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我眼中的2023年兒童文學 ——看看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出版人的2023年的“朋友圈”
來源:文藝報 |   2024年01月12日09:27

2023年兒童文學有哪些關(guān)鍵詞?

王泉根

(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在朋友圈聊天對話,問我2023年的兒童文學有什么關(guān)鍵詞?我說了三個:一是主題出版;二是文化傳承;三是少兒科幻。這三個方面都有可圈可點的新人新作新氣象。但我更想著重說說少兒科幻,這自然與我在2023年參與的科幻活動有關(guān)。

當初,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招收科幻文學方向的博士生,每年舉辦與科幻文學相關(guān)的多種大小會議與活動。如今,北師大文學院的兒童文學學科已是獨立的二級學科,下設(shè)兒童文學與科幻文學兩個研究方向。兒童文學與科幻文學是兩個有著密切精神淵源與相同目標的“文學共同體”,我始終在以自己的方式擁抱科幻。

說來有意思,2023年于我而言,可謂是“科幻年”。蓋因我參加會議最多的是科幻,關(guān)注度也幾乎在科幻領(lǐng)域。在北京,我參加了5月在首鋼園舉行的“2023中國科幻大會”,又主持了11月第十二屆北京科幻“光年獎”的終評評審會。兩次去了四川,一是5月參加在廣漢三星堆舉行的第三屆少兒科幻“星云獎”頒獎等系列活動;二是10月參加在成都科幻館舉行的“世界科幻大會”,見證了全球矚目的“雨果獎”頒獎盛典。

只有當你身處科幻一線,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當今科幻文學——包括少兒科幻在內(nèi)——崛起的那一種振奮氣場。中國少兒科幻以前的領(lǐng)軍人物是張之路、楊鵬,現(xiàn)在已涌現(xiàn)出馬傳思、陸楊、超俠、江波、趙華、李姍姍、何明瀚、寶樹、彭緒絡(luò)、王林柏、秦螢亮、姜永育、彭柳蓉、武蘿、霞子、左文萍、周敬之等一大批卓有才華的新力量,有不少名字是兒童文學界所陌生的。

當今少兒科幻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科學型少兒科幻、人文型少兒科幻和科普型少兒科幻三種主要類型特征。2023年的少兒科幻新作品十分矚目,如何明瀚的《恒星異客》系列、武蘿的《恐龍偵探小奇奧》系列、潘亮的《太空少年肖小笑》等;更有多套書系亮相,這有劉慈欣、董仁威主編的《全球華語少兒科幻大獎書系》《我們的元宇宙·少兒科幻精品書系》以及《中國少兒科幻星云書系》《太陽鳥·少兒科幻大獎系列》等,此外,還出版了董仁威等著《中國少兒科幻史話1949-2021》、國際兒童科幻星云聯(lián)合會主編的《中國少兒科幻文藝百家談》等。

成都世界科幻大會歷時5天,先后有200多場主題沙龍、主題展覽、“雨果之夜”湖畔派對、粉絲派對等活動,這里面有許多活動都與少兒科幻相關(guān)。每天成千上萬的參加者中,99%都是青春洋溢或童稚天真的臉龐!當我置身那些少兒科幻場地,與思慮未來、仰望星空、展望星圖的科幻作家、學者和科幻迷們匯聚一堂,他們的腦力激蕩和理性火花,立意高遠和恢宏想象,童真天趣和瑰麗幻想,必定會把現(xiàn)代和未來對接貫通,勾畫暢想人類發(fā)展的前景和種種可能。

新時代的少兒科幻融合了在場的現(xiàn)實生活與恢宏浪漫的天際幻想,貫通了邏輯嚴謹?shù)目茖W假設(shè)與溫暖細膩的文學肌理,承載著萬千人的記憶、情感、求索和追尋,它所呈現(xiàn)的大膽想象和驚世塑造,從一個方面提供了人類未來的新方向。最近,出臺了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的《關(guān)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無疑為少兒科幻、科普的發(fā)展繁榮提供了巨大的機遇。未來,我們沒有理由懷疑少兒科幻的崛起。

