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安徽文學》2021年第8期|朱朝敏:生死棉花
來源:《安徽文學》2021年第8期 | 朱朝敏  2024年06月26日08:24

我夢見了棉花。

一望無垠的棉田,秋陽碩碩,炸開口子的棉果上,棉花水流般漫出,又霜凍似的遮蔽了尖銳的棉殼。一朵、再一朵、一片、無垠……柔軟和潔白盛大無比,它們蔓延夢境,遮天蔽地。接著,它們舉起了我的身體。我坐在那片柔軟潔白的云團上,抱著雙膝,卻瞌睡連天。

這是失眠狀況下做的一個夢。夢短暫卻穩(wěn)妥,以至于醒來后,我長時間都陷在其間無法自拔。但是,我多少被安慰,長期失眠的人終于碰上了眠夢,有棉花鋪呈的云團為證。

中年人的通病就是失眠吧,大都無解。而偶然的夢境里,棉花出現(xiàn)了,它為失眠人的精神帶來短暫的放松。它是偶然出現(xiàn)的,還是……生長于棉鄉(xiāng)被譽為棉農后裔的人,自然不會將此歸結為巧合。

這背后一定有什么深意。或許,棉花喚醒我的記憶,我該說說它與我之間無法撇清的關系了。

1.忙碌的棉花

當我說起棉花時,我必須說起我的故土孤島。大浪淘沙,孤島終于屹立江水中心,棉花便出現(xiàn)了。千年泥沙是棉花生長最好不過的土壤,而毫無遮蔽的陽光又為棉花的繁盛加持。棉花與江水四圍的孤島是絕配。它們同為隱遁下的閉塞,同為桃源似的逍遙。

看,棉花,浩蕩無邊啊。

驚詫的聲音里飽含喜悅,不僅是因為棉花本身,而是卓爾不群的地域孤島。平坦如砥的四野,躍入眼簾的是孤島及其之上的棉花。我是說,棉花等同于故土。棉花等同于童年棉花是定局的人生。

從一粒棉籽開始,它占據(jù)了春天,然后是夏秋冬,接著是一年又一年的歲月,包括其間的隙縫。孤島人被稱為棉農,我是小棉農……而后,走出孤島,就是棉農的后人。

很長時間以來,我并不喜歡棉花。這種厭惡從我認識棉花開始。那種沉實笨拙背后的忙碌壓榨了不少樂趣,而它帶來的窮酸味更是令我厭惡。我很小時,就希望自己不是小棉農,不是棉農的后人。這種假設在強悍的現(xiàn)實下不過是肥皂泡,冒出時就破滅。等到讀書后,我心中埋下一個近乎理想的希冀,有一天我要考學出去,遠離孤島,與棉花不再有絲毫關聯(lián)。

這“理想”萌發(fā)于我的幼年——孩童樂趣被棉花壓榨。

剛過完年,母親帶我打營養(yǎng)缽。我不過三四歲,真正的手無縛雞之力,能做什么呢?但母親說多少可以搭一把手的,說著她朝我遞來滿懷笑意的目光。我拒絕不了,跟在母親身后,去做她的小幫手。母親打好了營養(yǎng)缽,要我在每個營養(yǎng)缽上面的凹處放上一粒棉籽。

我捏一把棉籽在左手,右手捏一顆棉籽放在營養(yǎng)缽的凹處。那灰色的棉籽,比鳥屎還丑陋,卻硬邦邦地磕著我的手心。我放了一顆又一顆。終于蹲坐在地上,捏起了泥巴。天知道,注了水的泥巴要比棉籽冷許多,可是,它們就比棉籽聽話。捏著捏著,就捏暖了我的手。母親呵斥我偷懶。我只好重新捏棉籽。但是……二月底吧,時令是春天了,但氣溫還是凜冬樣子。寒冷像鐵片刮著我裸露在外的雙手和臉龐。鼻涕得勢,歡暢地朝下滴淌,雙手紅腫麻木。我丟了棉籽在荷包里,又抓起一把棉籽丟進水桶里,再……終于,我被勒令回屋。

