè)多榆柳”,可見其心情之舒暢。

此后數(shù)年,陳夢雷在熙春園附近的修書館中一意編校,成效顯著。據(jù)學者考證,修書館遺址位于今清華大學的校園內(nèi)。由于類書篇幅自三千六百余卷擴充至一萬卷,工作量巨大。到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帝去世之際,陳夢雷已率人完成全書的編纂,僅排版、校訂、印刷等項工作尚差最后一步。

受牽累書刊名隱

雍正帝胤禛繼位后,開始打擊此前與其爭位的康熙諸子,參與“奪嫡”的皇三子允祉(胤祉改名)自難幸免,專侍允祉“筆墨”的陳夢雷更是首當其沖,成為皇室政治斗爭的“替罪羊”,其二十余年的修書夢想,亦被無情擊碎。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十二日,即位不足一月的雍正帝即發(fā)布上諭,稱陳夢雷“原系叛附耿精忠之人”,“累年以來招搖無忌,不法甚多,京師斷不可留”,嚴令將其父子“發(fā)遣邊外”。其實陳夢雷回京后一直勤懇修書,與雍正帝并無個人恩怨。使用“招搖無忌,不法甚多”的模糊罪名將其再次遠流黑龍江,顯然是“莫須有”的羅織牽連。雍正帝在上諭中把即將完成的《古今圖書集成》完全歸功于康熙帝一人,稱此“皆皇考指示訓誨、欽定條例,費數(shù)十年圣心,故能貫穿今古、匯合經(jīng)史”。他詔令重新派人“潤色增刪,仰副皇考稽古博覽至意”,既是借以敲打政敵允祉,更意欲攘奪修書之大功。由此,原來存放于陳夢雷“松鶴山房”的《古今圖書集成》原稿遭查抄,康熙時期的編修證據(jù)亦被銷毀。二十天后,雍正帝正式下令以蔣廷錫、陳邦彥為正、副總裁,將《古今圖書集成》“重行??础保爸鹨桓恼?。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以銅活字刊印的《古今圖書集成》告成進呈。雍正帝在序中高度稱贊蔣廷錫等“閱三載之勤”“增刪數(shù)十萬言”,徹底抹去了允祉、陳夢雷等人的功績。以致此后一百多年間,人們都將《古今圖書集成》歸功于蔣廷錫等重校者,而始終其事、辛勤編纂此書二十余年的陳夢雷,反倒湮沒無聞。

隨著檔案文獻的不斷問世,陳夢雷編纂《古今圖書集成》的經(jīng)過逐漸為后人所了解。尤其是雍正年間負責“重加編?!钡目偛檬Y廷錫,也在奏折中明確說道:“查得《古今圖書集成》共一萬卷,(編書館)已刷過九千六百二十一卷,未刷者三百七十九卷?!弊阕C在蔣廷錫接手之前陳夢雷已編完全書,并排版印刷九千六百多卷,尚未印刷者僅剩三百七十九卷,不到全書的3.8%。此外陳夢雷原來組織的80人修書館,除陳夢雷本人及其子侄、門生20余人被發(fā)遣、黜革外,剩下的60人原盤保留下來,成為校刊《古今圖書集成》的主力。這些奏折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充分表明了陳夢雷在《古今圖書集成》編纂中的主要功績。

《古今圖書集成》自雍正初年首版印刷66部,此后又多次刊行影印,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被譽為中國古代“類書之最”。清代主修《明史》的張廷玉贊稱:“自有書契以來,以一書貫串古今,包羅萬有,未有如我朝《古今圖書集成》者?!彼枷爰铱涤袨橐鄬ⅰ豆沤駡D書集成》歸為“清朝第一大書”,認為其足以“與明之《永樂大典》競宏富”。

(作者單位:北京社科院史志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