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達夫賞飯”誕名詩
來源:北京晚報 | 于壯  2023年10月08日04:35

魯迅先生的《自嘲》中“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币痪?,可以說婦孺皆知。但此詩是如何得來,網(wǎng)上各種信息魚龍混雜,多有錯訛。

這首詩緣起于1932年的10月5日的一個近代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達夫賞飯局”。飯局的由頭,是郁達夫的哥哥郁華從北平調(diào)任到上海,郁達夫為了給哥哥接風(fēng)洗塵,請客吃飯,同時邀請了魯迅和柳亞子夫婦作陪。按照此飯局的規(guī)格,郁達夫應(yīng)該也邀請魯迅夫婦同去,不巧的是,當天海嬰患病,許廣平留下看護,魯迅只能單身赴宴。

當時,魯迅和柳亞子認識,但不熟悉。之所以請這二位,一方面郁達夫和魯迅是至交,而柳亞子是郁華的老相識,以前在南社就關(guān)系匪淺。后來為了營救廖承志,也是柳亞子拜托郁華從中斡旋,可見兩人的交情。因此,這個飯局可以說是一個比較私密的親友局。

出席飯局的人物關(guān)系是這樣的:主賓是郁華和陳碧岑夫婦,做東的是郁達夫和王映霞夫婦二人,作陪的是魯迅和柳亞子夫婦。此外還有一人,叫林微音(注意,不是民國才女林徽因,這是一位男性,是一名青年作家,同時是郁達夫的“粉絲”)。請他來的原因也不難猜想,大佬請客,總需要一個小兄弟負責(zé)跑前跑后。

關(guān)于飯局的細節(jié),現(xiàn)在能看到的,只有王映霞、陳碧岑、林微音三人的回憶。不過,因年代久遠,幾人的回憶中也難免有錯訛,需要仔細甄別。

《王映霞自傳》(岳麓書社,2017)中,專門有一個章節(jié)叫“我記憶中的魯迅”,其中提到了這次飯局。書中寫道:

我們考慮到魯迅是南方人,所以特地找了一家無錫館,在四馬路上的聚豐園,并邀請了柳亞子夫婦、郁達夫的兄嫂和青年作家林微音,陪魯迅共進晚餐。柳亞子那時與魯迅不很熟悉,因此,達夫就成了中介……這天魯迅和往常一樣,與大家談笑風(fēng)生,他稱呼我“密司王”,我則稱他“大先生”。因為看到許廣平在旁邊,郁達夫就打趣地說:“大先生,你的華蓋運可以脫了吧?”這時大伙的目光都集向許廣平。魯迅聽了哈哈大笑,連拿紙煙的手也因暢懷的笑而顫抖起來。過了一星期,即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魯迅在日記中寫了一首七律,那就是著名的《自嘲》。

此回憶至少有兩個地方有錯誤。其一王映霞說“陪魯迅共進晚餐”,其實魯迅才是作陪。其二王映霞說“許廣平在旁邊”,而當日許廣平并未出席。

1976年,時值魯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陳碧岑也寫過一篇回憶文章,《見報載“魯迅逝世四十周年”后的回憶》,講的就是這個飯局。文中寫道:“屆時我們?nèi)缂s前往,方上樓入座,柳亞子夫婦也到了。魯迅先生后到,達夫說:‘為什么晚到,這幾天忙些什么?運道如何……又交了華蓋運嗎?’魯迅先生說:‘對了,你問得倒引起我的一些思想?!f罷大家飲酒說笑一會,他們談了些誰的大作怎樣出版的情況。直到酒盡飯飽后,魯迅先生突然說:‘我有兩句詩?!蠹艺f快快寫出來,那兩句名詩就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蠹屹澝啦唤^,要他快快完成一律,魯迅先生說,‘好的,我一定把它完成?!^了七天之后,他把完成的一律,抄繪給柳亞子先生和郁達夫等?!保ù宋氖指瀣F(xiàn)存于“山東中國文學(xué)藝術(shù)博物館”,因條件所限,筆者沒有看到原稿。)

不難看出,陳碧岑的回憶,細節(jié)更多。郁達夫提出的“華蓋運”,不是因為王文中說的許廣平,而是因為魯迅遲到,郁達夫打趣。此文后還有《懷魯迅先生》一詩,詩前有小引:四十年前,夫弟達夫夫婦設(shè)宴上海聚豐園,在座有魯迅先生夫婦、柳亞子夫婦、曼君及余。席間魯迅先生賦‘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名詩,即在余室中尚懸有先生手書此詩復(fù)制墨跡立軸。物在人亡,而聚豐園亦不見影跡,愴然賦此。(此詩也收錄于《郁曼陀·陳碧岑詩抄》,學(xué)林出版社,1983)小引中“魯迅先生夫婦”應(yīng)是筆誤,畢竟前面已經(jīng)寫過當時的場景。