我沒栽種過營養(yǎng)缽,母親也沒做這方面的要求——興許就是上次搗蛋的功勞。但是,我為棉花苗薅過草。開始,是用手拔草,拔累了,可以休息,反正母親早丟下我,手腳并用到田地中間忙去了。至于用鋤頭薅草,那是母親的事情,她理解,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與鋤頭毫不相容的關系。

六七歲時,個頭高了些,某種程度可以駕馭農具了。拿一把鋤頭,跟在母親身后,裝模作樣地去鋤棉苗根部的野草。那是細致活,要使力于鋤頭邊角,否則,就會鋤掉棉苗。沙地上的草,總是那么多,生命力超強,總是斷不了根。一場雨水,沒斷根的草又冒出腦袋。鋤草就要反復,從四月份到六月份。尤其是六月份,氣溫升高,野草也優(yōu)勝劣汰,多是倔強的結根草,若不除掉,馬上會盤成一團,盤掉棉苗的營養(yǎng),棉苗就難得結出果實。好歹,那段時間不冷不熱,人再累,也受得了。

難的是大熱天,棉花長高,枝葉茂盛了,也掛出了花蕾,花蕾后就是棉果。但是蚊蠅害蟲攏來,盤結在棉花嫩葉花蕾幼果上蠶食。怎么辦?打農藥,毒死這些害蟲。農藥藥性越強越好,毒性越大越為首選。

打農藥……簡直是慘痛的記憶。

父親是醫(yī)生,多半時間守在單位。家里的六畝田全靠母親。母親知曉打藥水給人帶來的毒害,再忙不過來,也不允許我們小孩子家去摻和。我似乎得閑了,但一顆心卻始終揪著。就在七歲那年的七月中旬,母親突然暈倒在棉田里。鄰居慌忙把母親抬回家,摘掉了母親嘴巴上的紗巾,母親醒過來,大口嘔吐。鄰居又把母親送到父親所在的醫(yī)院。所幸搶救及時,母親輸完液,就回家了。隔了三五天,母親又背起農藥桶,行走在棉田里噴打藥水。母親有了教訓,全身上下都裹得嚴實,噴一會兒,到田埂上休息一會兒,再鉆進棉花田繼續(xù)噴藥水。打了幾天,身體倒正常。

幸運是相對的。八月三伏天,母親又背起農藥桶去田里噴打。這次,天氣太熱,母親挽起長袖,藥水毒性從手臂汗腺鉆進去,母親又中了毒。人并沒倒在田地里,而是她覺得異常胸悶,便馬上結束噴打,騎自行車回家。剛到家,就倒在地上,嘔吐不止。我剛放學回家,遇到口吐白沫的母親,嚇得大哭。馬上轉身去找舅舅,兩個舅舅一個騎自行車,一個抱著母親朝醫(yī)院飛奔。中毒的母親這次在醫(yī)院住了半個月之久。

母親康復回家后,我們要求母親不再去打農藥了。母親笑著滿口應諾。她怎能不答應?出院的她,不停地嘮叨,時間快啊,可以不打農藥了。她的意思我們懂,酷熱的八月份快要結束了,馬上就是秋水長天了。而秋天是棉花炸開豐收的季節(jié),只要采摘它回家,再就是賣出去了。打農藥是來年的事情了,而來年還遠著。

忙碌一年,到大雪紛飛的季節(jié),母親該休息幾天了吧。不,母親更忙了,她還有門手藝,就是縫衣服,她是我們村里有名的女裁縫。年底豐收的棉花,家家戶戶賣出絕大部分,卻會留下一點,縫被褥和衣服。遇到家里過紅白喜事的,更是少不了。年底的母親便夙興夜寐,背著一個大挎包在家戶人家里奔走,有時還要打夜工趕做。

父親跟母親開玩笑,母親就是把棉花綁在她身上的,哪怕有心撇下也撇不開。母親爽快地答道,對頭,我跟棉花是一年到頭也離不得。

彼時的我年幼無知,不懂其意。但是……

2.母親生在棉花地里

母親來到世上全靠棉花。這怎么說?

