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約翰生傳》全譯本出版
來源:文藝報 | 劉 雯  2024年02月19日08:10

評價家哈羅德·布魯姆曾言:“約翰生之于英國,猶如愛默生之于美國,歌德之于德國,蒙田之于法國:他們都是民族的圣賢?!?023年,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約翰生傳》全譯本,并收入“譯文版插圖珍藏本·世界文學(xué)名著”書系。這部傳記被稱作“英國文學(xué)史上傳記頭把交椅”,由英國知名傳記作家詹姆斯·鮑斯威爾(James Boswell,1740—1795)創(chuàng)作,他也是現(xiàn)代傳記文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譯本則出自資深翻譯家蒲隆先生之手,他花費十年心血,參考多個權(quán)威版本,注釋豐富詳盡,完成這部巨著的翻譯。

塞繆爾·約翰生(Samuel Johnson,1709—1784)是誰?約翰生博士,擁有詩人、散文家、詞典編撰家、小說家、傳記家、文學(xué)批評家等多重身份,是一位真正的文學(xué)全才,18世紀(jì)后半期,在英國文學(xué)史上也被稱為“約翰生時代”。他曾費時七年,憑一己之力完成睥睨英國文壇的《英語詞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一生重要作品還有長詩《倫敦》(1738)、《人愿皆空》(1749)、《王子出游記》(1759)等。還編注了《莎士比亞作品集》(1765)。

約翰生充滿魅力,他的才華除了在作品中體現(xiàn),還體現(xiàn)在他那充滿人生智慧的交談、罕見的巧妙言辭、意想不到的比喻、卓越的修辭、洋溢的機(jī)智中。作為一代文壇巨人,無論在英國文學(xué)史上還是英語文化史上,約翰生都是無法繞開的人物。

作者詹姆斯·鮑斯威爾,幾乎是用自己的一生,為約翰生立下這部《約翰生傳》。鮑斯威爾出生于蘇格蘭貴族家庭,他從23歲起便與約翰生成了忘年的莫逆之交,立志把這位文壇巨擘的生平一點一滴挖掘出來。由于這部作品,約翰生成為英國人民家喻戶曉的人物,鮑斯威爾也因此成為世界文壇上最著名的傳記作家之一。

這部傳記按年份記述約翰生的生平,對重大事件則本末悉記,記約翰生的談話尤為翔實生動。它是18世紀(jì)英國社會與文化的評論與實錄。鮑斯威爾與約翰生相交20多年,朝夕相見不到300天,沒有驚人的記憶力和敘事的天才,沒有不倦的搜集,是寫不成這部巨著的。其中記載人物眾多,文壇掌故和逸聞趣事俯拾即是,筆墨生動,至今風(fēng)行不絕。

《約翰生傳》篇幅巨大,翻譯難度極高,市面上已出版的《約翰生傳》也都為節(jié)譯本。在中文世界中,此前還從來沒有一個完備的中譯本。早在十年前,上海譯文出版社策劃并啟動了這部巨著的翻譯出版工作,期望完成這件“不可能完成之事”。最后這項任務(wù)落在了資深翻譯家蒲隆先生肩上。蒲隆上世紀(jì)80年代初就翻譯過索爾·貝婁的《洪堡的禮物》,并于美國哈佛大學(xué)做訪問學(xué)者期間,與貝婁見過一面。他翻譯出版過英美文學(xué)名著30余種,有《項狄傳》《狄金森全集》《培根隨筆全集》《洪堡的禮物》《吉姆老爺》等。但決定接下這個任務(wù)時,蒲隆先生已是70高齡。在序言的結(jié)尾,他引用未取得預(yù)期名次的運動員答記者問時常說的話:“反正我是盡力了?!?/p>

《約翰生傳》是一座常讀常新的寶庫。通過這部巨著,讀者既可以體會傳記主角約翰生的魅力,也會為字里行間洋溢的兩位杰出人物的溫馨友情而感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