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光照到哪里,哪里就明亮 ——《低處飛行》前言、后記
來源:文藝報 | 王計兵  2024年02月04日09:26

前言:我喜歡人間的美好薄如紙張

光照到哪里/哪里就明亮/水流經(jīng)哪里/哪里就潮濕/很多事物被事物決定/也被事物引領//為了引入光,發(fā)明窗/為了引入水,開鑿溝渠/為了自由,團結和愛/發(fā)明了文字/詩歌,散文,小說……//不否認明亮/也不否認陰影/不否認漏洞百出/也不否認順理成章/我們不發(fā)光,只是被光照耀//讓人刻骨銘心的/不一定是傷口//更有愛和被愛/熱愛,讓收獲更多/被往事薅過衣領的人/也會被時光撫摸著后背

人生有涯,從起點到終點。

父母在世時,總感覺自己還沒長大,感覺自己長不大。當父母突然離開,把我們遺落成歲月的孤兒,一種孤單感就會撲面而來。不僅僅是身份的孤單,更是一種靈魂的孤單。就像我們曾經(jīng)喜歡過雨雪,也討厭過雨雪,都取決于我們自己內心的感覺,不是雨雪的過錯。當樹葉落下來,有人看到了秋的悲涼,有人卻看到了大地的慈祥。那些喬木在大雪之前落光自己的葉子,將衣物謙讓給大地。風雪紛至沓來時,能分明感到每一根枝條的顫抖,那也是一種幸福的顫抖吧。走在落滿積雪的道路上,腳下發(fā)出吱吱咯咯的聲音,此時仰望那些舉著赤裸枝條的樹木,冷得多么從容,冷得那么熱烈。

生活是鈍的,需要我們不停地打磨,打磨出光澤、銳角和刃口,來保證我們的七情六欲,來供養(yǎng)我們的喜怒哀樂。于是,有了那些對父母、風雪、枝葉……的凝望,有了那些凝望后筆下的文字。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人生總是會不斷地失去一些什么??蔁o論失去什么,唯獨不能失去興趣愛好,愛好產(chǎn)生信仰,信仰產(chǎn)生力量。沒有信仰的人生,怎么活也只是一條軟綿綿的、有涯的線段。

生命的意義就在于不斷增加人生的寬度,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而讀書寫作,無疑是一種增加人生寬度的很好的方式。

我喜歡被文字點亮的夜空,以及在文字里涌起的海浪。我喜歡偏僻的角落里那些獨自綻放的花,在默默無聞之中仍然不負春光,它們沾滿污泥卻努力綻放的樣子總讓我怦然心動。我喜歡用筆墨記錄生活,喜歡在輕飄飄的紙張上寫下沉甸甸的篇章。我喜歡把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件件事情當成一塊塊補丁,用文字穿針引線,縫補成一件百衲衣,遮風擋雨,護佑身心……喜歡這一切,都因為詩歌和我有關。這一切讓我感覺到,在荒草連天的原野里有一條踩出來的道路,而那些倒伏的荒草依然倔強地昂著頭。

我喜歡瑯瑯讀書聲/金屬撞擊著金屬/歷史在回音里拋下劍戟/獻上和平//我也喜歡默讀/從棉花和蠶繭里/抽取往事的絲線/飄揚的不僅有紅領巾/還有手帕、衣袂和旗幟//我喜歡少年、青年、老年/喜歡手不釋卷的人/從彼此的眼眸里/看見彼此的光穿過黑瞳//我喜歡人間的美好薄如紙張/卻能承載古往今來/一筆一畫,橫平豎直/我喜歡人生方方正正/黑白分明

后記:騎手的春天

“如果我低著頭,肯定不是因為果實,而是因為背負恩情?!边@是我近來發(fā)朋友圈時用得最多的一句話。一次次的機緣巧合,讓我從一個外賣小哥、一個寫作愛好者,走到了公眾面前。網(wǎng)友賦予我太多的榮譽和恩澤,使我每一步走來都變得沉甸甸。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回應這種恩澤?思來想去,決定為外賣小哥這一群體寫一本詩集。我希望這本詩集的出現(xiàn),會為人們提供一些思考,會拉近外賣小哥這一群體和大眾之間的距離。如果掩卷之后能使讀者做一小會兒沉思,我想,這應該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

于是我做了外賣小哥的問卷調查表,列舉了四個問題:一、作為一個外賣小哥,工作之中你遇到的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二、作為一個外賣小哥,工作中遇到的最不開心的事情是什么?三、在做外賣小哥之前,你曾經(jīng)做過什么工作?四、外賣這份工作你打算長期做下去嗎?如果不做外賣小哥,你打算做什么?

