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王法艇:在廣闊的大地上烙下燭照時代的作品
來源:中國青年作家報 | 李紅霞 只恒文  2024年06月06日09:10

七月,我真的理解了你的滄桑

果實漫無邊際地堆壘

接近彩云的高度

它們將金黃的色澤嵌入手掌

一條鐵軌張開龐大的羽翅

奮力把夢想帶向天空

與太陽勾勒的拋物線連在一起

一只火鳳凰,銜著橄欖枝飛向彩虹

在廣袤的維度里織成大國的藍圖……

《七月》,這是王法艇以詩性之筆謳歌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的優(yōu)秀抒情長詩,發(fā)表在《人民文學》,獲得第二屆方志敏文學獎詩歌獎。

《七月》,這是一位農(nóng)民的兒子,對大地的熱忱摯愛和對語言藝術的探索。評委會在頒獎詞中這樣寫道:“在王法艇內心和表現(xiàn)手法上有著卓拔的彰顯,對旗幟的仰望,對藝術追求的砥礪,對崇高精神隱秘結構打開方式的綜合運用,都證明他的努力和認真以及在精神內質上的不斷更新?!?/p>

在書的王國里,他被馴養(yǎng)成一位詩者

受農(nóng)活的牽絆,父母將王法艇早早送進學堂。初入校門,除了滿肚子的兒歌讓他展露了尖尖角,5歲的他竟因聽村里老人講故事而多次逃學,致使期末考試語數(shù)成績?yōu)椤按簌Z蛋”,成為學生逗趣的對象?!皟簳r的我成績不好?!彼麘蛑o道,“校長送走一屆屆學生,我是準備送走校長。”母親說:“你要能入少先隊,我就把紅領巾掛到墻外去,讓人家看看,王家的二兒子長了出息?!笨墒?,直至小學畢業(yè),母親的心愿還懸在春天的枝頭。

少年王法艇雖頑皮,但記憶力強,有書便能安靜。細心的母親有了這一發(fā)現(xiàn),功課之外,便讓他背書,且詩歌居多。有詩有詞的日子堂皇地盛滿王家盛大的愿景。

王法艇的父親是“文革”前的老高中畢業(yè)生,對古典詩詞尤為鐘愛,受父親影響,他領略到了古典詩詞的魅力?!昂筘擉盼浯螅ㄟ^系統(tǒng)學習,對古典詩詞有了進一步解讀——它以最精練的文字、最優(yōu)美的詞匯、最巧妙的方式抵達人心,讓文化傳統(tǒng)熠熠閃光。她的美燭照千年,令人沉溺。”

背誦時偶有怠意,母親便使著心思說:“將來,是穿皮鞋還是穿草鞋,全看誰讀書讀得好?!倍赣H更會一語破的,“賣房賣地的人多的是,就是沒有賣知識的,因為知識賣不掉,誰學會了就是誰的?!?/p>

王法艇說,節(jié)假日時在師范讀書的哥哥從縣城書店買回折價書后,他會隨哥哥背到幾十里外集鎮(zhèn)上銷售。在此之前,所閱課外讀物,殘本居多,所以,遇到鐘愛的書自然心動。為了不耽擱售賣,兄弟二人會盡早“囫圇吞棗”?!拔业谝淮我姷健栋倌旯陋殹肥恰蹲g林》上刊登的,很厚,黑色的書皮?!?王法艇說。

彼時,慣于背誦詩詞的王法艇,一步一跬地前行,對自己沒有明確的預設,可正是那些清揚的文字,帶他踏進了耳目一新又可感可知的精神沃土。

誰能說,貧窮會限制詩人的想象?在書的王國里,他已被馴養(yǎng)成一位詩者,并一步步迎來了“芝麻開門”的隆重時刻。

每個人的頭頂都有露珠

1988年,王法艇榮獲了中外華人詩歌大賽二等獎。

“我的證書由臧克家頒發(fā),在人民大會堂,還非常幸運地見到了詩人艾青。”

身植于傳統(tǒng)文化,少年的感悟以詩歌的光芒滲入平仄對應的優(yōu)美文字中。但濃郁的詩情仍不能帶他“逃”離饑困的現(xiàn)實,更不能一馬平川地兌換到人生的富麗豐饒,但詩歌卻為少年打開了一扇眺望世間的窗。雙親勸學,五子“登科”,此后的日子如芝麻開花,開墾和錦繡著各自的前程。 “考取武漢大學,這是我人生的重大轉折點。”王法艇說。

