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李逵很“有趣”?
來源:北京晚報 | 五柳七  2024年02月22日08:36

“李逵是上上人物,寫得真是一片天真爛漫到底??此馑?,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無一個入得他眼。《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語?!苯鹗@給水滸人物評級,李逵是上上等。

《水滸傳》在明萬歷年間成書。明清之際,不惟金圣嘆,李逵的粉絲不要太多。最早的容與堂本《水滸傳》,卷首有懷林和尚評語力捧:“黑旋風李逵,謂為梁山泊第一尊活佛?!?/p>

李逵現今被詬病最多的一條,是濫殺無辜。明人李贄卻對這個本家的做法贊譽有加。李逵殺光了扈家莊的人,李贄評注:“妙人,妙人,超然物外,真是活佛轉世?!崩铄拥杜⊙脙龋钯椩u注:“量一小衙內性命值得甚么?”

到了近代,對李逵的觀感大變。比如周氏兄弟都對李逵不感冒。

魯迅在《流氓的變遷》中說:“俠”字漸消,強盜起了,但也是俠之流,他們的旗幟是‘替天行道’。他們所反對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們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將相。李逵劫法場時,掄起板斧來排頭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

周作人在《小說的回憶》中說:“《水滸》的人物中間,我始終最喜歡魯智深,他是一個純乎赤子之心的人……李逵我卻不喜歡,雖然與宋江對比的時候也覺得痛快,他就只是好胡亂殺人,如江州救宋江時,不尋官兵廝殺,卻只向人多處砍過去,可以說正是一只野貓,只有以獸道論是對的吧?!?/p>

李逵是妙人?李逵很可愛?殺人如麻的李逵,算得上什么好漢?

讀《水滸》,不可忽視其中的神魔色彩。如果把《水滸》僅僅當做一部歷史小說,或是俠義小說來看,李逵的行為處處講不通。

黑旋風,還是要當個“魔頭”看。

陳洪綬《水滸葉子·李逵》

“旋風”里有鬼

李逵在《水滸傳》中登場較晚,金圣嘆夾批:“李大哥何遲也,真令讀者盼殺也,想殺也?!比菖c堂本眉批“趣人來了”,更是給李逵貼上了“趣人”的標簽。

“這大哥是小弟身邊牢里一個小牢子,姓李名逵。祖貫是沂州,沂水縣,百丈村人氏。本身一個異名,喚做黑旋風李逵。他鄉(xiāng)中都叫他做李鐵牛?!薄端疂G傳》通過戴宗之口交代了李逵的身家來歷。

水滸故事,在宋元之際逐漸成型。李逵的綽號“黑旋風”,在南宋龔開《宋江三十六人贊》以及元人所著《大宋宣和遺事》中已著錄。

龔開在贊語中解釋“黑旋風”:“旋風黑惡,不辨雌雄。山谷之中,遇爾亦兇?!边€有“小旋風”柴進:“風存大小,黑惡則懼。一噫之微,香滿太虛?!?/p>

金圣嘆點批《水滸》,也解釋了一大通“旋風”的含義,有些牽強:“旋風者,惡風也。其勢盤旋,自地而起,初則揚灰聚土,漸至奔沙走石,天地為昏,人獸駭竄,故謂之旋。旋音去聲,言其能旋惡物聚于一處故也?!?/p>

“黑旋風”一詞,現今學界解釋不一。如學者王利器在《〈水滸〉英雄的綽號》一文中考證,“黑旋風”或是“從軍器來起的綽號”,因為“旋風是當時一種金國炮名”。

從民俗觀念來看,唐宋之際,旋風被認為是與鬼怪相伴而生的。唐代元稹在《生春》一詩中說“亂騎殘爆竹,爭唾小旋風”,對著旋風吐唾沫,能夠驅鬼鎮(zhèn)妖。

旋風又稱鬼頭風。宋代南戲《張協(xié)狀元》中有“勸你莫圖它做老公,它畢竟是個鬼頭風”之句。

宋代皇帝捧起個“兇神”

《水滸傳》書中其實已為李逵的濫殺無辜“背書”。從羅真人的口中,道明李逵人設:“貧道已知此人是上界天殺星之數。為是下土眾生,作業(yè)太重,故罰他下來殺戮。”

