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音樂廳奏響沂蒙華章 紅色樂曲閃耀時代光芒
“八百里沂蒙,八百里畫;五千年歷史,五千年歌……”7月26日晚,臨沂光耀實驗學校紅星民樂團及沂蒙青少年民樂團走進北京音樂廳,攜手北京民族樂團附屬少兒彈撥樂團,共同奏響《牽手》京魯少兒民樂團共建展演音樂會。穿越時代、暢想未來的沂蒙華章開啟了紅色音樂之旅的大門,鮮活的樂章深深撼動著每一位觀眾。
本場演出的核心曲目——《沂蒙壯歌》是山東臨沂光耀實驗學校以著名作家厲彥林的報告文學作品《沂蒙壯歌》為藍本,委約著名指揮家兼作曲家楊春林對“沂蒙精神”進行藝術(shù)形式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專門創(chuàng)作的民族管弦樂組曲。組曲時長約75分鐘,分為九大樂章,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和人民軍隊“為人民,靠人民”,人民“聽黨話,跟黨走”的生動畫面。組曲以青少年演奏者為主體,將管弦樂的高雅、靈動與沂蒙山的多彩多姿有機結(jié)合起來,探索創(chuàng)新表現(xiàn)沂蒙精神題材的新形式、新載體,讓觀眾全方位沉浸式、身臨其境般感受沂蒙精神的偉大。用民樂演奏的形式展現(xiàn)了沂蒙人民在新時代踐行沂蒙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演出現(xiàn)場,小樂手們用精湛的技藝和飽滿的感情,為觀眾們奉獻了精彩的視聽盛宴。《沂蒙壯歌》組曲激蕩回響,將整場音樂會氣氛推向高潮,引得現(xiàn)場觀眾滿堂喝彩。
作為第四屆“北京國樂節(jié)”的第二場線下音樂會,本場音樂會特邀著名指揮家楊春林執(zhí)棒。作為本場演出核心曲目《沂蒙壯歌》的組曲人,楊春林在指揮結(jié)束后還沉浸在濃濃的演出氛圍中,他驕傲說,“這是一部不聽會后悔的民族管弦樂!”
來自臨沂光耀實驗學校紅星民樂團的小樂手代表們,在演出結(jié)束后難掩激動興奮的心情,樂手代表周生好告訴記者:在臺上的演出,讓我明白了《沂蒙壯歌》不僅僅是一個樂曲、一個作品,更是“沂蒙精神”的縮影。雖然戰(zhàn)火已平息,嶄新的生活已開始,但我們要“勿忘國恥,牢記使命”。作為沂蒙人,我們要將“沂蒙精神”發(fā)揚光大,代代傳承。作為光榮的中國人,我們更要“聽黨話,跟黨走”,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鮮艷的五星紅旗,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勇滿腔熱血所染紅。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作為一所百年老校,臨沂光耀實驗學校成立于2019年10月,學校紅星民樂團的成員由校長、中層教干、音樂教師以及愛好民樂的教師組成。
臨沂光耀實驗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李凱是《沂蒙壯歌》民族管弦樂組曲創(chuàng)作團隊的創(chuàng)始人和主創(chuàng)人,談及創(chuàng)作歷程,李凱說,讀完《沂蒙壯歌》后深受感觸,沂蒙的壯麗是多面的,傳承弘揚沂蒙精神是沂蒙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創(chuàng)作團隊以厲彥林同志的《沂蒙壯歌》為藍本,對“沂蒙精神”進行藝術(shù)形式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作形成了“《沂蒙壯歌》民族管弦樂組曲”,組曲是對原著作品的深度還原和全方位呈現(xiàn),是一次穿越時代、暢想未來的音樂之旅。經(jīng)過七次研討,2022年9月,《沂蒙壯歌》民族管弦樂組曲進行試演;2022年10月,《沂蒙壯歌》民族管弦樂組曲首場音樂會,之后在各地方無償演出20余場;2023年7月26日,《沂蒙壯歌》在北京音樂廳奏響,是對團隊的肯定與鞭策,全校師生備受鼓舞。李凱表示,下一步,將以《沂蒙壯歌》的深遠影響為契機,積極探索,以實際行動做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大文章,為培根鑄魂、啟智增慧作出新的貢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