不得不述說當時的時代背景。

1941年,日本軍隊占領江漢平原,為繼續(xù)西進三峽攻打石牌做準備。他們不斷西進,駐軍主要集中在長江宜枝一段。日軍準備得并不順利,屢次遭受來自長江水域的抗日隊伍的襲擊。日軍不久發(fā)現(xiàn),隱藏在長江中心的孤島,最令他們頭疼,它四圍環(huán)水的地理位置,成為中國人南北周旋進行抗日的有利據(jù)點。1943年初夏,一支抗日隊伍通過孤島成功轉移從日軍手中劫持來的軍用物資,大大挫敗了日軍囂張氣焰。日軍惱羞成怒,決定拿下孤島這個地盤。

8月4日的上午,日軍開著軍艦過江,準備對孤島進行掃蕩。

八月初的孤島,棉花遍地,綠油油的,枝葉相連地擁擠在一塊兒,坦陳在一望無垠的原野上。那時的棉花是十歲小孩的個頭,枝干粗壯堅韌,棉葉肥碩,毛茸茸的,枝椏間的棉果拳頭大,青綠色,飽含汁液,沉甸甸地填滿空隙。密箭似的枝枝葉葉卻始終掛在弦上發(fā)射不出去,便壘砌起一座座密不透風的墻。墻里到處是貪吃的蚊蠅害蟲,而氣流積壓,空氣悶熱。鉆進棉田,似乎被那些枝葉棉果淹沒,呼吸不由得急促,小孩子家呢,遭受這樣的氣氛擠壓,膽小了,擔心被不知名的怪物吞沒,會伸長雙臂,高聲呼喊:“我在這里啊,我在這里啊?!?/p>

那樣令人暈眩的地方,誰會去呢?

你能想到,八月初的棉田是極好的隱蔽場所。

我外婆卻去了,和我外公跑進田地深處,拔了幾棵大棉稈,挪出一個能夠躺下的地方,便藏起來。那里熱,臟,還不舒服。但是安全啊,不得不去。因為就在日本軍隊過江進攻孤島的那天上午,我外婆肚子疼痛發(fā)作,即將臨盆。我母親每次講到她的誕生,就會流淚說,早不來遲不來,偏偏等到那天,日本人進攻咱們孤島,還是搞突然襲擊,唉,可苦了你外婆。

就是這么巧。而一個“巧”字包含多少難言之隱?還有……

母親說,外婆他們得到消息,日軍開著軍艦正在渡江進攻孤島,島上百姓都在準備轉移,可快要分娩的外婆能躲到哪里去?孤島就是一個聳立在江心的沙洲,沒有山地,也無丘陵,可謂一馬平川。如此坦蕩如砥的地形,如何躲得過?說到這里,母親喉嚨哽咽,眼神停留在空中某處,整個人陷入沉思或者回憶中,或者還在后怕。

我們都屏著呼吸盯著母親,隔著遙遠的歲月祈禱——有奇跡發(fā)生。

真就發(fā)生了奇跡。

日本軍艦是在早上過江的,嘟嘟作響的軍艦耀武揚威,軍艦上的太陽旗獵獵招展??扇怂悴蝗缣焖惆?,小日本怎么也想不到,過江時,他們遇到了從江水中冒出的江豬。一群江豬呼嘯著順江而下,在浩淼的江水中浮沉,黑腦袋時而隱伏,時而冒出水面。真是快啊,一股股浪花涌動,江面顛簸動蕩,彈指一揮間,從上游來的江豬浮沉在眼前。長江翻騰起幾米高的浪柱,猶如遭遇臺風襲擊。日本軍艦頓時被浪柱掀翻。而那些從未看見過江豬的日軍目瞪口呆,不知浮沉江水中的黑色動物為何方神圣,竟然有如此威力。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出行的軍艦全部被江豬群掀起的巨浪而掀翻沉落。此際,北邊岸上碉樓里的日本哨兵收到緊急呼救,端起槍炮準備反擊,可是從哪里下手?他們根本無法瞄準時隱時現(xiàn)的江豬啊,也只能任其為所欲為。

