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提攜沈從文
對于沈從文而言,徐志摩無疑是他創(chuàng)作路上遇到的“貴人”。
1923年,21歲的沈從文只身來到北平,成為北京大學(xué)的一名旁聽生。每天清晨,他匆匆啃幾口冰冷的饅頭,就趕著去聽課。課余時間,他不停地寫作,但投出去的稿子,卻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沈從文的生活一時陷入了困頓。
1925年10月,鼎鼎有名的徐志摩出任《晨報》副刊主編。他從自然來稿中發(fā)現(xiàn)了沈從文,很喜歡其作品中的文字之美、意境之美和靜穆之美。于是,就在當(dāng)月刊發(fā)了沈從文的3篇作品。之后,徐志摩還與沈從文見了面,又從他那里取回一摞稿子。次月,徐志摩又刊發(fā)沈從文各類作品達(dá)7篇之多。當(dāng)時,《晨報》非常有影響,徐志摩的這份提攜和看重,對于舉步維艱的沈從文來說,真可謂是“及時雨”。
有一次,徐志摩從編輯部先前的廢稿里,扒出了沈從文的散文稿《市集》,認(rèn)為這是一篇“值得讀者們再讀三讀乃至四讀五讀的作品”。刊發(fā)時,他情難自禁地寫了一段“志摩的欣賞”:“這是多美麗多生動的一幅鄉(xiāng)村畫。作者的筆真像是夢里的一只小艇,處處有著落,卻又處處不留痕跡。給這類的作者,批評是多余的,因?yàn)樗约壕褪亲畈环潘傻牟怀雎暤呐u者。獎勵也是多余的,因?yàn)榇翰莸陌l(fā)青,云雀的放歌,都是用不著人們的獎勵的?!?/p>
徐志摩的扶植和獎掖,使沈從文慢慢在文壇立住了腳跟。不久,北新書局出版了沈從文的作品合集《鴨子》;新月書店出版了沈從文第一本小說集《蜜柑》。
對于徐志摩的知遇之恩,沈從文念念不忘。他曾感慨道:“沒有徐志摩,我這時節(jié)……不到北平去做巡警,就臥在什么人家的屋檐下,癟了,僵了,而且早已腐爛了?!?/p>
1935年,沈從文在自己主持的《大公報·文藝》副刊上,組織了一期“徐志摩紀(jì)念特刊”。他在“附記”里寫道:“死者的詩歌與散文,兼有秀倩與華麗,文字驚人眩目,在現(xiàn)代中國文學(xué)上可以稱為一朵珍異無比的奇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