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42周年—— 今天我們怎樣讀魯迅
來源:文藝報 | 姜異新 沈軼倫 羌人六 方言  2023年09月25日08:59

9月25日是魯迅先生的誕辰紀念日。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著名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魯迅先生為中國文學(xué)留下了珍貴的遺產(chǎn)。為此,本報邀請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副館長姜異新,以及上海作家沈軼倫、四川作家羌人六、北京作家方言,從不同側(cè)面重新解讀魯迅先生的為人為文,從中亦能對今天的文學(xué)發(fā)展提供新的啟示。

——編者

姜異新:重新昂揚的“青春”

魯迅給人的印象仿佛是沒有過昂揚的青春——讀書是輟學(xué)的,婚姻是包辦的,工作是孤悶的。

第一篇現(xiàn)代短篇小說《狂人日記》發(fā)表時,蟄伏紹興會館的他,已經(jīng)37歲。當(dāng)許廣平走進他的生活,他已經(jīng)45歲。愛情來得太遲。

創(chuàng)造社的年輕文人又毫不客氣地冠以“老”字,讓他一度成了追悼沒落封建情緒的落伍者,一個“記性真長久”的“老年人”!

魯迅本身的文字也很少充滿青春激越。即便是《朝花夕拾》中偶爾閃現(xiàn)的激情之光,也在時時反顧的敘事躊躇中漸次暗淡。

于是乎,一代代讀者心目中的魯迅固化為時而“橫眉冷對”,時而“醉眼陶然”的老先生,無論如何都帶著遲暮之感。正如其在《野草·希望》一文中所抒發(fā)的,“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

然而,果真沒有嗎?【詳細】

羌人六:“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

21世紀剛剛跨過“門檻”的那幾年,四川龍門山斷裂帶上的我在初中語文課本上知道了“魯迅”這個名字。那篇課文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隔多年,我的語文老師在簡陋教室的那一大片寂靜中陶醉地朗讀課文的情形依然記憶猶新,“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心醉神迷,仿佛置身于魯迅筆下生機斑斕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驚訝于百草園里那吃了可以成仙的何首烏,想象倘若自己遇見百草園里的赤練蛇或那傳說的美女蛇該是怎樣的反應(yīng),津津有味地共情著冬天里堆雪人、用竹篩捕捉鳥雀的情形與樂趣,爾后,意猶未盡、戀戀不舍地轉(zhuǎn)向“三味書屋”……癸卯年的秋天,我在家中書房跟5歲的兒子朗讀這篇散文,小家伙的臉上竟也浮現(xiàn)出我當(dāng)年的癡迷和神往。我想,多年以后孩子定會更加深入理解魯迅筆下的世界,如同我的現(xiàn)在。

魯迅先生的著作及累累建樹無需多言,這樣一位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和旗手,這樣一位“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奈膶W(xué)先鋒,早已躋身經(jīng)典作家的行列。【詳細】

沈軼倫:走過魯迅小道

真可愛啊,魯迅。

你總能想象一個橫眉冷對千夫指的神色嚴肅的先生,你能想象一個會在百貨公司里逛街、擠玩具柜臺的先生么?那也是魯迅。

許廣平在《魯迅先生與海嬰》一文中寫道:“從前這書呆子的他,除了到書店去,其他的什物店是頭也不回地走過的。有了海嬰之后,他到稍遠的地方,一定要到大公司的玩具攤上,留心給小孩揀選玩具?!?/p>

他這么有品位的人,會為孩子挑選什么呢?在如今對外展出的周海嬰的玩具珍藏里,那些小啞鈴、玻璃彈珠、九連環(huán)、智力套圈和算數(shù)盤里,究竟哪一個是魯迅親自買的呢?他自己說過的,“這孩子也不受委屈,雖然還沒有發(fā)明‘屁股溫冰法’(上海也無冰可溫),但不肯吃飯之類的消極抵抗法,卻已經(jīng)有了的。這時我也往往只好對他說幾句好話,以息事寧人。我對別人就從來沒有這樣屈服過?!?strong>【詳細】

方言:以雜文的名義@魯迅先生

坦白地講,在寫這篇文字之前,我確實認真地做了一番功課。功課的內(nèi)容不是去讀魯迅先生的文章,而是普天下地搜尋、檢索、甄別,除了魯迅之外,還有哪位作家還在寫雜文。

找了一圈之后,在近現(xiàn)代的作家中,確有瞿秋白、唐弢、梁啟超、梁實秋等二十幾位名家。而在當(dāng)代作家中,除了擅長雜文寫作的王小波,其他人似乎文字與聲音寥寥。雜文寫作在今天的文學(xué)“市場”中似乎不被看好,這是一種怎樣的現(xiàn)象呢?難道現(xiàn)代讀者和作者都不喜歡雜文了嗎?難道現(xiàn)在的文壇、社會都拋棄雜文了嗎?我覺得這個現(xiàn)象值得研究,在一個文學(xué)繁榮的時代,缺少雜文是不大正常的。

我從小即讀魯迅,到成年后讀完《魯迅全集》,時間跨越30余載。其間,很多的篇目都是反復(fù)讀過多次的。有的文章少年時讀過,但是沒有讀明白,長大后也不知是從哪一天開始,驀地就懂了,便豁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