江豬群過后,長江大半天才風平浪靜。整個上午就過去了,日軍被迫停止過江。而孤島上的百姓也得到了消息,在上午,紛紛從島南那邊過江避難去了。我外婆挺個大肚子,已到臨產時分,疼痛得無法挪動一步,想隨大部隊逃到南邊去就是天方夜譚了??偛荒艿仍诩依锝o日本人當靶子,躲還是要躲的。孤島就是江水中心的一個沙洲,樹林倒是有,也不大,更不集中,還容易被燒到。只有那廣闊的一望無垠的田野,田野上密匝茂盛的棉花,不僅可以與日本人打馬虎眼,還能很好地遮蔽。

于是,我外公抱著外婆往田野里跑,一頭鉆進茂密的棉花田中??赡苁艿襟@嚇,還可能是天佑我母。外婆剛剛安靜下來,羊水破了,不久分娩下我母親。母親哇哇啼哭,嬌弱的哭聲被密集的棉花田擋住。隨即,幼小的母親在我外婆的奶頭下安然睡去。

當天下午,日軍再次渡江,來到孤島,首先來到靠近江邊的李家坑村,就是我外婆他們所在的村莊。而村莊空落落的,連牲畜都被消音不見動靜。顯然,村莊有了準備,村民基本逃走了。掃蕩來的日軍滿腹仇恨,將村莊付之一炬。熊熊的火光沖天而起,噼啪著燒倒了房屋。濃黑的煙霧和通紅的火光夾雜一起,一座又一座的房屋傾圮,成為廢墟。

畢竟只是房屋毀了,人還在啊,外婆一家全靠了棉花。母親的唏噓聲中滿含慶幸。

我們卻滿臉淚水。

棉花是母親的避難所,更是我們生命得以延續(xù)的產房。

3.棉的花

棉花當然不是花。

但它在初夏時會開花。它的花不亞于任何一種鮮花的模樣,潔白、淡黃或者粉紅,掛在枝椏間?;ò晟辖?jīng)脈張著粗疏的紋理,鉚足了勁頭怒放。大朵的花和翠綠肥厚的葉子相得益彰,漫天漫地地鋪張開來,在無垠的田野綿延。

初夏,棉柴枝椏間綻放出花朵,到了夏末秋初結出棉果。開始的棉果是橢圓形,油綠,泛出隱隱的光澤。它們太需要陽光,而炎夏來了,棉果一天一個樣地長大,逐漸堅硬。經(jīng)受一個夏季的充足陽光的暴曬后,棉果會炸開外面的殼,炸出潔白的棉絮。

花的稱呼,終究小了。莊稼,才是它的質地。那么,就該具體說說這個莊稼的內核“棉花”。

一望無際的平原,在連日的太陽暴曬后,莖稈開始萎頓,葉子也逐漸枯殘,猶如走到暮年的老嫗,形容枯槁??蓲煸谥可系拿薰枬M碩大,水分充盈,它們充滿了耐心,吸納陽光壯實自己。慢慢地,綠得呈褐色的棉殼砰的一聲,炸開了殼,猶如大肚子的孕婦分娩了,潔白如云的棉絮便伸出了頭。

那些充分接受陽光照射的花絮綻放得一塌糊涂,豁開了眉眼,就像被幸福擊中的女人,滿是喜悅。那些與陽光失之交臂的瓣籽卻明顯地營養(yǎng)不良,緊皺著臉龐,黑斑沉沉,困頓在黑鐵般的棉殼中,猶如無法振作的悲傷人。

