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劇團里來了年輕人
來源:文藝報 | 許 瑩 楊茹涵  2023年09月08日08:30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的回信中指出:“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繁榮發(fā)展戲曲事業(yè)關鍵在人。”培養(yǎng)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的人才是戲曲事業(yè)發(fā)展的長遠大計。一臺大戲,要有“角兒”;一個院團,要有“腕兒”。傳統(tǒng)戲曲藝術如何培養(yǎng)適應時代需求的青年后繼人才,這既是老話題,也是新形勢帶來的新課題。青年一代戲曲演員應如何繼承傳統(tǒng)、守住藝術初心?又該如何平衡理想與現(xiàn)實,抓住新時代帶來的新機遇,為蓬勃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貢獻自己的才華與青春?

近日,記者走進中國國家京劇院、上海昆劇團、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小百花劇團,采訪了解多位青年戲曲演員的從藝經(jīng)歷和心得體會,希望通過他們的講述,呈現(xiàn)青年文藝工作者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生命力的生動實踐。

以老帶新,多方滋養(yǎng)培根育苗

中國戲曲的歷久彌新與其活態(tài)傳承密不可分,戲曲人才的培養(yǎng)離不開“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和以老帶新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今年是羅晨雪來到上海昆劇團(以下簡稱“上昆”)的第11年。這一年,她憑借全本《牡丹亭》一舉奪得了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成為上昆第14位獲此殊榮的演員。全本《牡丹亭》的創(chuàng)排凝聚著上昆幾代人的心愿,接棒這部傳世大戲,對于羅晨雪而言是壓力更是難得的機遇。回想建組之初,導演郭小男長達35頁的導演闡述帶給羅晨雪深刻的啟發(fā)?!肮鶎дf《牡丹亭》不僅僅是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更是一部明代社會哲學及藝術美學的鴻篇巨制。在此之前,我從未深入地思考過這個問題,我所理解的《牡丹亭》只是一個充滿浪漫色彩的愛情故事,‘明代社會哲學’‘藝術美學’這些詞兒從未進入過我的思考范疇?!贝撕?,羅晨雪開始惡補《牡丹亭》的相關知識,一邊通讀原文,一邊查閱資料,努力“吃透”劇本內容。

演出全本《牡丹亭》將羅晨雪之前所學的表演技巧全部調動了起來,再加上高強度的排練和導演與老師們的不斷啟發(fā),讓她迅速建立起了對人物的全新認識?!盎暧巍薄坝逆拧薄摆な摹钡仁嵌局械闹仡^戲,在這幾場戲中,杜麗娘始終是鬼魂的狀態(tài)。如何表現(xiàn)杜麗娘化魂后的靈動、輕盈,呈現(xiàn)出既帶著些許鬼氣又有幾分少女感的人物狀態(tài),成為羅晨雪塑造人物的一大難題?!袄蠋煆堨o嫻建議我可以用長水袖,我經(jīng)過嘗試后發(fā)現(xiàn)長水袖的舞臺效果非常好,水袖的延伸感拉長了演員的身線,動作展現(xiàn)也更加豐富,很好地為人物增添了色彩。”在排練過程中,年逾80歲的張靜嫻盡可能抽出時間為羅晨雪的表演把關?!袄蠋熆次遗啪殨r,會用筆把我表演中的問題都一一記錄下來,比如接口節(jié)奏不緊湊、字頭字腹字尾不規(guī)范等,反復幫我糾正。我現(xiàn)在手里還有厚厚一沓紙,都是老師看完我排練后記下的?!?/p>

出身梨園世家的李博更加清楚傳承的意義。李博的姑父是老生名家耿其昌,“姑父平日里待人十分寬厚慈愛,可一到教我唱戲時就變得十分嚴格?!崩畈┱f,“記得我學《四郎探母》時,光是一句念白就練了一上午。這出戲我很早就會了,沒想到姑父一直不讓我過關。因為在他看來,我只會唱詞,卻沒體會到人物的心境,沒有表現(xiàn)出角色的惆悵和憂慮”。學戲的過程雖然艱辛,但正因老藝術家一絲不茍的嚴謹態(tài)度,才把李博一些不好的發(fā)聲方法、吐字歸韻一點點歸正過來。去年,李博作為中國國家京劇院(以下簡稱“國京”)的“領軍人才”參加了院里舉辦的助推青年人才培養(yǎng)的“百日集訓”系列活動,并在現(xiàn)代京劇《白毛女》中擔任主演?!栋酌肥菄┑慕?jīng)典保留劇目,也是李少春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能夠參與這出戲的復排,接棒演出楊白勞,李博深感榮幸。在排練過程中,陳淑芳、鄭巖、江其虎等前輩藝術家全程把關,張建國更是對李博進行了一對一的重點輔導,不管是眼神、臺步還是念白都嚴格要求,這也令他受益匪淺。