楊 鵬

(兒童文學作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

總結(jié)2023年中國童書產(chǎn)業(yè)的關(guān)鍵詞,我認為大概有:周期、迷茫、堅守、探索和復(fù)蘇。

當人們預(yù)測未來時,通常是在描述當下的現(xiàn)實,比如人們對未來悲觀,往往只是當下情況不太好的一種情緒反映,反之亦然。

2023年9月到12月,我從北京出發(fā),前往湖北、山西、福建、四川、河南、內(nèi)蒙古、湖南、新疆、浙江、江西十省數(shù)十個市縣進行書業(yè)考察,和上百位一線圖書經(jīng)銷商進行了交流,獲得了許多寶貴的信息和經(jīng)驗,比如當下童書,兒童文學銷量銳減,科普和功能性讀物蓬勃發(fā)展,并不是因為讀者突然對后者感興趣,而是因為線下書店大量關(guān)停,從前兒童文學作品傳播由學校推薦、學生在書店閱讀并口耳相傳的模式失去了眾多線下書店的支持,傳統(tǒng)閱讀生態(tài)受到極大破壞,用戶購書主要是由家長通過觀看線上直播購書,而科普和功能性讀物的“解釋成本”比兒童文學作品更低,在營銷上具有數(shù)量級優(yōu)勢造成的。盡管我也從事少兒科幻科普創(chuàng)作,但這種趨勢發(fā)展下去,很有可能讓中國孩子的閱讀變得更加功利化、膚淺化,是值得警惕的現(xiàn)象。

不過,與此同時,我也欣喜地看到,十多年前盛極一時的在線下書店與讀者面對面交流的閱讀推廣模式,正在復(fù)蘇并行之有效,比如在新疆、內(nèi)蒙古等電商不發(fā)達的區(qū)域,學生的閱讀情況反而比電商發(fā)達的內(nèi)地更好,民營書店在逆勢擴張。萬物皆周期,圖書也是如此。

二〇二三年兒童文學界有什么大事件?

楊雅蓮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讀周刊主編)

時間如同開了倍速般飛快,流水帶走光陰的故事。

孩子盼望長大,大人卻害怕衰老。感謝有兒童文學相伴,讓人回到童年,回到澄澈,重新生長。

如果用一個關(guān)鍵詞來盤點2023年的兒童文學,我選擇用“挑戰(zhàn)”。朝氣蓬勃的兒童文學,面臨如何讀懂童年、讀懂青少年的挑戰(zhàn),面臨如何成長得更好的挑戰(zhàn),以及如何適應(yīng)時代的挑戰(zhàn)。

2023年,兒童文學界大事要事多,我最關(guān)注的是“兒童文學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座談會舉行”??吹矫襟w推送相關(guān)報道后,我放下手中的筆認認真真看兩遍,并轉(zhuǎn)給兩位好友。文章中的觀點,對兒童文學如何更好發(fā)展極具指導(dǎo)性。

作為一名兒童文學讀者、評論者,我去年出版了一本小書《晴朗的天空》。因為想把最好的內(nèi)容呈現(xiàn)給最愛的孩子們,書稿前后修改近十遍。在寫作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創(chuàng)作者的不易與用心。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本巴》,我將之當作優(yōu)秀兒童文學的標桿。正如劉亮程所言:“這個世界,即使被大人看過無數(shù)遍,也永遠需要用孩子的天真之眼再看一遍,這是文學對人類初心的觀照?!庇锰煺娴暮⑼劭词澜?,正是兒童文學的至高境界。

日邁月征,朝暮輪轉(zhuǎn)。新的一年,愿你我如孩童般純真,愿你我把最寶貴的東西給予孩童。

陳詩哥

(兒童文學作家)

對于兒童文學乃至整個國家,2023年并非輕松的一年。在這個背景下,《兒童文學》六十周年座談會適逢其時,16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出版工作者、讀者齊聚北京,總結(jié)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與閱讀傳播的經(jīng)驗,展示浩浩蕩蕩的兒童文學力量,提振兒童文學界的信心。專家與讀者紛紛從各自的角度回憶與《兒童文學》的情分以及總結(jié)自己的寫作經(jīng)驗。會上還宣布了21位《兒童文學》的榮譽作家。