李逵是“天殺星”?!皻ⅰ保磐ā吧贰?,道家多用“煞”字。

《水滸傳》中,曾以“黑煞天神”形容李逵勇猛。李逵的綽號可能影射了宋代皇室推崇的黑煞神。

黑煞神可謂趙家皇帝尊奉的家神,牽扯頗深。北宋初年,傳黑煞將軍降于張守真家中。張守真就此出家當了道士,預言禍福十分靈驗。宋太祖召見張守真,讓心腹觀摩神降,結果黑煞將軍留下“晉王有仁心”之讖語。第二天,趙匡胤駕崩,晉王趙光義隨后繼位,宋太宗借此制造符命,將黑煞神上升為護國神。

“張守真神降”是宋初太祖、太宗皇位更替過程中的關鍵節(jié)點,內情幽隱,官方記載對此語焉不詳,互有矛盾。有宋一代,皇帝多好道,參與神降的術士多半會卷入高層政治斗爭。

此后,黑煞神地位逐漸下降。宋徽宗政和年間,只在玉清和陽宮的一個偏殿供奉黑煞神,與天蓬、天猷、真武合稱四圣。

在宋元民間信仰中,黑煞神又被視為兇神?!端问贰份d李稷、李察為官苛暴,有民謠“寧逢黑殺,莫逢稷、察”之語?!端疂G傳》里宋江逃難,有“才離黑煞兇神難,又遇喪門白虎災”的說法。

“黑煞”在《水滸傳》小說里并非李逵專用。楊志、華榮還有呼延灼都被比作過黑煞,如第七十九回寫呼延灼披掛:“穿一領按北方,如潑墨,結烏云,飄黑霧,俏身皂羅袍。……渾如黑殺降凡間?!?/p>

名字里面有玄機

從李逵這個大名上,還可以做一番索隱式的推論考證。

李逵的“逵”,本字作“馗”,本義是“高”。李逵有個弟弟,叫李達,可以合稱“高達”兄弟。

李逵叫黑旋風,未必指他是惡鬼附身。李逵這個名字,還能和捉鬼的鐘馗扯上關系。鐘馗本是唐朝的進士,唐朝的皇帝正好姓李。

《水滸》里李逵兩次捉鬼,都是名場面。

第一次是下山接母,又捉鬼又殺虎,捉的是一個李鬼。

第二次是在狄太公家中,李逵說他會捉鬼,鬼沒捉到,反倒將狄太公的女兒和王小二殺了,“拿起雙斧,看著兩個死尸,一上一下,恰似發(fā)擂的亂剁了一陣?!?/p>

李逵和宋江為什么投脾氣?因為一般黑。李逵一登場,就揪著宋江問“這黑漢子是誰?”宋江有“黑三郎”“黑宋江”的綽號,連李逵都嫌他黑。

宋江字公明,可以推出“宋江—宋公明—趙宋—趙公明”這樣的關系鏈。財神趙公明,也是長得黑。

趙公明本是《搜神記》里的瘟神,宋真宗主導“天書下降”鬧劇,尊“趙玄朗”為圣祖,趙公明被改名趙朗,字公明,改寫出身和職司,最終成了民間供奉的財神。

宋江為什么只反貪官不反皇帝?都是趙家人,一家人打打和和的,就很“合理”了。

今人談論《水滸傳》,往往忽略了小說中的神魔敘事,因此李逵的好殺、宋江的投降,處處都不好解釋。

就像如果把《紅樓夢》的太虛幻境和木石姻緣都刪去,那么又該從何理解賈寶玉的癡、林黛玉的哭?

好漢的標準在哪里?

余嘉錫先生在《宋江三十六人考實》中,認為水滸人物綽號,多來自“宋人俗語”。

綽號之外,就說梁山人物的共稱?!昂脻h”這個詞,出自《舊唐書·狄仁杰傳》。武則天問狄仁杰:“朕要一好漢任使,有乎?”狄仁杰回問:“陛下作何任使?”則天曰:“朕欲待以將相。”趁此,狄仁杰向武則天舉薦了張柬之:“荊州長史張柬之,其人雖老,真宰相才也。且久不遇,若用之,必盡節(jié)于國家矣?!?/p>

蘇軾有詩“人間一好漢,誰似張長史”,陸游有詩:“但須荊州一好漢,安用商山四老人?!痹娭泻脻h,稱頌的正是張柬之。張柬之大器晚成,689年,張柬之64歲時,才得以被朝廷征召,授監(jiān)察御史。但因忤逆了武則天,被調外任,在狄仁杰的大力舉薦下,登上相位。705年,80歲的張柬之在武則天得病之時,主導了“神龍政變”,逼武則天傳位李顯,恢復大唐國號,因功獲封“漢陽王”。

