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百年前逛頤和園需執(zhí)照
來源:北京晚報 | 程東東  2024年02月07日08:37

頤和園是清廷最后修建的一座行宮御苑,以萬壽山、昆明湖為主景區(qū),以佛香閣為中心,在西山群峰的背景下,又有玉泉寶塔與萬壽山上的建筑群體遙相呼應,水天之間形成了極具中國山水園林特色的美妙景觀,也是北京必逛的景點之一。現(xiàn)在只需在網(wǎng)上預約門票,就能直接入園了,方便快捷。但是,百年之前,想去逛頤和園可沒這么容易。那么,一百年前入園都需要什么手續(xù)?什么樣的條件才能入園參觀呢?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4/20240206/20240206_020/20240206_020_24197.jpg

頤和園門照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4/20240206/20240206_020/20240206_020_21197.jpg

頤和園清晏舫舊影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4/20240206/20240206_020/20240206_020_22197.jpg

十七孔橋舊影

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在《優(yōu)待清室條件》中,曾規(guī)定清帝暫居宮禁,日后移居頤和園。北洋政府準備把頤和園作為遜清皇室永久居住之地。但這個時期,傾慕于頤和園風光的聞名遐邇,中外人士紛紛要求到頤和園參觀。北洋政府不得不允許部分中外著名人士和團體有限制地進行參觀,但是園林的管理仍由清室負責。凡中外人士參觀頤和園,須經(jīng)外交部批準,發(fā)給門照,并通知清室內(nèi)務(wù)府后,方準入內(nèi)游覽。比如一張1913年的頤和園門照就顯示:“外交部為發(fā)給執(zhí)照事,今有李佑之前往頤和園,相應給照持往。園門呈驗繳銷可也……每照只限一人,無照不得入內(nèi),過期作廢?!焙髞肀毖笳忠?guī)定,外國人游覽頤和園由外交部繕發(fā)門照,本國官紳參觀門照改歸內(nèi)務(wù)部或步軍統(tǒng)領(lǐng)衙門辦理。

1913年4月24日,步軍統(tǒng)領(lǐng)衙門制定了一個《瞻仰頤和園簡章》,也就是頤和園首次開放參觀的辦法?!逗喺隆芬?guī)定,參觀時間每月以三次為限,以陰歷逢六日(即每月初六、十六、二十六)為參觀之期,其余日期概不發(fā)照。每次參觀,以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為限,逾時不得在園內(nèi)逗留。

可見,當時參觀頤和園很難,不但一照(票)難得,而且女性是不得入內(nèi)的。這些規(guī)定,給達官貴人們帶來了諸多不便,尤其是婦女界強烈反對“女界概不發(fā)照”的規(guī)定,所以章程實施不久,就不得不放寬。不但參觀日期可以與步軍統(tǒng)領(lǐng)衙門協(xié)商辦理,也給參觀的婦女發(fā)特別執(zhí)照,可于陰歷每月六日參觀。

“憑照參觀”實行沒多久,由于北洋政府財政困難,答應付給清皇室的經(jīng)費逐年欠缺。為增加財源,到了1914年,步軍統(tǒng)領(lǐng)衙門與內(nèi)務(wù)府商定“于開放游覽之中,寓存籌款之意”,提出《頤和園等處售券試辦章程》,這意味著頤和園的開放范圍進一步擴大。

頤和園向社會開放時新制定的章程中,規(guī)定入門券每張售大洋1元2角,園中的排云殿5角、南湖3角、諧趣園2角、玉泉山5角,其他地方不收費。同時還提供帝后的御舟供游客乘坐,每船按游程計價,至少1元,最高可達10元。當時的10元是什么概念呢?我們根據(jù)《吳虞日記》中1925年7月9日對游覽花費的記載可知,吳家一行三人這次游覽,共花費大洋30多元。按當時的幣值計算,1元大洋在北京可以買10斤大米。在20世紀20年代的北京,一個四口之家,每月伙食費只需12元,就可達到小康水平。這樣一估算,才能知道當時逛一趟頤和園的花費是多么昂貴,一般小家過日子的老百姓是消費不起的。

從1914年至1928年,頤和園雖然一直在開放,但畢竟大部分時間還屬于私產(chǎn),因此,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園。

1928年后,北平特別市政府直接管理頤和園。從此,頤和園成為真正的公共園林,當時的票價仍為1.2元。直到1931年才降為1元,此后又隨著貨幣貶值不斷上漲。相比中山公園票價大洋5分,北海公園銅元20枚,頤和園的票價要高數(shù)十倍,在北京所有公園中始終高居首位,票價的高門檻也讓普通百姓望而卻步。

新中國成立后,頤和園門票低廉,曾經(jīng)低到人民幣1角。即便如今,頤和園成人普通票也僅為人民幣30元,老年人還可免票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