《兒童文學》給了我莫大的鼓勵。今年,我鼓起勇氣,第二次重寫長篇童話《童話之書》,重新探索作為價值觀、方法論、生活方式的童話到底是怎樣的,這本書將由《兒童文學》出版。實際上,2009年,我才開始寫童話,把自己的童話作品通過郵局寄給雜志社,那時候,兒童文學界的朋友我?guī)缀跻粋€不認識,沒想到主編看了我的作品后,讓當時的副主編給我打了一個熱情洋溢的電話。正是《兒童文學》的包容性和創(chuàng)新性給了我非常大的鼓勵,讓我有信心繼續(xù)探索新的童話美學,也讓我感悟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不僅是復(fù)興中華民族過往的輝煌成就,更是一場面向世界、朝向未來的偉大創(chuàng)造。作為這場偉大復(fù)興的一部分,兒童文學也是如此。

徐 妍

(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從2023年兒童文學界的朋友圈中,我痛感今日世界的“不確定性”——新年第一天就從朋友圈獲知了董宏猷老師病逝的沉痛消息。斯人已逝,而香如故。他的遺作《金嗩吶》在9月份出版,是他以文學的形式向家鄉(xiāng)、土地與藝術(shù)致敬的最終章。感謝兒童文學,讓我們通過文字永遠懷念那些閃閃發(fā)光的靈魂。

此外,交流是在隔膜的世界中增進不同文化理解的有效路徑。2023年6月16日,由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故事溝通世界——曹文軒對話30國漢學家”的活動不光有趣,而且大有意義。“主題出版”、中華傳統(tǒng)文化復(fù)興的歷史敘事興致正濃。兒童文學研究者的研究版圖在擴大:從中國至域外,從文學到文化,以上諸多印象都在表明21世紀的中國兒童文學未來可期。

2023年兒童文學有哪些好作品?

馬光復(fù)

(中國兒童中心出版部原主任,北京作協(xié)兒童文學創(chuàng)委會副主任)

如果問我2023年的兒童文學大花園里,哪些花朵開放得最艷麗?我的回答是百花齊放、爭奇斗艷。比如殷健靈的《帆》、盧一萍的《雪線上的邊關(guān)》、劉海棲的《乒乓響亮》、張國龍的《瓦屋山桑》、金波的《葉子里的春》、趙麗宏的《手足琴》、張之路的《烏鴉不會道歉》、許諾晨的《完美一跳》、裘山山的《游過月亮河》、唐池子的《我的阿角朋》、董宏猷的《金嗩吶》、陸梅的《萬花筒》、葉廣芩的《猴子老曹》、馬三棗的《慈江雨》、王苗的《國色天香》、劉東的《回家的孩子》等。

回望2023年,面對群星燦爛,成就耀眼的兒童文學繼續(xù)繁榮與發(fā)展的現(xiàn)實,以及出現(xiàn)的疲軟與不確定性,我們應(yīng)當站得更高些,看得更遠些。我們應(yīng)當看到那些潛在的問題與危急。急躁、迎合、攀比,搶市場、低標準,搶稿源、先出先得,低估質(zhì)量、低估讀者、低估時代與歷史大浪淘沙的力量等。有遠見與宏大目標的作家們,特別是有經(jīng)驗的老作家和新生代作家,一定要守住底線:守住現(xiàn)實主義的書寫,守住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jié)合的創(chuàng)作,守住兒童本位,為了孩子的需求、為了孩子的成長的底線,不被誘惑,不被動搖。發(fā)揚十年磨一劍的精神,耐心一些,精益求精,開拓致遠,不辜負時代,不辜負歷史,繼續(xù)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精品。

殷健靈

(兒童文學作家、《新民晚報》社高級編輯)

2023年,我出版了兩本新作,長篇小說《帆》和散文集《童年的味道》。這兩本自己都很喜歡。為什么特意這么說呢?因為我并不是一個對自己作品都喜歡的人,甚至常常沒有勇氣重讀舊作——總覺得不夠好。但這兩本我都重讀了,自認為還算“耐讀”。前者是對早年少女心理小說寫作初心的回歸;后者寫童年的食物,也寫時間與人情,讀來輕松,卻也時時令自己眼眶濕潤。

