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宋朝藏書家書單里有哪些奇書?
來源:北京晚報 | 黃西蒙  2024年05月11日09:20

古代有很多酷愛讀書、藏書的人,宋人晁公武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家學深厚,原本生活殷實,卻在青年時代就遭遇靖康之難,不得不舉家南遷,在四川定居,但大量藏書在顛沛流離中都遺失了。后來,他在四川結識了同樣愛藏書的井度。井度在晚年,將自己二十多年來的藏書送給了晁公武,加上晁公武自己多年來的積累,最終“得二萬四千五百卷有奇”。晁公武由此寫下《郡齋讀書志》,記錄了大量收藏的書目,這也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藏書目錄。

細讀這份書單,會發(fā)現(xiàn)不少有趣的細節(jié)。其中有些書,如《史記》《貞觀政要》,屬于世人熟知的傳世經典,但也有很多書已經失傳。但晁公武的記錄,能證明那些文字曾經出現(xiàn)過,也在遺憾之外給當今讀者一點慰藉。

《郡齋讀書志》有一特色,就是收錄的史書尤其是帝王實錄特別多,唐代和北宋的皇帝實錄基本都有,如《唐高祖實錄》二十卷、《唐太宗實錄》四十卷。女皇武則天的實錄也有,是為《唐則天實錄》,共有二十卷,記曰:“唐吳兢撰。初,神龍二年,詔武三思、魏元忠、祝飲明、徐彥伯、柳同、崔融、岑義、徐堅撰錄,三十卷。開元四年,兢與知幾刊修成此書上之。起嗣圣改元甲申臨朝,止長安四年甲辰傳位,凡二十一年”。而且,越是后面的皇帝,實錄越長,《唐玄宗實錄》竟然有一百卷,《唐德宗實錄》有五十卷,《唐文宗實錄》也有四十卷。但是《唐武宗實錄》只有一卷,且從唐武宗開始,后面的唐朝皇帝就沒有了。并不是這些皇帝沒有實錄,而是在北宋的時候已經失傳了。

但晁公武在書中告訴我們,北宋學者宋敏求博學多才,搜羅各方史料,憑借一己之力補寫了《宣宗實錄》三十卷、《懿宗實錄》三十卷、《僖宗實錄》三十卷、《昭宗實錄》三十卷、《哀宗實錄》八卷,一共一百二十八卷,“世服其博聞”,當時人們都為他的博學多聞而欽佩不已。距離晁公武更近的北宋皇帝的實錄,就更長了,《大宗實錄》八十卷、《真宗實錄》一百五十卷,《神宗實錄》甚至有二百卷之多??上?,以上唐宋史家的實錄心血,大多都沒流傳下來,在歷史長河中散佚者太多了。

《郡齋讀書志》還記錄了一本叫《捉臥甕人事數(shù)》的書,篇幅不大,只有一卷,記曰:“皇朝李庭中撰。以畢卓、嵇康、劉伶、阮孚、山簡、阮籍、儀狄、顏回、屈原、陶潛、孔融、陶侃、張翰、李白、白樂天為目,有趙昌言序。”在今天看不到這本書了,只能根據(jù)書名和上述僅有的描述,來推測書中內容。“臥甕人”應該是出自東晉“畢卓臥甕”之說,這個典故有些冷門,是說東晉有個叫畢卓的官員嗜酒如命,經常喝得酩酊大醉。從《捉臥甕人事數(shù)》列出的一些人名來看,李白、劉伶等人都愛飲酒,且有詩酒佳話。此書作者李庭中,生平事跡不詳,應該也是北宋文人。至于作序的趙昌言,還有點名氣,曾在宋真宗時期做過戶部侍郎。

晁公武還收藏了不少唐宋文人的詩文集,這些書至今尚存者不少。但也有一些相對冷門的文人,有不少作品都散佚了。如后蜀孟昶的寵妃花蕊夫人,現(xiàn)今只有“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等詩句存世,但晁公武卻收藏了一卷《花蕊夫人詩》。作為單行本,估計不會只收錄一兩首詩,這說明,花蕊夫人還有很多作品,在宋代還很流行,但后來還是失傳了。

值得注意的是,五代十國至少有三位花蕊夫人,最知名者就是后蜀孟昶的寵妃,另外兩人,是前蜀王建的寵妃和南唐李煜的寵妃。三人都擅長詩文,很容易讓人混淆。晁公武特別寫道:“偽蜀孟昶愛姬也,青城費氏女。幼能屬文,長于詩,宮詞尤有思致。蜀平,以俘輸織室。后有罪,賜死。”看來這應是后蜀那位花蕊夫人,且晁公武不承認割據(jù)政權后蜀的正統(tǒng)性,稱之為“偽蜀”。

《郡齋讀書志》還列出了一些神秘的古代天文學著作,這是非常難得的。在古代,民間私學天文星象之學,一直是皇家嚴禁之事。原因很簡單:古人認為天象關乎帝王統(tǒng)治乃至國祚,皇家必須壟斷唯一的天象解釋權,如果普通人都能隨意解讀天象,則有可能“妖言惑眾”,動搖帝王的統(tǒng)治合法性。即便在文化相對包容的宋代,在這一問題上也沒有絲毫的松動,只要有普通人私學那些神秘的學問,輕則流放,重則誅殺。

《郡齋讀書志》特別提到:“皇朝太平興國中,詔天下知星者詣京師,未幾,至者百許人,坐私習天文,或誅,或配隸海島,由是星歷之學殆絕。故予所藏書中亦無……”盡管如此,《郡齋讀書志》還是列出了幾部天文類書籍:《司天考占星通玄寶鏡》一卷、《甘石星經》一卷、《景祐乾象新書》三卷、《步天歌》一卷、《列宿圖》一卷、《天象分野圖》一卷。

這其中,《甘石星經》知名度最高,據(jù)說是戰(zhàn)國中期的天文學家甘德和石申所著。但流傳至今的《甘石星經》,已經不是甘德和石申原著,而是宋人托古之作。稍作考證可知,《步天歌》《列宿圖》《天象分野圖》雖然難找,但并未失傳,只是不為人知罷了。但《司天考占星通玄寶鏡》大概是真的失傳了,而且此書很有可能是晁公武的私家秘藏,此前不見于其他藏書目錄,后來也不見于其他史籍。晁公武將《司天考占星通玄寶鏡》放在自己天文類藏書目錄的首位,甚至放在了著名的《甘石星經》前面,估計很喜歡這本書,也深知其價值。可惜,此書很可能在宋代就已經亡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