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強雯小說《飯香》:日常的隱喻與情愛之“橋”
來源:江海晚報 | 楊不寒  2024年05月29日16:11

強雯的小說總是隱現(xiàn)著詩性。她慣于在隱喻的曲調(diào)中敘說日常,在朦朧的情景里描畫細節(jié)。因之,她筆下的日常便往往可以視作對存在處境的書寫,而所有的細節(jié)又都被籠罩在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整體氛圍當中,如果必須要給這種氛圍一個假名,那么“命運”二字也許是合適的。2024年,她在《芒種》雜志第2期發(fā)表系列小說《愛情七味》。同年,《小說月報》第5期選發(fā)了其中“一味”,也即《飯香》。《飯香》雖短,卻意蘊深長,同時也具備上述的關(guān)懷向度和藝術(shù)品質(zhì)。

表面上,《飯香》似乎講述了一個“她”為了能同“他”結(jié)婚而學習做飯,最終卻沒能留住“他”,反而與另一個“風衣男”相戀的簡單故事?!八彪x開得突然而又必然,“她”只能無奈地接受,卻“把在家做飯這件事堅持了下來”。很難說“她”的堅持,究竟是因為“他”嫌棄“她”不會做飯而激起了“她”自我證明的欲望,還是說“她”已經(jīng)在做飯中找到了樂趣??梢钥隙ǖ氖?,她因為學會了做飯而與“風衣男”過得格外溫馨,后者還會“替她系上圍裙,贊不絕口她的廚藝”。整個故事就像小說題目“飯香”一樣,滋味簡單而淡薄,經(jīng)得起反復咀嚼。

《飯香》對于情愛的書寫十分微妙?!八毕r,“風衣男”還未出現(xiàn)。作者把做菜的動作和時間的流逝填充在這個間歇里,以完成敘事上的銜接。作為微型小說,字字珍貴,每一筆都不能浪費,強雯正是把理解這篇小說的一扇方便之門虛掩于此。在諸多菜蔬里,她獨寫了芹菜:“芹菜的根莖,那么長,有些縝密而未知的情感,她撕掉一些,還有一些?!薄扒邸敝C音“情”,透過做飯,透過三個人物的交往,作者試圖洞悉與勾勒的分明就是“情”。情之為物,并沒有固定的本質(zhì),只表現(xiàn)為種種不住不居的現(xiàn)象?!讹埾恪分谐尸F(xiàn)的情,溶解在以做飯為代表的生活細節(jié)之中,有著愛而不得、因愛生癡、隨緣生發(fā)等面相。而當“她”接受了新生活以后,情則表現(xiàn)為自我教育的一種路徑。

小說倒數(shù)第二段出現(xiàn)了另一個隱喻:一座橋。與“那一座橋”對舉的,是“那個男人”,也就是故事中的“他”?!皹颉?,是多年之后“她”對“他”的想象。橋是用來渡人過河的,在此意義上,橋存在的目的就并不指向自身,而是指向彼岸。也即是說,“她”與“他”的交往只是必要的序曲,“她”學會做飯就是“序曲”的主要內(nèi)容,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她”改變自己、接納自己,能夠走到與“風衣男”相見的那一天。兩人的相愛,讓“她”覺得“真正的人生仿佛才開始”。而“她”與“風衣男”相濡以沫,這正可以說是情愛的“大米”,終于煮出了“飯香”。

這是一篇值得細讀與深思的小說,通過細節(jié)上的精確表現(xiàn),強雯幾乎是用寫詩的手法,寫出了這個機巧處處又暗含隱喻的故事。從《飯香》溫和而老道的敘事中,我們不僅能感受到真切的日常溫度,還能隱隱體會到作者關(guān)于情愛和人生的幽微感悟。是啊,凡所過往,皆是一種自我教育,仿佛“一座橋”。只有走過往日之“橋”,我們才能來到今朝,去往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