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腳趾》:所有問題都是時間問題
來源:《當(dāng)代》 | 遼京  2024年01月19日09:17

《腳趾》是一個系列故事的第二篇,講一對母女在幾十年間的愛恨糾纏。第一篇《我奶奶的故事及其他》是關(guān)于一個男人的家庭和成長,后面還有一篇《米豆和她的親友們》,講了一個初中女生的青春故事,主角米豆是前兩篇中主人公秋晨和米蘭的女兒。前面兩篇的時間跨度都很長,《腳趾》中米蘭出場的時候,已是一位年輕媽媽,母親的角色使她開始反思自己與母親的關(guān)系,血緣上的,心理上的,情感上的,她的視角向自己的母親和自己的女兒分別延展。關(guān)于母親,她有許多困惑,而女兒的成長又使她感到溫暖,女兒帶來的寬慰使得一切都無須追問了。

代際問題,是一個時間問題,時間會使人的角色發(fā)生轉(zhuǎn)變,從而逐漸理解那些原來不理解的人和事,從回憶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新東西。在小說中,米蘭一直認為母親不喜歡自己,在母女關(guān)系中她感受到對方的挑剔、自說自話與若即若離,因為自己有一個糟糕的、看不見的父親,父親的空白橫亙在母女之間。

故事的第一次轉(zhuǎn)折是父親的突然歸來,和他的離去一樣,歸來也是從母親的口中聽說的,是一個存在于話語中的虛飄飄的形象,真實的父親也是重病在身,是虛弱的,需要人照料并且任人擺布的。米蘭無法理解母親為何接納他,好像王寶釧苦守寒窯那樣的故事,太陳舊了,舊得不像她認識的媽媽。母親的那種堅強而疏離、雖心中有恨但不失尊嚴的形象破裂了。

在這個媽媽和女兒的故事中,父親的形象像一架房間里的屏風(fēng),隔出兩種完全不同的心理空間。米蘭隔著一層薄紗望向母親,總是模糊,腳趾的問題是一個長久的誤會,也是母女關(guān)系的一種具體的象征,也像我們的生活,有誤解,有的話沒有說清,有的人難以理解,甚至永遠也理解不了,但是人們還是一道完成了生活,跌跌撞撞,左支右絀,最終仍歸于平靜。

在這三篇相互聯(lián)系又彼此獨立的小說中,我想要發(fā)現(xiàn)將人們連接在一起的到底是什么。愛似乎是籠統(tǒng)、朦朧而無力的,某些時刻,它又驟然鮮明起來,以頓悟的方式擊中人心。小說中的人物總會遭遇這樣的時刻,照亮別人,也照見自己。米蘭看見媽媽的腳趾,才意識到多年以來她解讀母親的方式是錯的,但是正是這些誤解塑造了她們,也塑造了長久以來的生活。誤會的解開,帶來的不是后悔、難過,而是對未來的展望,因為時間總會沖淡一切,把人們帶向同一個終點。

在《腳趾》中,我扎進母女關(guān)系的深淵,最后還是要探出頭來換一口氣。日常生活雖然常有混沌、傷害、疼痛,最終還是值得。時間帶來的痛苦,時間一樣會帶走。在這個過程中,愛和理解是唯一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