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詩家夫子”王昌齡
來源:中華讀書報 | 顧農(nóng)  2024年05月31日09:39

盛唐詩壇名家王昌齡(694? -756?)當(dāng)時聲望很高,被稱為“詩家夫子”,這同現(xiàn)在將最厲害的足球運動員稱頌為“足球先生”是一個意思。有一種文本把王昌齡的榮譽頭銜記成“詩家天子”,那肯定是弄錯了(“夫”“天”形近而誤),“天子”至高無上,誰敢犯上作亂! 唐代言路雖寬,也不能這樣說話啊。

王昌齡佳作甚多,其七絕一再進(jìn)入唐詩選本,下面這些名篇幾乎沒有不選的: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二首其一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斬樓蘭終不還。

——《從軍行》七首其四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tuán)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長信秋詞》五首其三寒

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B尻栍H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其一

如此等等,無論是邊塞、宮怨、贈別,全都緒密思清,剛健雋爽,而文字平易,便于朗誦或歌唱,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當(dāng)年王昌齡的聲望高于李白,更不必說尚未出道的杜甫了。

一位作家的最長項往往會掩蓋他的其他所長,一般的印象里王昌齡似乎只寫七絕,其實他的五言詩也很有味道,而且題材廣泛,多有佳作,試略舉兩首來看:

其一,《越女》: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

一位嬌憨少婦的形象如在目前,大有南朝民歌的風(fēng)味。后來李清照有一首《減字木蘭花》云:“賣花擔(dān)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意境與昌齡的《越女》旗鼓相當(dāng)。時代不同,而美女的爭美好勝之心則一如既往,不稍懈怠。王昌齡很了解她們的心思啊。

其二,《留別岑參兄弟》:

江城建業(yè)樓,山盡滄海頭。副職守茲縣,東南棹孤舟。長安故人宅,秣馬經(jīng)前秋。便以風(fēng)雪暮,還為縱飲留。貂蟬七葉貴,鴻鵠萬里游。何必念鐘鼎,所在烹肥牛。為君嘯一曲,且莫彈箜篌。徒見枯者艷,誰言直如鉤。岑家雙瓊樹,騰光難為儔。誰言青門悲,俯期吳山幽。日西石門嶠,月吐金陵洲。追隨探靈怪,豈不驕王侯。

這首詩作于開元二十八年(740)昌齡離開首都長安前往江寧(今江蘇南京)任縣丞(副縣長)之前夕,他向好友告別,并對自己到老遠(yuǎn)的地方去任職發(fā)了一點感慨,大意說這種官意思不大,當(dāng)然也可以干,到底有些收入,可以改善生活。高人當(dāng)小官往往容易有諸如此類的自嘲以及精神勝利式的解釋。

王昌齡的運氣很差,在江寧時間不長,就被貶為龍標(biāo)(今湖南黔陽西南)尉,由江南佳麗名城被打發(fā)到偏遠(yuǎn)蠻荒之處去。其原因據(jù)殷璠說是他“不矜細(xì)行,謗議沸騰”(《河岳英靈集》卷下),而《唐詩紀(jì)事》(卷二十四)在引述了殷璠評語后加按語說,王昌齡為人“孤寂恬淡,與物無傷”。估計“孤寂”很容易被視為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在天寶年間政治空氣已漸漸不夠正常的大背景下,他被小人中傷以至誣陷是不奇怪的。詩人又往往不拘小節(jié),喜歡獨抒己見,更加容易不合時宜(參見顧農(nóng)《說王昌齡詩〈芙蓉樓送辛漸〉》,《隨筆》2015年第2期)??上М?dāng)年的詳情現(xiàn)在無從知悉,只知道友人李白聽到王昌齡被貶為龍標(biāo)尉的消息后,寫過一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詩云:“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绷硪晃挥讶顺=ǜ苯亓水?dāng)?shù)卣f王昌齡的“謫居”乃出于“讒枉”(《鄂渚招王昌齡張僓》)。一介小官而欲“驕王侯”談何容易,倒是很容易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