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大象家園飄蕩著人類炊煙
不止是北上南歸,更是北上南歸的前世與今生。3年前那群大象從西雙版納北上時,正值春季。寒來暑往又3年,還是春季,一本專門寫大象的長篇小說面世,書名簡單而直接,就叫《大象》(云南教育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F(xiàn)實中,象群北上是因為生存空間有限而去尋找新的家園。而在小說中,這群大象的北上是為了“向世界宣告大象在流浪”。
小說虛構(gòu)了一個存在于人象兩個家族三代之間的恩怨情仇,以跨越百年的當下視角來審視這些問題。小說中,讓大象都可以療傷的象仙溝,是一個人跟著象吃就能活百歲的地方;群象不約而同走到一起開故事會的聚果榕壩子,就是大象賴以生存的理想家園。小說中的大象北上,不是現(xiàn)實中的短鼻家族,而是不同的象族推選出來的代表聯(lián)盟。它們北上的目的還有一個,就是為了要告訴全世界:“在西雙版納,創(chuàng)造一個人類、大象和雨林共生共存的局面,不是不可能的。”
不止是一部小說,更是動畫片和音樂劇?!洞笙蟆飞鷳B(tài)文明主題的內(nèi)核,其實是包裹在一個魔幻童話里的。人象之間相互通靈,物我之間神交對話,作者楊志軍把自己放進了小說中,時而是小象,時而是救助小象的青年,時而又是在他們身邊的醉蝶花和白眉地鶇,像這些動物或者植物那樣去思考,去說話。他曾說過,真正的共情是作家或?qū)懽髡叻诺蜕矶危炎约鹤兂梢粋€動物,用大象的思維來看待大象的生活,看待雨林世界,看待人類生活乃至整個地球的發(fā)展,用動物的想法、情感去觀察和描述。
大量的細節(jié)描述,魔幻的童話世界,美好的情感流露,作者楊志軍營造了一個純粹的自然世界。小說每個章節(jié)都以“……之歌”命名,也不難看出,作者試圖營造一個真實又虛幻的世界:人象共生的家園就應(yīng)該是詩一般的,是靠近或走進就想歌唱的,大自然的體系是萬千物種的共生共享、互利互惠。
不止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雨林小百科。在楊志軍的筆下,雨林本身就是魔幻與詩意的存在,而整部小說,也可視為一部雨部百科全書,帶你走進雨林的世界,熟悉這些大青樹、馬椰果、菠蘿蜜、黑桫欏、望天樹、跳舞草……書中單竹子就提到條竹、牡竹、方竹、刺竹等29種,動物數(shù)百種,植物也數(shù)百種。救助小象的青年,名字也是一種花——毛管花,這種花是稀有瀕危種,在滇南、滇東南和滇西南都有種植。而他營救的那頭小象的名字——鳳凰木,就是亞熱帶常見的紅花楹。每個大象家族都用植物冠名:緬桂花家族、王蓮家族、紅毛丹家族、使君子家族、木奶果家族……
如此豐富的動植物樣態(tài)呈現(xiàn),既給全書蒙上了一層神秘、多樣的色彩,更顯示了作者對雨林世界了解的功力。連他自己都說,通過這場寫作,自己也從“大象學(xué)?!碑厴I(yè)了。畢竟只有更懂雨林生態(tài),也才能更懂得大象對于雨林的重要性,也才能真正理解雨林對人類的重要性?!按笙蟮募覉@里飄蕩著人類的炊煙,人類的家園里烙印著大象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