宋人用“好漢”一詞。古時好字多形容美貌,而史書上等同好漢之義的,應該是“豪”,好漢或是“豪漢”。古代“豪”的標準是什么?《淮南子》說:“智過百人者,謂之豪?!焙脻h最初指的是聰明人,李逵算不得什么好漢。

元雜劇中,李逵人稱“山兒”,也是自稱。元代高文秀《黑旋風雙獻功》中:“兄弟休莫驚怕,則他是第十三個頭領,山兒李逵。這人相貌雖惡,心是善的。”

山兒本是獼猴的別稱,后來借指魯莽之人。此前一直以為,俗呼人為“三兒”,是因為此人行三。據《俚言解》,俗語中的稱呼“三兒”,是“山兒”的音訛。山兒李逵,很恰當。

李逵還有風雅的版本

宋確有李逵其人。

《宋史》有載:“建炎三年閏八月,是月,知濟南府宮儀及金人數戰(zhàn)于密州,兵潰,儀及劉洪道俱奔淮南,守將李逵以密州降金?!?/p>

《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史料中,對李逵降金的事情有更為詳細的記述。此李逵是否成了小說人物的原型,并無實據。

水滸人物的故事,最初見于宋人的街談巷語,再經藝術化加工,這是一個層累的過程,和真實的歷史相比已經面目全非,很正常。

元雜劇中,水滸戲是一大分支,李逵是水滸戲的紅人。

根據學者傅惜華《元代雜劇全目》考證,在元代五百五十余本的劇本中,大約有三十四種水滸雜劇,也可以稱作“水滸戲”。其中以李逵為主角的約為十五種,約占水滸雜劇數量的一半。今存四種,分別是康進之《杏花莊》、高文秀《雙獻頭》、李致遠《還牢末》以及無名氏《黃花峪》。

元代的李逵戲中,李逵殺人少,笑料多,還有風雅一面。

“可正是清明時候,卻言道風雨替花愁。和風漸起,暮雨初收。我則見楊柳青青沽酒市,桃花深映釣魚舟。我則見碧粼粼春水波紋皺,往來社燕,舉目沙鷗。”這般的唱詞出自李逵之口,后人聽來難免覺得違和。

胡適在《水滸傳考證》中說:“這一段,寫的何嘗不美?但這可是那殺人不眨眼的黑旋風的心理嗎?”黃裳先生也感問道:“李逵怎能有那纖細的情感,那么風雅的欣賞力?”

“趣人”是一個套路

魯迅先生曾說:“我卻又憎惡張翼德型的不問青紅皂白,掄板斧‘排頭砍去’的李逵,我因此喜歡張順的將他誘進水里去,淹得他兩眼翻白?!?/p>

“憎惡”歸憎惡,李逵還是在小說中承擔起了“有趣”的作用。

明清通俗小說中,李逵式的“趣人”很常見,也很出風頭。他們往往相貌粗豪,性格魯莽,說話粗鄙,本事不大闖禍最大,但他們又講忠孝,重情義,敢跟大人物吹胡子、瞪眼睛,第一個掀桌子的準是他們。

和李逵性格最近似的,當數《說唐》里的程咬金?!盎焓滥酢边@個諢號,安在李逵頭上一樣貼切。

歷史上的程咬金,比李逵來頭大?!巴独蠲苡诜跐蹋瑲w王充于鼎邑”,最終歸唐,“氣干強果,是曰爪牙”,南征北戰(zhàn),并助力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在《說唐》中,程咬金出身被貶成了販賣私鹽的充軍犯。

學者孫楷第在《戲曲小說書錄解題》一書中說:“(《說唐》)其書襲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一回至六十六回之文,而改題回目,竄易首尾,益以荒唐不經之言,如李玄霸、秦叔寶等均為之品目,曰第幾條好漢,粗獷鄙俚,實不足道。蓋取之市井伎藝人所說,復以褚書為底本而涂抹之,因成此本。唯其書甚流行于閭里間,書場演說多與之合,而鄉(xiāng)村細民尤津津樂道不置,蓋俗人避文就質,所嗜實在此等也?!?/p>

在神魔敘事之外,李逵式的人物往往都有低微的出身和貧寒的家境設置。他們的喜劇性,正在“俗人”的設置上,體現了明清社會市民性的典型特征,這才是他們人性的一面。

就這點說,豬八戒在《西游記》里的作用也是一樣的。元代雜劇里,“黑煞”“天蓬”常連稱,《后水滸傳》里李逵托生后就成了天蓬化身。豬八戒也是吃人的,有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