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做了“難”而“正確”的事 ——電視劇《繁花》研討會側記
根據金宇澄茅盾文學獎獲獎同名作品改編的電視劇《繁花》于2023年12月27日登陸央視八套、央視一套、騰訊視頻,2024年1月2日起東方衛(wèi)視、江蘇衛(wèi)視跟播。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該劇平均收視率破1.785%;騰訊視頻站內熱度高達31129,進入騰訊視頻爆款俱樂部,超過27萬觀眾在豆瓣打出8.5的高分。該劇講述了20世紀90年代初,以青年阿寶為代表的群像人物,憑借迎難而上的勇氣和腳踏實地的作為,成功改寫命運、實現自我成長的故事。1月17日,由中國電視藝委會、中國視協主辦的電視劇《繁花》研討會在京舉行。原著作者金宇澄,編劇秦雯,主演胡歌、馬伊琍、唐嫣、辛芷蕾等主創(chuàng)代表分享了該劇背后的故事,與會專家共話該劇對影視文學改編的啟示意義。
撒一張“大網”,用三維的方式從文字走入畫面。金宇澄同王家衛(wèi)剛認識的時候,導演問了他一個問題,“你看《花樣年華》,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金宇澄回答說,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廚房里張曼玉同別人聊天。王家衛(wèi)又說:“我問的不是人,是東西。”原來,王家衛(wèi)想讓他注意的東西是一個電飯煲。王家衛(wèi)說,這個電飯煲大概是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香港最早的電飯煲,找了很久很久。后來金宇澄才明白,導演費盡心思找到這個電飯煲意味著什么?!坝辛诉@樣的電飯煲,香港女人下午就有時間出去玩兒了。到了下班時間,先生會說太太好辛苦。實際上電飯煲是定時的,大大節(jié)省了時間。但是你說看電影有幾個人會注意這個?導演不管,他必須找到這種有深意的東西放進作品。”
彼時導演王家衛(wèi)還沒有定《繁花》到底是拍劇集還是拍電影,作家金宇澄也曾給他介紹一些寫電影劇本的朋友?!昂髞砦野l(fā)現導演特別在意一件事。比如他要求編劇寫一場戲或者準備小說里的某個橋段,說自己明天就要拍,這種事情我聽著都緊張。第二天編劇寫好了,導演看著劇本問:你告訴我,男演員這時候眼睛是往里看還是往外看?編劇一時答不出來。出來的時候編劇說,怎么一下子變成讓我寫分鏡頭劇本了?”
在金宇澄看來,導演的“網”撒得特別開。他曾陪王家衛(wèi)去往小說《繁花》中寫到的藝術園區(qū)M50、澳門路、中山公園等多地做田野調查,一次在中山公園看過廣場舞后,王家衛(wèi)便展開了對上海跳舞文化的研究,并通過訪談積累了大量口述史。拍攝電視劇《繁花》和平飯店的戲份時,美術總監(jiān)屠楠特別辛苦。“比方說,美術部門已經搭好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和平飯店房間內部的景,導演進來會拿著照片比對說,那個年代和平飯店房間內部的景和現在搭的不是一模一樣,重來?!?/p>
編劇秦雯直言,自己也曾被導演問懵過?!皠傞_始跟導演聊劇本的時候,見面他就問我:你覺得李李平時是站在至真園幾樓的什么位置望向窗外?”“當時還沒有故事,我們甚至不知道至真園該有幾層,但后來我知道他其實是在用三維的方式,把我?guī)氲疆嬅嬷腥?。?/p>
在電視劇《繁花》創(chuàng)作過程中,秦雯收到導演王家衛(wèi)準備的許多精美圖冊,圖文結合,精細到一枚郵票、至真園的某一層。秦雯說,這些“冊子”進一步令自己感受到三維思維的廣闊,不僅對編劇有用、對美術有用,對演員也有用,這得以使整個創(chuàng)作團隊能夠更好實現協同合作。
人生經歷加持角色塑造,以生動群像展現時代風貌。電視劇《繁花》不僅立足于時代大潮下的上海,也著眼于更廣泛的時代群像、人間煙火,無論是阿寶、玲子、汪小姐、李李、爺叔等主要人物,還是“小江西三姐妹”等群像角色,都各有故事,極具時代特征。
“阿寶”飾演者胡歌談到,拍攝前導演和自己聊過多次,但大部分時間并不是同他聊角色和人物,而是在聊他的成長、家庭、學校,包括情感經歷?!八前盐业娜松洑v揉碎了,全部加到人物身上。”
“玲子”飾演者馬伊琍感受到導演對演員的愛?!巴跫倚l(wèi)看了我之前演過的幾乎所有的戲,甚至拍攝過程中跟我討論當時正在播出的我演的一個劇,以及在拍攝過程中我出去拍的其他戲,他也會跟我討論那些戲的造型和處理。其實,他對劇組所有演員都做了非常充分的功課,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導演對演員的愛?!贝送猓R伊琍談到王家衛(wèi)會根據每個演員的特點取長補短,用這個演員最適合的、最能綻放他光彩的方式去創(chuàng)作適合演員的戲。
“汪小姐”飾演者唐嫣坦言,拍攝過程中自己一次次心態(tài)躲閃,又一次次重建信心,王家衛(wèi)導演給了她很大力量?!八恢狈浅远ǖ馗嬖V我說,你就是汪小姐?!绷钐奇逃∠笊羁痰囊粓鰬蚴切⊥舨戎习噔徛曌阶约旱奈恢蒙?、吃著早餐,這時師父金花跟她說:“小汪進來?!碑敃r導演告訴唐嫣:“現在就是想看到你跟金花同時進門,但是你要在她進到辦公室的那一刻把早餐吃完、把所有準備工作都做好?!碧奇倘σ愿埃髞韺а萁o她看回放時說:“你看你做到了”,這句話給了她莫大的鼓舞。
“李李”飾演者辛芷蕾談到這一角色,認為李李是劇中相對比較特殊的女性,她是唯一一個北方人獨闖上海,不知道她從哪兒來,也不知道她要到哪兒去,李李身上有很強的漂泊感。《繁花》播出后,辛芷蕾經??吹骄W友留言說“李李好美”,她對此感到高興的同時,又覺得李李的美不是空泛的,而是耐人尋味的。她的美不只屬于《繁花》,也屬于那個時代。
走出創(chuàng)作舒適圈,電視劇追求更高的審美境界。與會專家認為,《繁花》在電視劇創(chuàng)作者尋求題材創(chuàng)新和藝術手法創(chuàng)新的時刻,顛覆了相對常態(tài)化、平庸化、舒適化、平靜化的創(chuàng)作現狀。電視劇《繁花》寫上海,也寫家國記憶、寫時代篇章,豐富和復雜恰恰是《繁花》最讓人迷戀的地方,它形塑了一種聚焦于上海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tài)之美,即流溯之美。
專家談到,《繁花》體現了劇集創(chuàng)作的集中趨向:一方面加強文學性,另一方面加強電影感。該劇超越了大眾電視劇僅僅追求講好一個故事的階段,開始追求更高的審美境界、更豐富的審美意蘊。
研討會最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表示,《繁花》帶來很多啟發(fā),文藝工作者要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反映時代洪流,眾多優(yōu)秀的劇集作品匯聚到一起,才能更好展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同時,該劇主創(chuàng)人員追求細節(jié)、精益求精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工作方法值得大家學習借鑒。中國電視藝委會秘書長易凱進一步從行業(yè)角度高度認可《繁花》的價值,他表示《繁花》形成的追劇現象令人震撼,有力提升了行業(yè)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