2021年是李博藝術之路的收獲之年。這一年,由他主演的現(xiàn)代京劇《紅軍故事》被搬上銀幕,受到了更多觀眾的喜愛和歡迎。此外,他還在革命歷史題材劇目《風華正茂》中擔綱主演,飾演偉人毛澤東。他把融入骨血的京劇程式表達,重新淬煉轉化為現(xiàn)代戲的生活化、沉浸式表演形式,呈現(xiàn)出一個英姿勃發(fā)、風華正茂的青年毛澤東形象。這也讓李博獲得了第十七屆文華獎?;叵肫饎?chuàng)排這出戲的日子,李博尤其感念導演宮曉東的啟發(fā)和藝術總監(jiān)袁慧琴的幫扶,魏積軍、張小清、黃炳強等前輩藝術家在劇中甘做“綠葉”,為年輕人保駕護航的舉動激勵著包括李博在內的每位青年演員。

舞臺與生活,打磨出一個“角兒”來

對于戲曲演員而言,跟老師學戲固然重要,但最終能否成為高水平戲曲人才,還取決于舞臺實踐和多年歷練。一日傍晚,記者與國京青年演員郭霄相約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這日上演的是“梅尚程荀折子戲專場”。演出前,后臺人影穿梭,化妝、勒頭、換服裝,各種準備工作忙中有序,還不時傳來幾聲“咿~”“啊~”的喊嗓聲。臨近7點,準備工作進入了尾聲,有的演員對著鏡子整理身上的行頭,有的則安靜地在一旁默戲。梨園行有規(guī)矩:演員一旦扮上了戲,就不能再和旁人嬉笑打鬧,目的是要讓自己盡快進入角色狀態(tài)。第一折戲是梅派代表劇目《霸王別姬》,故事的女主人公虞姬身著魚鱗甲,頭戴如意冠,手持雙劍在舞臺上且唱且舞,美不勝收。臺下更是掌聲不斷,叫好聲此起彼伏。飾演虞姬的就是京劇梅派傳人郭霄,這出戲她在附中時就曾習得,近年來更是愈加精進。40分鐘的演出結束后,她回到化妝間,搭檔演出此戲的演員楊威對郭霄說:“我看你今兒也鉚上了?!惫鲂φf:“觀眾們太熱情,一會一個好,我必須也得鉚上啊。”

卸去濃重的戲妝,郭霄的臉頰有些微微泛紅。戲曲演員為了使角色在舞臺上光彩照人,通常都會使用油彩化妝。油彩延展性好,上色能力強,不易脫妝,但對皮膚的傷害也是顯而易見的。郭霄似乎早已習慣了。今年是郭霄進入國京的第13年,也是她學藝的第24年?!斑M團后,演出的次數(shù)多了,我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追求的是對前輩藝術家們的模仿和復刻,但又永遠不可能超越,所以會有一些彷徨和沮喪?!被叵肫饎側雸F時的迷茫與無措,她坦言,這其實是每一個演員的必經(jīng)之路,戲曲演員學戲都要經(jīng)歷重復和模仿的階段,但戲曲藝術的傳承并不是通過簡單的“復制”就可以完成,更重要的是要把老師教的內容“吃透”,內化為自己的本領。近年來,郭霄主演了《楊門女將》《寶蓮燈》《穆桂英掛帥》《白蛇傳》等傳統(tǒng)大戲,還在《紅軍故事》《延安往事》《黨的女兒》《風華正茂》等新編現(xiàn)代戲中貢獻了不俗的表演。郭霄也不再糾結自己是否模仿得更像,而是開始注重從人物的內心出發(fā),運用基本功技巧更好為角色塑造添磚加瓦。從學校到劇團,從學生到演員,戲曲從業(yè)者的學習是終其一生的。郭霄說,在家偶爾看電視劇放松休閑時,她也會留心觀察,把某些細微動人的表演方式默默記在心里,化用在戲曲表演中。

陳亭是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小百花劇團的青年演員,主攻老生行當,楊六郎、薛平貴、李白等風格各異的男性人物都是她常演的角色。戲曲舞臺上,女演員飾演男性角色的難度較大,再加上河北梆子高亢嘹亮、慷慨激昂等特點,這些都對演員的嗓音有著極高的要求。陳亭剛進入戲校時學的是青衣,老師發(fā)現(xiàn)她嗓子特別寬厚,高低音都能駕馭,就讓她跟陳秀蘭學習王(王玉磬)派老生。進入劇團后,老師曾語重心長地囑咐陳亭:30歲之前不要唱《轅門斬子》。由于缺乏演出經(jīng)驗,陳亭并不明白其中的緣由,只覺得觀眾喜歡這出戲,自己就要去唱。事實證明,老師的話是對的。由于常年頻繁的訓練與演出,不到30歲陳亭的嗓子出現(xiàn)了嚴重的問題。陳亭意識到,唱戲的經(jīng)驗不止在舞臺上,更在舞臺下。戲曲演員只有珍惜自己的天賦,才能盡可能讓自己的舞臺生命更長。為了繼續(xù)自己的藝術之路,陳亭考入了天津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系統(tǒng)學習科學的發(fā)聲方法,進一步鉆研演唱技巧。如今,陳亭又恢復了每年近百場的演出場次。陳亭說:“之前演出只知道在舞臺上賣力氣,不懂怎樣保護嗓子。只有經(jīng)歷了臺上臺下的各種磨礪,才能成長為更好的我們。”