此外,也有一本舊作重出,26年前的長篇小說處女作《玻璃鳥》改名為《長大》,又有了新的樣貌。出版前,自然也重讀了,心里涌起復(fù)雜的感覺,當年的筆觸青澀稚拙,內(nèi)里潛藏的生命含量卻是那么勃發(fā)——是一種不可重返的新鮮記憶和剔透赤誠。

拉開一段時間重讀自己,會有新的收獲——仿佛打量一個似曾相識的人,讓原先模糊的印象變得清晰,從而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特點,這未必是充滿樂趣的,更多時候,帶著一點點遺憾和痛苦。不過,進步的本質(zhì)大概就是辯證的痛苦之快樂,感受到的遺憾和痛苦越多,所獲得的進步可能就越大。

或許可以此作為自己的“年度總結(jié)”,和各位師友分享。

李利芳

(兒童文學評論家、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

我想用“實”這個字來表達我對2023年兒童文學的閱讀印象,這是一份讓人感覺到內(nèi)心充盈,對文學與生活間的關(guān)系更加信任,有著更加美好感覺的踏實。這份充實感可以從一個角度顯示我國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成熟穩(wěn)健的發(fā)展態(tài)勢,它的根本力量來自于作家們持之以恒地對高質(zhì)量寫作的追求。

劉東為了寫好《回家的孩子》這部兒童歷史小說,用了整整25年的時間去準備與沉淀,找準歷史書寫的文學靈魂;張國龍的《瓦屋山?!分阅軌颢@得普遍好評,也是他長期堅守在自己的文學地理空間中,不斷求索的結(jié)晶;陸梅的寫作從來都是沉靜而有韌度的,她的《萬花筒》有對童年本質(zhì)絕對的穿透力;梅子涵的《黃麥地》文字粒粒金黃,顆顆飽滿,為我們鋪展出遼闊無垠的精神麥田;葉廣芩腳踩大地,扎根生活,在《猴子老曹》中寫出了中國人文化哲學、文化心靈中的動物;張吉宙也是在用厚實的生活積累與生命體驗寫童話,《小黃牛和野斑鳩》以動物視角引領(lǐng)孩子與歷史對話……堅實的原創(chuàng)道路與豐裕的兒童文學成果,需要研究界持續(xù)展開深入的價值闡釋。

翌 平

(兒童文學作家)

回顧2023年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我認為短篇作品表現(xiàn)搶眼,值得一提。冰心新作獎獲獎?wù)呗勬玫摹肚u漁歌》用文學的文字、質(zhì)樸的情感,深情吟唱一首千島漁家生活的生命之歌;高資悅的《外公的朋友阿爾茨海默》極具呵護和關(guān)愛,講述外公與“新朋友”阿爾茨海默病的故事;南風子的散文《月光一碗一碗落下來》寫出月光撒入米豆腐般的親情與思念;石帆的童話《小門神》說的是恪盡職守的門神小自在幫田小龍和奶奶過年,和他自己跨越年坎兒的故事;李秋沅的《你聽得見石頭的歌唱嗎》文學想象力極為細膩,描述能聽見聽覺之外生命之音的孩子,與孩子感覺到的亦幻亦實的生命映象;吳越的《順江而下》描寫送胥家爺爺生命最后一程的少年如何完成自己的成人禮;左昡的《和緹雅說話》講述得亦真亦幻,小主人公“我”決意成為緹雅那樣真實、自主的兒童;高巧林的《拜師》中規(guī)中矩,描寫少年學藝的守成與傳統(tǒng);慈琪的《幾月幾日厄運節(jié)》試用最簡單的童話形式與科幻人物,解讀一個有關(guān)厄運和好運的宏大命題;陸梅的《貓的小夕和小夕的貓》告訴孩子朋友彼此擁有的最好方式,可以是住進對方的身體里,友誼的偶遇又可能是一場失去;王勇英的《螢火蟲坡》繪出山明水秀的狐貍村與穿越愛意、鄉(xiāng)情小女孩的童話故鄉(xiāng)。

概括一下,這些作品有三種藝術(shù)個性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一是清逸,用文學的靈動代替直白的說教;二是深情,平靜的生活之下騰涌著款款深情;三是“不安分”,懷揣著強烈的藝術(shù)表達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