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韓羽:尋行數(shù)墨
來源:文匯報 | 韓羽  2023年08月07日09:19

一男一女兩銅人

李長吉《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fēng)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guān)酸風(fēng)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讀罷,想起美學(xué)家曾言:“想象,僅是平常的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綜合?!痹囈源巳?,作庖丁解牛。

所謂“平常的材料”者,當(dāng)為該詩題目“金銅仙人辭漢歌”之“金銅仙人”以及“憶君清淚如鉛水”之“清淚”。“金銅仙人”就是以銅鑄成的仙人模樣的人,亦即現(xiàn)下的公園、街頭隨處可見的石雕銅鑄,當(dāng)然是“平?!钡牧恕!扒鍦I”就是痛哭流淚的淚,誰沒哭過,更是“平?!绷恕>褪沁@兩個“平?!奔揭黄鹨浴熬C合”,立即“不平?!绷?。試想一個銅人竟然流出眼淚來了,能不令人吃驚,能不啟人以思?本是不可能流淚的銅人竟也流出了眼淚,足見其哀之深。故國之思,離散之悲,盡在其中矣?!捌匠5牟牧稀痹蹩尚∮U,得之矣,小泥鰍也可翻出大浪來。

從而又想起這金銅仙人還有個洋妹妹,就是十九世紀法國作家梅里美的短篇小說《伊勒的維納斯像》中的維納斯。在這兒的“平常的材料”者,一為“維納斯”,一為“手指頭”。“維納斯”也是以銅鑄成的女仙人樣的人,亦類同于現(xiàn)下公園、街頭的石雕銅鑄,司空見慣,平常得很?!笆种割^”更是人人皆有,伸掌可睹,可這兩個“平常”一旦綜合在一起,可就“不平?!绷恕T囅胍粋€銅人,為了占有一枚訂婚鉆戒,本是伸直著的手指,忽然彎曲了起來。手指只此一彎,美女維納斯竟美得邪惡、美得可怖了。

莫非銅人和有血有肉的活人一樣,也有賢愚正邪之分乎?

詩與薛蟠風(fēng)馬牛

齊白石曾補畫一扇,見《白石詩草》:

廠肆有持扇面求補畫者,先已畫桂花者陳半丁。畫芙蓉者無款識,不知為何人,其筆墨與陳殊徑庭。余補一蜂,并題:

芬芳丹桂神仙種,

嬌媚芙蓉奴婢姿。

蜂蝶也知香色好,

偏能飛向澹黃枝。

白石老人為已經(jīng)畫了花卉的扇面補了一只小蜜蜂。為何補一小蜜蜂,個中大有皮里陽秋。評畫,總要議論,總要寫成文章,才能說出個子丑寅卯。齊翁別出心裁,不用文字,只用畫筆,只用一只小蜜蜂。

試看其詩,表面上似是議論花的品種色香,實則品評兩位花卉畫家的筆墨高低。補畫者三緘其口,只畫了個小蜜蜂。小蜜蜂果然“也知香色好”,立即“飛向澹黃枝”——沖向桂花去了,或曰沖向描繪桂花的筆墨去了。你看評得多干脆,多逗趣,多形象。

由此扇面的詩和畫的此呼彼應(yīng)相輔相成,想及“薛蟠體”?!断婢_樓日記》:“齊璜拜門,以文為贄。文尚成章,詩則似‘薛蟠體’?!薄断婢_樓日記》的湘綺,即王闿運,是齊白石的老師,齊以文、詩為贄見禮,“薛蟠體”由是而得。

將唐寅睹成庚黃的薛蟠怎會作詩,何以有了“薛蟠體”?倒是他的侍妾香菱跟林黛玉學(xué)過詩,按時下的說法是詩歌業(yè)余愛好者,熱了一陣子,也就無聲無息了。如若勉強把薛蟠和詩、文、曲拉扯到一起,僅有的一例,就是薛蟠在酒席桌上曾說過的帶有“女兒”的悲、愁、喜、樂四個字了。本是逗弄呆子玩兒哩,不料想呆子沒了詞兒,呆性大發(fā)了。