角色無大小,全當正戲唱

在京劇諸多行當中,老生、青衣、花旦往往最容易被“看見”,行業(yè)內甚至有“一窩旦、吃飽飯”的諺語。但同時,一臺好戲的呈現(xiàn)離不開舞臺上所有演員的共同努力,陣容強大、行當齊全也是衡量一個戲曲院團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

出生于北京的“95后”男孩謝毅是國京二團的丑行演員,丑行在京劇中主要扮演插科打諢的角色,獨自挑大梁的戲不多。但每一出戲的成功又離不開丑行,正所謂“無丑不成戲”,丑的出現(xiàn)往往為演出帶來很多歡樂,而丑角演員背后的付出卻鮮為人知。在今年的一次演出中,謝毅下午要在京劇《大鬧天宮》中“一趕二”,飾演監(jiān)正和小猴,晚上還要在兩出折子戲里做好“綠葉”。一天三出戲,要趕四個角色,臉上的油彩卸了又畫,在當天最后一場戲開演前,勒頭師傅在幫謝毅準備著最后的裝扮,汗水不住地滲出,有的還滴進了眼角,而謝毅此時只關注著臉上的妝有沒有花,趕妝的時間是否充裕,自己的演出狀態(tài)有沒有調整好?!敖巧珶o大小,只要登臺演出,就必須全力以赴、一絲不茍?!毖莩鼋Y束后,仍有幾十位觀眾守在劇院前廳沒有離開。見有演員走過,觀眾們紛紛上前,他們并沒有因為謝毅等年輕演員僅是配角就選擇忽略,反而不住地表達著贊譽。記者問:“演員最滿足的時刻莫過于此了吧?”謝毅笑笑說:“是啊,任何疲憊勞累都煙消云散了?!?/p>

相較于丑行而言,京劇小生由于其發(fā)聲的特殊性,也是人才較少的行當之一。小生演員郭鑄鋒是團里的“多面手”,每次演出前,他都會早早來到劇場,不僅要為自己的演出提前做準備,還會給同臺的演員化妝、勒頭。演員之間互相幫助是梨園行的老傳統(tǒng),也是“一棵菜”精神的體現(xiàn)。由于小生演員較少,各團之間相互救場的事情也會時常發(fā)生?!熬葓鋈缇然稹惫T鋒從不敢怠慢。一次,在《花田錯》里演完公子卞璣后,又急忙換裝,趕到《斷橋》中演出許仙。為表現(xiàn)人物沖突和內心的掙扎,戲中的許仙要通過吊毛、搶背、跪挫等高難度技巧來將角色的情感外化,要圓滿完成這一系列的高難度動作,十分考驗演員的功底。“小丑、小生等行當雖然多為配角,但高水平的呈現(xiàn)同樣是作品藝術表現(xiàn)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需要每一位演員認真對待。” 郭鑄鋒的從藝經(jīng)歷較為“另類”,他從普通高中直接考取了中國戲曲學院,從普通文化生一躍成為戲曲后備人才。事實證明,老師們當年的眼光是獨到的。2019年,還在中國戲曲學院讀書的郭鑄鋒憑借京劇《白蛇傳》許仙一角斬獲了第29屆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新人配角獎”。畢業(yè)后他順利進入國京成為一名專業(yè)演員,現(xiàn)已成長為團里的青年骨干。郭鑄鋒平日里的愛好也十分廣泛。演出不忙的時候,他會在公眾號上連載小說,偶爾抱起吉他也能彈唱幾曲。此外,他還是少見的“手工達人”,舞臺上的穿戴飾品很多都是他親手制作的。同事笑稱他為戲曲行業(yè)里的“斜杠青年”,是祖師爺賞飯吃的天才型選手,他說:“技多不壓身,祖師爺既然賞了我這碗飯,那我就端好手里的飯碗,把戲演好,把藝術傳承下去?!?/p>

青年戲曲人才的成長是戲曲藝術薪火相傳的根基與源泉,他們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正在創(chuàng)造戲曲藝術更加璀璨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