孤島屹立于長江中下游的江心中,是千萬年的泥沙,在大浪淘沙后塵埃落定,形成了一望無際、坦蕩如砥的平原。方圓百里的沙質土壤,細膩綿軟,再加上地處溫帶,四圍江水環(huán)繞,沙島上的陽光充沛強健,氣候溫和濕潤。

棉花生長在沙島上真是適得其所。而今年十月,我去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托托鎮(zhèn),在那里見到了疆棉。也是一望無際,也是一眼就擊中了我的心。就在我放來眼神眺望時,我卻忍不住感嘆。同為棉花,孤島棉花和疆棉太不同了。托托鎮(zhèn)在天山腳下,陽光充足外,水源也好——天山融化的冰雪和托托鎮(zhèn)蘊含的地下水保證了棉花所需的水分。其地生長的棉花朵大蓬松,是長絨棉。但是,棉花的枝干矮小,似乎匍匐在地上,哪里像孤島上的棉花高大而健碩?同是棉花,卻因為地域環(huán)境不同,面貌也呈現(xiàn)出極大差異,而質地呢?長絨棉自然是綿軟柔和,仿如毫無雜質的溫柔鄉(xiāng)。可孤島的棉花綿軟里帶有絲絲韌勁。這恰如我們孤島人的性格,尖銳又豁達,極其自尊卻又包容。

水土養(yǎng)育的結果吧。

作為莊稼,孤島棉花到了炎夏季節(jié),長得高峻密集,站在原野上,可以用銅墻鐵壁來形容。至少在我童年印象里,就是如此。而銅墻鐵壁下,我們在收獲的同時也在喪失。

我記得,棉花的銅墻鐵壁奪走了一個孩子的聲帶。

熾熱如火的驕陽已烤焦了棉葉的邊,那些如手掌般厚大的棉葉投射出金色的光亮。噴灑農藥的呲呲聲在跳躍的光亮里綿延,嚶嗡不絕,要人頭暈眼花。胸口也是作悶作嘔。有什么辦法?棉花豐收與否,取決于果子的良好孕育和健康生長。噴農藥殺害蟲,終究是少不了的程序。天氣炎熱難耐,但掛果并要保證果子的飽實——夏天實在是孤島最忙碌、最勞累的季節(jié)。

在噴霧器此起彼伏的呲呲聲中,總有小孩倚在粗壯的棉稈下甜甜地睡去。我隔壁家的小波,跟著他母親來到棉花田。他母親背著噴霧器朝棉花田深處走去,玩累了的小波竟然依靠田頭的棉稈呼呼睡去,沉入黑甜的夢鄉(xiāng)。茂盛的棉田,圓滿密實,一望無際。往往噴灑完農藥,天色已經(jīng)黑透。寂寥的星子掛在天幕,戴著口罩的母親沒有叫醒他,而是著急趕回家煮飯。小波母親準備好晚餐,轉回田間尋找兒子。她穿行在繁盛茂密的棉花田里,大聲呼喊:“小波,快回家吃飯啊……小波,你在哪里……天都黑了,快回家啊……”

然而,小波母親找遍他們家的五畝棉花田,卻沒發(fā)現(xiàn)小波的人。

小波不見了。那年小波三歲,他睡醒了,發(fā)現(xiàn)棉花田的月色氤氳著一層霧氣,田野一片朦朧模糊。懵懂的他忘記回家的路途,在田間哭泣、穿行,卻被浩瀚如江河的棉田吞沒。丟失了兒子的母親一個人在偌大的、密集的棉花田間呼喊、尋找。他們母子彼此呼喚,但廣袤的田野迷宮一般,路徑復雜,母子倆在黑夜展開了錯過與尋找的游戲。直至天亮,小波母親才發(fā)現(xiàn)兒子哭啞了嗓子坐在田埂上,傻子一般愣怔。自此,小波不再開口講話。