求學期間,為減輕家里負擔,每學期王法艇都要做家教,第一份家教是到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家屬院,每次兩個小時,每周兩到三次。一次去漢正街代課,晚9點,風大、浪大、霧大,武漢關碼頭已封航。他從漢正街出發(fā),沿著沿江大道一直向前,不識路的他以閃現(xiàn)燈光的龜山電視塔為目標,直至凌晨4點才返回學校。

在校期間,他苦修精進,為此得到諸多偏愛。時任武漢大學經(jīng)濟學院黨委書記的譚仁杰教授編著《西方商人寶典》時,鼓勵他參與其中。2010年,武大老校長劉道玉出版《武大的名片》一書,他被收錄書中。時光如馬駒,載他一路飛馳,去追索向往的文明中心。2010年離開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王法艇入職一家央企總部,開啟了他新的工作和生活。

2013年,“人民文學六一節(jié)”征文,組詩《六月的抒情方式》在數(shù)千份自然來稿中脫穎而出,刊登在當年出版的《人民文學》第6期。此后,詩人在高山流水的筆韻中排兵布陣,坦蕩地抒懷,磊落地成長。他筆下的森林、草地、天空……世上萬物都充滿靈性,充滿詩意和有時不被人發(fā)現(xiàn)的美與夢想。

2021年,詩集《芝麻開花的隱喻》出版發(fā)行,收錄抒情長詩30多首,個別篇目達400多行。“題寫書名的是我的父親?!蓖醴ㄍдf?!啊總€人的頭頂都有露珠’?!痹娙嗽谠娂白孕颉辈糠秩谄趿烁赣H的這句箴言?;叵霂兜牟菅吭鯓佣冗^了漫長而凜冽的寒冬,其情其景自會濕了天空的眼眶。萬物有靈,歲月鎏金,一聲鳥鳴,一朵云浪,一片溪云,一粒芝麻,鄉(xiāng)村的一句問暖也會令詩人生出感動。

許多植物的一生就是一季/芝麻開花/不黯然/不消沉/以農(nóng)業(yè)的力量/沖淡塵世的蕭瑟和零落/像土地滋長的一種節(jié)奏和必然……

詩歌可以定義生活,生活也可以定義詩

著名作家袁鷹說:無論如何,詩不能只寫花花草草,水色山光,詩應反映時代,成為時代的強音。

創(chuàng)作上,王法艇涉獵較廣,有散文,詩歌,報告文學,而他更擅于書寫政治抒情詩。這個選擇,緣于恒久不變的家國之念,那是他的精神坐標,當然,也不乏對自己書寫的精準估量。

當詩行如春水般綻放,一花一樹頂著日頭和希望,綻放之時,就映紅了大地。

在王法艇看來,“政治抒情詩承載‘詩之為史’的核心價值,同時也承載了詩人對時代的深度思考,優(yōu)秀的政治抒情詩是時代精神的代表,是歷史河流中最澎湃的浪潮。

因黨史的研究優(yōu)勢,我尤為關注‘歷史’坐標上的偉大節(jié)點,從宏闊典籍中抽繹時代獨有的記憶和基因密碼,將‘小我’情感向度置身歷史偉大的嬗變之中,關切和傾聽澎湃洪濤的細節(jié)和聲音,在悠長的時空隧道碰撞每一個熱點,將一己哲思與宏大的背景主題相結合。讀者對偉大事件的追憶與贊嘆的同時,詩歌也發(fā)揮了‘回應歷史’的魅力與功效,順理成章地實現(xiàn)政治抒情詩的社會功能、現(xiàn)實意義和時代價值?!?/p>

2018年國慶,《人民日報》(海外版)以三分之二的篇幅刊發(fā)了他的長詩《十月,光明是中國的前程和底色》;2022年秋,王法艇創(chuàng)作的長詩《復興的鐘聲》在《農(nóng)民日報》刊發(fā)。

“詩歌可以定義生活,生活也可以定義詩。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常常讓自己和詩歌保持一種互為沉浸的關系。這種關系就是如何用藝術手段處理‘小我’生活背景下時代的豐富性?!?/p>

王法艇的詩作給人以新鮮感,陌生感,有獨特的色彩、造型、修辭與氣息,在呈現(xiàn)歷史和表達思想以及在時代精神與藝術精神的融合方面,詩人有自己獨到的體悟。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詩人的目光盛有悲憫,“詩性地弘揚漢語言的瑰麗,展現(xiàn)家國情懷,展現(xiàn)時代主流文化的深度及豐富內涵,是我的期待,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唯有心系國家與人民,融入火熱生活,感受萬象春秋之變化,讓內心的美像江河一樣激蕩,方能在廣闊的大地上烙下燭照時代的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