我原以為每一個小哥的故事都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常說,天下沒有一模一樣的樹葉??墒钦{查表收回來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并不理想,外賣小哥們在工作中的快樂點和傷心事大抵相同。于是,我改變思路,嘗試走近他們,當面采訪他們。我找到了外賣小哥的隊長,從隊長提供的線索里了解到一些有精彩故事的同行。比如有人大學畢業(yè)之后,找工作受挫,做起外賣小哥,以此作為人生的跳板;比如在風雨中翻車折斷肋骨的堅強小哥,比如剛入職屢屢犯錯的新手小哥,更比如危難之際不顧個人安危的英雄小哥,等等。實際上,采訪也并不順利,當我面對面靠近他們,小哥們大多對我有著戒備之心。其實,外賣小哥們之前也可能從事過多種多樣的工作,對未來也會有多種多樣的憧憬。人與人之間不會完全沒有距離,但是可以靠得更近,只要愿意,靠近的辦法總會有的。后來,我就通過各種方式加入了很多外賣小哥的微信群,像一個臥底,每天不動聲色地觀察群里的動向,這種方式有利于我更好地接觸同行、與大家交流,也能更及時更真實地獲得最新的資料。事實證明,“臥底策略”的確是一種有益的“靠近嘗試”,在《低處飛行》里,詩行拉近了人們的距離。

《低處飛行》這個名字,來自我為第二屆小哥節(jié)(中國·浙江)創(chuàng)作的主題詩《低處的飛行》。小哥節(jié)的出現(xiàn),正好契合了我對這一群體的期盼,相信人間終將趨于美好,努力奮斗和相互關愛終將組成另一種春天——“騎手的春天”。詩集里的大部分作品都與“小哥”有關,原因是我本身作為一名小哥,希望從自己的視角出發(fā),通過詩歌寫出對生活的觀察、體悟和思考。我喜歡把生活中的細節(jié)寫進作品,嘗試用文字記錄真實的生活。從來沒有圓滿的人生,而人生中的殘缺,仿佛正是生命努力的意義。因為有殘缺,所以我們追求圓滿。我們不斷努力,不斷奮斗,不斷追求,構成了活著的意義。做最努力的自己吧,當回首歲月,不為自己度過的每一寸光陰而感到后悔,哪怕我們一直平平淡淡。

你見過大海嗎?當我第一次來到海邊,見到那些洶涌的海浪一次次撲向沙灘,我被震撼了。這種震撼不是從文學的字里行間、不是從影視作品里感覺到的,那是來自內心深處的一種震顫。沒有一層海浪是相同的,當它們一次次撲向沙灘,看似亂糟糟的海浪退卻之后,卻留下了無比平整的沙灘。那一刻,我居然感覺到了順從的力量,這種順從仿佛帶著一種對生命的尊重。我在想,如果我的血管里面奔流的也是洶涌的海浪,而我日漸衰老的身體能不能禁得住這一次次的沖刷?能不能留下像海浪退卻后那樣讓人無比安寧的順從?當我赤腳走在沙灘上,回看身后的腳印一次次被海浪擦去,我似乎想到了什么,可又說不出,是一種無力表達內心世界的感受。在創(chuàng)作《低處飛行》的過程中,我得到了許多方面的大力支持,這些支持讓我陷入一種莫名的感動,這種感動也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就像被海浪撫摸后的沙灘……那一刻,我愿意,被恣意的腳丫踩出一道道腳印,然后再被海浪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