我總是記得的——夜晚,田頭的路掛著盞盞亮如白銀的燈,飛蟲奮力撲向光亮卻燒得哧啪哧啪地響。黑暗處的田野,天風浩蕩,蟲鳴蛙叫,拔節(jié)掛果的聲音一陣接一陣。旺盛的日子,沸騰著生命的律動。聲音、顏色、氣味,多么熱氣騰騰的畫面。

但這只是表象。

我印象的舞臺上,孤島上的女人遍布在熱氣騰騰的田野上,她們在棉田里大聲歌唱。芬芳的莊稼氣息蒸騰在江風里,四處彌漫、彌漫。一轉眼,天黑了風來了,她們興興頭頭的火勁安靜了,變成了人家屋頂上裊裊的炊煙。雞鳴狗吠中,響著女人喊孩子回家吃飯尖利的嗓音。

“小——,該回家吃飯了?!?/p>

“小”是孤島孩子的普通稱呼。男孩被稱為“小”,女孩也是,他們就在女人一聲比一聲嚴厲的呼喊中飛快地溜回去,趁女人大聲叫罵時,撒嬌說:“喊什么喊,我早就回來了,再這樣破喊,我真的不回來了?!彼麄冎雷约菏桥诵闹杏肋h的小。

偶爾村頭傳來女人挨打后在地上撒潑的哭罵,男人操著經(jīng)年的棉稈,狠狠地掄向女人身體。女人馬上爆出驚天動地的哭叫:“你個遭天殺的,不得好死,你打死了我,我到閻王那里也不會放過你?!迸司蛣轁L在地上,嘴里不停地咒罵著男人去死。左鄰右舍的婦女和婆婆們聞聲而動,勸架的腳步止于人家門口。滿臉含笑的女人站在院門——哈,大嬸得空到我家嘮嗑,難得,喲,王婆婆也來了,還有三姐……來來來,都進屋喝口茶。

剛才還在耍威風的男人,配合地哈一聲,搬椅子,倒茶水去。女人則嗔怪道:“瞧你小氣到家了,迎客也不開燈。”

孤島鄉(xiāng)村生活大抵如此??嗔死哿耍蘖肆R了,臨到頭還是一個“笑”字收場,爽朗干脆。也有不同的人,始終含蓄斯文,與孤島大多數(shù)女人不同,卻將日子過出了耐人尋味的氣息。

村頭有個漂亮寡婦,名字也好聽,叫熊小小。她丈夫在她生下第三個兒子不久,在長江邊淘金,和人家發(fā)生沖突,被別人砍死了。小小拉扯三個兒子,全靠幾畝棉花田的收成。熊小小的漂亮,源于她整潔的打扮和溫和的笑語。但她總被幾個女人輪流咒罵著——據(jù)說,在她們家的棉田里揀到了小小獨特的包扣,或者鑲嵌了玫瑰的發(fā)夾,或者殘留著花露水味道的手絹等。罵吧罵吧,小小裝作沒有聽見。難得的是,小小見誰都是笑臉,不卑不亢的。她把裊娜的身子匍匐在棉花田,打農藥、撿棉花、拔棉稈等重活上,她干凈利索,從不落后任何人家。

我母親和婆婆拉家常時,總是贊揚小小——真難為了她,看人家三個小子,個個模樣干凈。

那妮子啊,神著。我祖母往往悠著語調總結。

是神。熊小小撫養(yǎng)的三個兒子,不僅模樣干凈秀氣,還是讀書的好苗子,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優(yōu)等生,最后均讀了大學,老幺竟然考進了北京讀大學,后來進了社科院工作。想想吧,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農村,單身母親撫養(yǎng)的三個兒子能讀到大學,該是怎樣的神奇?他們一家當然是我們村的榜樣。

