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敦煌——敦煌藝術情景式特展”天津舉辦—— 咫尺勝境 瞬息千年
日前,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作為指導單位,中國文化產業(yè)協會主辦的“發(fā)現敦煌——敦煌藝術情景式特展”在天津數字藝術博物館啟幕?!鞍l(fā)現敦煌——敦煌藝術情景式特展”將張大千以及數十位當代藝術家的摹本集中亮相,如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首屆壁畫高研班,現為中國壁畫學會會員,曾參與過的阿爾寨石窟壁畫復原工作的藝術家雷凌華等藝術家們重繪的近百幅敦煌壁畫作品,通過動靜結合、虛實相宜的展陳方式,打造出近3000平方米的敦煌勝境,全方位展示敦煌文化底蘊。
展覽以時間為線,分“發(fā)現敦煌”“守護敦煌”“傳承敦煌”三部分內容展開。通過數字光影科技,如體感互動交互、虛實結合沉浸式場景、3D全息投影、3D立體藻井裝置、繪畫掃描AR交互等,加以藝術大家實物畫作展出,于動靜結合、虛實相宜中,讓燦爛的敦煌文化與現代科技相融合,進而成就一場集傳統美學、數字藝術于一體的充滿故事性的藝術盛宴。
“發(fā)現敦煌”展覽創(chuàng)造性地以沉浸式體驗區(qū)作為開場,通過模擬還原一百多年前莫高窟藏經洞被發(fā)現的情境,令觀眾瞬間“穿越”時空,與先人深度共感。而多媒體交互技術的有效運用,張騫出使西域、九色鹿長卷、藻井、飛天等經典敦煌洞窟、壁畫元素的高度復原,更是讓觀眾在科技與藝術的交融中,大飽敦煌文化的無窮魅力及深厚底蘊。“敦煌守護神”常書鴻的感人故事、張大千臨摹畫作集中展示、當代藝術家?guī)r彩作品的創(chuàng)新傳承,讓觀眾于光影交互的感官體驗中,多了一份理性思索與領悟。模擬造窟、沙池尋寶、考古體驗、擦畫交互等多種互動體驗方式,則充分調動、激發(fā)觀展者的創(chuàng)造性,讓觀眾真正加入到“共創(chuàng)敦煌”之中,切實成為本次特展的一部分,從而實現了藝術、科技與觀者的鏈接共振。觀眾不再是傳統的信息接收方和被動仰視者,而是切實成為了展覽的主動參與者及創(chuàng)造者,而這正是數字藝術的意義所在。
“敦煌藝術是一個永遠挖掘不盡的文化寶藏,此次發(fā)現敦煌特展,目的就是為了給觀眾提供更身臨其境、更有心靈共鳴的藝術體驗?!碧旖驍底炙囆g博物館負責人表示,“數字科技同樣以人為本,在傳承了千年的敦煌瑰寶面前,現代前沿科技更像是一種輔助與成全,任何技術使用者在承載著永恒之美的藝術面前,都需保有一份謙卑與虔誠。以數字傳播文明、用藝術普及美育,讓祖輩留給我們的文物變得可觸摸、讓我們中華賡續(xù)千年的文脈變得易傳承,這就是我們舉辦此次展覽的初衷”。
據悉,本次“發(fā)現敦煌——敦煌藝術情景式特展”展期將持續(xù)至2024年3月31日。展覽期間,天津數字藝術博物館還將舉辦豐富多彩的公共活動,如敦煌主題游學、研學、文創(chuàng)市集等,讓更多人感受到敦煌藝術的氣象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