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君子勢不于力
來源:文藝報 | 許 可  2023年09月27日08:23

江蘇常州市錫劇院創(chuàng)演的新編歷史錫劇《季子》講述了一代名賢季子的傳奇經歷。該劇選取了季子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片段,將一段缺乏詳細文字記載的歷史,以全新的視角演繹,結合合理的歷史想象、真摯的情感抒發(fā)、高遠的意境升華,讓觀眾在娓娓道來、親切質樸的藝術氛圍中得到一份寧靜致遠的藝術滋養(yǎng)。

全劇開篇從一個“周禮崩,天下亂,烽煙卷,兵禍連”的時代背景下展開。吳王大限將至,欲將王位傳于第四子季札,但季札認為“亂世之中,尊得長幼次第,方好安穩(wěn)國政,護得黎民”,所以他嚴辭拒絕了君父的提議,選擇離開故土,直到王兄接連去世都沒有回歸。王位是多少向往至高權力的人追逐終生都不可得的,但是季子卻拒絕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他只是為了心中的道義和信仰嗎?這個有點“軸”的人從一開始就抓住了觀眾,激發(fā)了大家想進一步了解季子的欲望。

中國觀眾對“傳奇”的期待由來已久,張愛玲曾在劇本《太太萬歲》題記中寫道:“中國觀眾最難應付的一點并不是低級趣味或是理解力差,而是他們太習慣于傳奇?!睔v史劇作為現(xiàn)代影像的一種敘事題材,自然遵從著百年來中國觀眾的認同模式。然而,歷史畢竟是人的歷史,所謂傳奇也終究是人的傳奇,歷史劇中最突出的都是在激蕩不已的歷史風云中信步疆場、笑傲人生的傳奇人物?!都咀印繁闶沁x取了“墓門掛劍”“三讓王位”“平息戰(zhàn)亂”等幾段關于季子的傳奇故事,并十分巧妙地設置了孔子這一角色作為旁觀者、見證者和講述者。有關季子的史料記載不多,不被大眾熟知,但是,孔子是世人皆知的圣人??鬃优c季子是同時代的人物,季子較孔子年長??鬃訉@位前輩、吳國貴族的高尚德行推崇備至。根據現(xiàn)有的資料,孔子一生至少有四次盛贊季子。按照事件發(fā)生的順序總結為:贊天民、贊義正、贊習禮、贊君子。公元前485年,季子與世長辭,享年92歲??鬃勇動?,手書“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以為憑吊。后人將孔子手跡摹刻于石碑,史稱“十字碑”??鬃右簧瞥?、追隨的到底是怎樣的人?大幕拉開就讓觀眾充滿了好奇,抓住了觀眾的心,這正是編劇的成功之處。

主創(chuàng)人員在本著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做出合理的虛構,塑造了景蘭公主這一角色,為這部“純爺們兒”戲增加了一抹亮麗的色彩和活潑的律動。景蘭公主是一位性格色彩十分鮮明的女子,她初見季子便被其高尚的品格所折服,直接亮明女兒身份,表達了自己的欣賞之情。得知季子離開,她不顧戰(zhàn)火連天的危險,一路追隨。季子不愿公主跟隨自己吃苦,便拒絕她的追隨。此后景蘭公主一生未嫁,在季子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出現(xiàn)解危助困,完全不顧及自己的身份。這樣一位女子,好像和季子一樣“軸”。也正是這樣,才能被季子視為“解語花”。如果孔子是季子思想傳播、發(fā)揚者,那么景蘭公主就是季子思想、文化的追隨者、守衛(wèi)者。

寫歷史劇不是“照搬”歷史,劇作家的任務是要把握歷史精神,但不必被歷史事實所束縛。劇作家有其創(chuàng)作自由,可以對既往事實加以新的闡釋和轉化,從而把真實的古代精神“翻譯”到現(xiàn)代。季子“三讓王位”,以“謙讓”為信仰,以超凡的智慧和力量戰(zhàn)勝人性中的貪婪和欲望,在那個禮崩樂壞、戰(zhàn)爭不斷的時代,讓百姓少受戰(zhàn)亂之苦。季子在楚國聽其樂音便知楚國“多虛驕之風,只思稱霸天下,失之于仁……”《中庸》道:“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奔兇馊缂咀?,才能這般聽音而知盛衰,見微而知清濁。儒家將“誠”視為一切道德的根基,季子“掛劍”更是將誠信做到了極致。編劇張泓在這部戲的創(chuàng)作中,將過去和現(xiàn)在互為參照,用與時俱進的觀念看待歷史,寫盡了自己的希望和暢想,表達出了具有當下意義的歷史觀。

《季子》的舞美設計簡練雅致,用“留白”讓劇中人物在舞臺上自由“生長”?!皠Α必灤┤珓?,作為具有意向性的道具,導演的設計獨具匠心,多次破空而出,將舞臺與季子一分為二,既有象征著權力的肅穆,又有“達摩克利斯之劍”的肅殺之氣,還有象征著責任、承諾的厚重感。最后季子與劍“人劍合一”。

季子是常州的人文始祖,是春秋吳文化的杰出代表。季子文化就是季子的思想行為、道德品質對后人產生的人文影響和精神成果。季子文化的主要內涵是厚德、誠信、守禮、清廉。季子文化的核心是仁義、至德。季子文化彰顯了常州獨特的文化譜系,是這座城市寶貴的歷史遺存。錫劇《季子》將這一人物搬上舞臺,發(fā)掘季子的思想和傳承季子文化,不僅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任務,也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

(作者系《劇本》雜志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