不過,相比于陳王二人,林微音的回憶更可靠。一方面,對其他人來說,這次飯局也許只是日常生活中簡單的一頓飯,日后的回憶也不免出錯。而對林微音來說,能和偶像及文壇巨擘吃飯,是他的高光時刻。想來日后他曾無數(shù)次回憶過這場飯局的細節(jié)。另一方面,林微音的回憶比二人更早。二人都是耄耋之年的回憶,而林微音的回憶是在五十多歲時,距當時不過二十多年。1956年12月6日,《新民報》“晚刊”上發(fā)表了一篇署名“魏殷”(即林微音)的短文,題為《“孺子牛”的初筆》,史料珍貴,現(xiàn)全文抄錄如下:

1932年冬,郁達夫之兄郁華來到上海,達夫迎宴于聚豐園,并請魯迅和柳亞子夫婦等三四人作陪。

魯迅到時,達夫向他開了一句玩笑,說:“你這些天來辛苦了吧?!?/span>

“嗯,”魯迅微笑著應(yīng)答,“我可以把昨天想到的兩句聯(lián)語回答你,這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span>

“看來你的‘華蓋運’還是沒有脫?”達夫繼續(xù)這樣打趣。

“噯,給你這樣一說,我又得了半聯(lián),可以湊成一首小詩了。”魯迅說。

到席散,達夫取出了一幅素色的絹,要在席的各人題詞留念。

魯迅所提的就是上面所說起的兩句。但是,隨后,他又添上兩句,續(xù)成了一首絕詩,另外寫下了送給柳亞子。這一首詩現(xiàn)已傳頌人口了,而其最后一句“運交華蓋欲何求”,正是給達夫打趣的話引出來的。

林微音的回憶和陳碧岑大致相當,細節(jié)更豐富了一些。郁達夫問魯迅的近況,魯迅答:“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彼時魯迅受到眾多文人的圍攻,處境很不好,是為“千夫所指”。雖已步入晚年,卻是個新手爸爸,海嬰的“頑劣”及生病,估計也讓他頭疼不已。所以這句既是虛寫,也是實寫。郁達夫說“你還沒擺脫華蓋運”?所謂“華蓋運”,是命理學(xué)的一個術(shù)語,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霉運”。而魯迅受了郁達夫的啟發(fā),有了靈感。

這頓飯應(yīng)該吃得很痛快,賓主盡歡。臨散局時,郁達夫拿出一幅素絹,請各人題詞留念。面對這種文人雅事,魯迅當場寫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薄H绻治⒁舻挠浭稣_,魯迅可能因為受了郁達夫的啟發(fā),當場就給這句又續(xù)了一句,并將此絹布上的絕句送給了柳亞子。

飯局過了一周之后,即10月12日,魯迅經(jīng)過思索和修改,寫完了全詩。這在《魯迅日記》里記得非常詳細:

午后為柳亞子書一條幅,云:“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舊帽遮顏過鬧市,破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冬夏與春秋。達夫賞飯,閑人打油,偷得半聯(lián),湊成一律以請”云云。

魯迅后來將此詩題名為《自嘲》,收錄于《集外集》??〉臅r候又做了修改,“舊帽”改為“破帽”,“破船”改為“漏船”,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版本。

日記里的“湊成一律以請”,請的當然是柳亞子的回復(fù),屬文人間的一種唱和。1933年的1月19日,郁達夫上門拜訪魯迅,帶來了自己和柳亞子寫的唱和詩箋。

郁達夫?qū)懙氖牵骸白硌垭鼥V上酒樓,《彷徨》《吶喊》兩悠悠。群氓竭盡蚍蜉力,不廢江河萬古流。”醉眼朦朧一句,顯然用了《三閑集》中《“醉眼”中的朦朧》,上酒樓,說的恐怕就是去年的飯局。整首詩也在回應(yīng)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的處境,意在贊揚、鼓勵。柳亞子寫的是:“附炎趨勢苦未休,能標叛幟即千秋。稽山一老終堪念,牛酪何人為汝謀?!币啾沓缇粗?。

魯迅自己很喜歡《自嘲》這首詩。曾有一名叫杉本勇乘的和尚,與魯迅交好。1932年12月21日,魯迅將此詩題寫了一個扇面,送給杉本和尚。扇面中把“橫眉冷對千夫指”,寫成了“橫眉冷看千夫指”,不知是寫錯了,還是魯迅又做了修改。

因此,魯迅親手書寫的《自嘲》可能有三到四幅。一幅是贈柳亞子的條幅,這一幅被裝裱后細心收藏,現(xiàn)藏于北京魯迅博物館。一幅是贈給杉本勇乘的扇面,此扇后又被回贈中國,現(xiàn)藏于上海魯迅紀念館。還有一幅,就是最原始的版本,寫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句的素絹。既然是郁達夫做東,大概率這幅素絹也歸郁達夫所有,或者贈給當天的主賓郁華了。另外,如果林微音記述正確,還有一幅絕句素絹贈柳亞子。但這兩幅素絹估計也已經(jīng)消失在歷史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