4.花與果的輪回

棉花在秋天終于以果的形式炸開了“花”,成為名副其實的棉花,也實現(xiàn)了莊稼的功圓德滿。

那種極致能到哪里找尋?滿眼的白。白。白。摧枯拉朽,不留余地。葉退盡了,稈上挑著千萬朵云彩似的白棉,猶如女孩純凈的心事,恰如柔軟無期的夢,天涯無歸。

女人在腰里系一個大包袱,用雙手搓成一個小山,輪流伸向綻開的白棉。泛著銀樣光澤的棉花被女人的手拈起,塞進包袱里,包袱被無數(shù)朵白棉充實而變得沉重。田野里大片棉花被收進屋子,只剩下光禿禿的棉稈——仔細瞧,棉稈上總有未被摘干凈的棉花。在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不久,家里的田地似乎不足以養(yǎng)活一大家人。總有女人去摘人家沒有摘完的棉花,那是別人撿剩漏掉的棉花,或者說被遺棄的棉花。它們屬于田野,誰摘下就歸誰,我們稱為“遠邊花”。

可約定俗成里,總有破壞鏤刻著卑微記憶。六七歲的我跟著小姑撿“遠邊花”,即撿別人家剩下不要的棉花。我的小姑站在田野的浩風里真是弱不禁風,她有著瘦弱的身子,黑色光禿禿的棉稈幾乎埋沒了她。她細弱的腰間挎著已被野棉撐得厚實的包袱。初冬的田野里,棉材還沒有收盡,偶爾幾朵綻開的白棉點綴著田野的蕭索。

小姑被一個胖胖的男人拽住手,小姑的身子似乎馬上就要倒下去了,男人大聲嚷著:“交出來,交出來,統(tǒng)統(tǒng)倒出來?!?/p>

小姑賠笑道,都這樣的,別人撿剩的棉花……啪的一聲脆響,男人一巴掌打在小姑的臉上。小姑用手捂著左臉,眼睛直直地望著胖男人。我一定流淚了,但屈辱和害怕之間,我肯定屈服了害怕。我呆若木雞般,只是盯著小姑看。側過腦袋的小姑,臉上有淚水四處縱橫。男人用胖手粗魯?shù)爻吨」玫陌ぃ」玫纳碜幼篚杂役?。在小姑站穩(wěn)后,她回過頭,又笑道:“隊長,您要棉花,我馬上解下來給您。”

小姑牽著我的手,我分明感到她的手劇烈的顫栗。那個人如愿以償,肩背著滿滿的棉花包袱,說笑著離去。

小姑放下我的手,大聲喊道,看,好多棉花——

好多棉花——大地總是能在人孤寂時給人安慰。小姑不放棄一切晴好的日子,走在大地深處,摘回滿滿一包袱的遠邊花。

秋天的田野寂靜安詳,蔚藍的天空像一口鍋扣住白棉的盡頭。這是溫暖的盡頭,女人把它們搶回,延續(xù)到了自家。

趁著秋陽,曬在屋前曬場的竹席上。因為竹席透氣。老人說,要趁著秋老虎逼去地心氣,才能像云一樣飛上天,才能送人入夢。逼去了地心氣的棉也才能碎成上好的絲絮,才能變成優(yōu)質布料和被褥。

冬天時,彈花匠背著彈弓走門串戶來了。他們一般不會虛行,一踏上我們孤島,一到我們村,就是一個冬天。一戶人家,蓋的墊的新棉被再加上舊的翻新,總要彈上兩三床或三四床棉花,起碼要花費一個星期。遇到有嫁娶喜事的,那可就是半個多月。

我八歲那年冬天,我母親請來一個年輕的彈花匠,又高又瘦,眼睛亮亮的,看著你,笑意吟吟。他是我父親一個同學的兒子,說是高考考上師范學院,他不愿意讀,他的理想是當工程師,就跟著別人學習彈花,打算自己掙錢再考。我母親聽說了,敬佩不已,請小伙子來我家彈花。

母親請他來彈花還有一層深意。我一個堂舅的女兒在村小當民辦老師,卻愛上一名中年男教師,他可是有婦之夫。這個消息在我們親戚間秘密傳播,我這個小屁孩也偷聽到,大人們?yōu)榇藗改X筋。我母親看好那個小伙子,覺得機會來了,有心撮合這個彈花匠和我表姐,還說即使沒有姻緣,但是能有心交流下,相互激勵,一起努力再參加高考,也是好事。