究其原委,且看原文:

寶玉笑道:“聽我說罷:這么濫飲,易醉而無味。我先喝一大海,發(fā)一個新令,有不遵者,連罰十大海,逐出席外,給人斟酒?!瘪T紫英、蔣玉函等都道:“有理,有理。”寶玉拿起海來,一氣飲盡,說道:“如今要說‘悲’‘愁’‘喜’‘樂’四個字,卻要說出‘女兒’來,還要注明這四個字的原故?!薄爩氂裾f道:“女兒悲,青春已大守空閨。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

有了這打頭的“女兒悲”,才有了薛蟠的隨聲應(yīng)和的“女兒樂”。沒有前者,哪來后者,后者為前者所誘發(fā),既是誘發(fā),兩者間必當(dāng)有其共通的不變之義,否則怎能解釋“女兒悲,青春已大守空閨”。為什么“守空閨”就會引起“女兒悲”,知乎知乎,“空閨”者,沒有男人也。

薛蟠竟連阿Q都不如,阿Q還知道轉(zhuǎn)個彎兒說“我和你困覺”哩,口無遮攔的呆子,一句話給抖摟了個底朝天,于是人們大喊“該死,該死”。

胡適《齊白石年譜》有一按語:

王闿運說白石的詩‘似薛蟠體’,這句話頗近于刻薄。但白石終身敬禮湘綺老人,到老不衰。白石雖然拜在湘綺門下,但他的性情與身世都使他學(xué)不會王湘綺那一套假古董,所以白石的詩與文都沒有中他的毒。

總是有招兒

對付穢語臟字,潔本《金瓶梅》是□□□□,眼不見為凈。可是眼不見了,心里未必不胡亂猜想,因人不同而想也各異。也有改為×的,比如“×娘”“狗×的”,雖然用“×”把臟字給蓋上了,仍無異于“此地?zé)o銀三百兩”。想起這些,緣于看了華君武的一幅漫畫。

漫畫名為“斗雞圖”。題材并不新穎,是對斗氣罵街滿嘴臟話的不文明現(xiàn)象的批評。已有漫畫畫過。畫中的既是人又像雞的“華家樣”的造型固然令人忍俊不禁,尤其引起我的興趣的是顛倒錯雜的“媽、娘、姥、奶、姐、妹”等字樣,正是這些字樣引起我說了上面的那些話。

藝術(shù)之于生活,既要如實地反映,又不能機械地照搬,當(dāng)然更不能回避。比如臟話臟字,既要如實反映,就須將其“示眾”,如原樣照搬,又無異于將其重復(fù)一遍,再次污人耳目,緣于此,在文學(xué)類的文字圖書中才有了□□□□與×。以前我看到過的別的漫畫作者的畫幅中的“×娘”字樣,顯然是從文字書籍中照搬來的?!酢酢酢跖c×用于文字書籍已是約定俗成,可用到畫幅中作為“形象”,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再看華君武的漫畫中的顛倒錯雜的“媽、娘、姥、奶、姐、妹”,乍一瞅,似是成群亂飛的蒼蠅,再一看,則是顛來倒去的字樣。下面是兩個好斗如雞的人,于是恍然而悟,這字樣竟是這兩人罵出來的臟話。

“×娘”“狗×的”,僅是表一點概念,是語言。漫畫是視覺藝術(shù),依靠的是形象。華君武的辦法是抹去其“×”,將“媽、娘、姥、奶、姐、妹”字樣顛倒錯雜成亂飛的蒼蠅之狀的“形象”,以示其“臟”。

抹去其“×”,容易得很,只是舉手之勞??蓜e人就是沒有想到過去抹,獨獨華君武想到了。

華君武的漫畫較之別人的漫畫,總是高出那么一點點,也僅是那么一點點,似乎一蹴而就,且不妨試試看,保準是蹴而不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可又奈何!別人的漫畫好,好得有法說,華君武的漫畫好,好得沒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