一個飄著鵝毛大雪的中午,我母親熬了一大鍋羊肉湯,喊來我表姐。說起彈花匠的傳奇,要我表姐多跟他走近走近,多學些正經(jīng)東西。我表姐突然間就不高興了,又挨不過我母親好意,到房間看彈花匠彈花,卻馬上轉身出來。她受不了房間里四處飛舞嗆鼻的花絮。盡管小伙子已經(jīng)停止彈花,扯下口罩,對表姐露出滿口潔白的牙齒。我表姐還是認為,這個被棉絮沾染的小伙子終究是一名彈花匠,彼時入不了她的眼。

然而,就在兩人對望的剎那,小伙子卻一眼相中我美麗的表姐。表姐離開我家后,他彈完花,找我詳細打聽表姐情況。我表姐雖只是民辦教師,可也是高中畢業(yè),人長得美麗。是那種薛寶釵似的美麗,鵝蛋臉、五官端莊、膚白、身材勻稱,落落大方。還有一個,她很有藝術細胞,會彈琴唱歌,尤其喜歡唱俄羅斯歌曲。我聳起鼻子,悠著聲腔學著表姐深情的樣子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深夜花園里,四處靜悄悄……我只會這兩句,但這兩句如此抒情,竟被幼小的我唱得聲情并茂。

我的表演帶有無法阻止的炫耀色彩。是的,我是以炫耀的口吻介紹表姐的。無論表姐做什么,她的美麗和優(yōu)秀在當時均無人比擬。

我要追求她,我會成為你表姐夫的。小伙子眼睛里滿是光亮。

可是,你不能。我搖頭。

怎么不能?我可不是彈棉花的匠人,我明年夏天肯定要考到省城去,再過三四年,我就是在圖紙上設計高樓大廈的工程師。小伙子滿是信心。

我還是搖頭,他搖起我雙手,目光炯炯地盯著我,問——你這個小屁孩,竟然不信?

我不是不信,而是我表姐她的心走遠了,我們看不見……

小伙子眼中的火焰黯淡下去,須臾又燃燒起光亮。還會回來的,你表姐的心一定會回來的。小伙子自信萬分。彈完棉花離開我家時,留下一封信,交給我,說,你表姐的心要是回來了,你把信交給她,我等著。

然而,世事難料,我表姐第二年春天離開了孤島,出去打工了,或者說以離開的姿勢療傷去了。她的心回來了嗎?我不能確定,但是要去遠方了,不知何時返回。在她離家前,我把信給她,說是彈花匠留給她的,表姐咕噥一句“給我信有什么用”,又深深嘆息。她的臉色沉滯陰郁,雙手卻靈動有加,接過那封信,也不開封就撕掉。

表姐離開孤島時,帶著兩床棉花褥子,想必是一床蓋一床墊吧。只是,她會想起那個對她一見鐘情的彈花匠嗎?

棉花被褥于孤島女人,是有特殊意義的。

她們最最懇切的愿望也寄托在厚實綿軟的棉花被里。家鄉(xiāng)有一個天經(jīng)地義的習慣,年輕女子結婚時的嫁妝什么都可以缺乏,但總少不了幾大床嶄新的棉被,白白的、厚實的被褥,安放我們疲倦的身體,就像一只飛累的鳥雀歸巢一般。棉被是夜晚中身體的窠臼,是安撫一顆世俗心的小廟宇。我出嫁時,母親為我準備了六大床棉被。這是每個孤島母親的重復內容——母親抓住女兒的手說,再苦再累,只要挨著它們,就有好夢了。

風停雨住,太陽出來了,又是棉花生長的好日子。我躺在柔軟的棉墊上,棉被蓋住身體,昏天黑地的睡眠襲來。我陷入了虛實相生的夢境里,一望無垠的田野上,棉葉歌唱,花期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