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魏晉風度 也分成色
來源:北京晚報 | 劉誠龍  2024年06月27日07:20

魏晉風度,說到底是沖破禮教的風度。

禮教者,是按照他人規(guī)定而生活,魏晉風度沖破了這種規(guī)定,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魏晉風度說穿了就是人的風度。

魏晉風度內(nèi)容多多,且擇二三則來窺其真假與成色。

魏晉風度也是“兩種風度”阮籍跳出三界外,還在七情中。

母親過世,阮籍正與人下圍棋,報喪的一把淚一臉汗,喊阮籍趕快回家,阮籍不回,“對者求止,籍留與決堵?!蹦隳镞^世了,算了算了,這棋不下了。不,一定要下完。一個無孝子?別,別,且讓子彈飛一會,“既而飲酒二斗,舉聲一號,吐血數(shù)升。”

后面的故事更有深意。阮籍母親仙故,前來吊唁者絡繹于途,鞠三個彎躬,說些節(jié)哀之類的客套話,卻也有如裴楷的異樣者,“阮步兵喪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發(fā)坐床,箕踞不哭?!彼兹怂籽郏职亚榕c表情等同了。裴令公到得靈堂,“下席于地,哭吊唁畢”,跪在靈前,嚎啕大哭。

親子不哭,外人大哭,什么情況?有人大不解,來問裴老。親兒子不哭,您哭個甚?裴楷解釋:“阮方外人,故不崇禮制。我輩俗中人,故以儀軌自居。”

阮籍喪母,這件事還有個細節(jié),也不為常人所解?!叭罴饽竼剩跁x王坐,進酒肉。”有司隸何曾在旁,慫恿晉王舉刀:“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喪顯于公坐飲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文教。”晉王是司馬昭,是個“開明領導”:“嗣宗毀頓如此,君不能共憂之,何謂?且有疾還飲酒食肉,固喪禮也?!比罴畣誓福思沂悄敲赐床挥?,你還在這里喊打喊殺,君心是什么做的啊?

若說,裴令公對阮籍持理解之態(tài),司馬昭對阮籍秉寬容之度。至于魏晉嵇康之死,并不死于反禮教,如魯迅先生所說:“嵇康的送命,并非為了他是傲慢的文學,大半則是因為他是曹家的女婿?!彼抉R家容不得曹家,嵇康死于權力政斗。阮籍不摻和政斗宮斗,他只是反禮教,因此大家對阮籍還是寬容的。

五湖之大,容得下方內(nèi)與方外,四海之大,容得下賢人與俗人。魏晉名士,只是五六七人,在山林里自嗨。哥玩哥的,弟玩弟的,相安無事。阮籍沒對裴令公白眼諷刺,裴令公沒對阮籍怒目金剛。這就是魏晉風度。

魏晉時的名士,可賢可俗。賢人做賢人,想學賢人可以,不捉俗人來做賢人;俗人做俗人,不學賢人可以,不拉賢人當俗人。

魏晉風度,不只是阮籍那樣風度,還有裴楷這般風度,兩種風度共建了魏晉風度。

王戎稱得上“賢”嗎?

“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nèi)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nèi)向秀,瑯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辈皇瞧呦膳?,而是七仙郎,“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p>

七人謂七賢,賢字何解?東漢許慎解:“賢,多才也?!辈胖^賢,貌似非解,文人多半有才,文人都可以稱賢?一為文人,便無可觀;莊子解:“以財分人之謂賢”,賢者,貝做底,把錢分給別人才是賢;《周禮·太宰》解:“有善行也?!辟t即善,也是以德解,慈善曰善,尚賢曰賢。

竹林七賢,幾人可謂賢?別的不說,瑯邪王戎是談不上賢的。

王戎開墾“林業(yè)示范田”,不知何處引來李子良種,屋前屋后,山間地頭,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王戎種了很多李子樹。別人家的李子,多是苦李,王家的李子,多是甜李。以賢來定義王戎,桃李芬芳,當大家品嘗,王戎如何“分李”呢?王戎家好李,從來都是獨樂樂,從來不曾眾樂樂,“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恒鉆其核?!比ナ袌龀鍪劾钭樱家牙詈?,鉆一個孔,怕別人引種。兩口子賣李之先,用鉆子一顆顆把李子鉆爛,鉆爛的不是李核,鉆壞的是人心哪。

王戎侄子娶媳婦,要送人情,王戎家財萬貫,科技致富了,親侄子婚禮,想來當隨份大禮,王戎卻只是送了一件單衣。送了就送了吧,原來送禮都是遮臉面的,表示叔叔是慷慨大方的,卻“與一單衣,后更責之”。侄子結婚完畢,他又追著討,要回來了。吃侄子婚宴,大魚大肉不知他還了沒有?

莫說侄子,便是親生女兒出嫁,王戎陪了些嫁奩。嗯,嫁奩還算豐厚,跟他富豪家蠻匹配,送了厚厚的票子,“王戎女適裴頠,貸錢數(shù)萬。”原來也是遮面子的,女兒回門,王戎作臉作相,臉色極不好看。女兒新婚志慶,當大為高興,女兒新婚志喜,當大為歡喜,“女歸,戎色不悅”,王戎卻是一副苦瓜臉,為什么?王戎意思是,女兒欠了他幾萬塊錢呢,看到老爹那副臭臉色,“女遽還錢,乃釋然。”這才青臉轉(zhuǎn)紅臉,黑臉轉(zhuǎn)白臉。女兒是你親生的嗎?

王戎和老婆還算親。王嫂數(shù)錢數(shù)得興奮,唧,往王戎臉上親一個,“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庇H得王戎都不好意思,“婦人卿卿,于禮為不敬,后勿復爾?!?/p>

王戎不是賢,是那個賢字下面的貝。愛錢,讓王戎專一,王戎愛錢愛得好專一,“遂恒聽之”。這正如《金瓶梅》中的那首詩,話糙理不糙:“宿盡閑花萬萬千,不如歸去伴妻眠。雖然枕上無情趣,睡到天明不要錢。”

王戎有親情,對兒子還是很上心的。他有子叫王綏,可惜天不假年,王戎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他特別傷心,哭得眼淚如水放,是真哭,不是假哭。山簡去悼念,寬解王戎,“孩抱中物,何至于此?!毙U曠達的,阮籍就說過,孩子嘛,無甚可親的,孩子都是做父母的耍把戲耍出來的,好比是容器里倒出來個玩具,玩具丟了,有甚可哭的?

王戎寬解他人,也是這么寬解的。輪到自己喪子了,他痛不欲生,“圣人不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边@話說得非常不魏晉,但說得特別有人性,王戎做得也特別有人性,“簡服其言,更為之慟?!蓖跞诌@事算賢吧。

對兒子算賢,王戎對準媳婦算賢不?“戎子綏,欲娶裴遁女。綏既蚤(早)亡,戎過傷痛,不許人求之?!眱鹤釉缡帕?,媳婦成未亡人,媳婦還沒過門呢,王戎不準她嫁人。誰去提親,他就去罵誰,誰來做媒,他就去打誰,硬是不準她出嫁,一個黃花閨女,必須給他兒子一生活守寡,守一生活寡,守寡活一生,“遂至老,無敢娶者?!蓖跞謵鬯麅鹤?,要一個青春女賠上一生,這是什么事?

名士風度被王戎搞成了,人世風格被王戎搞壞了。

“洛陽效鼻”與流量經(jīng)濟

與東施效顰同,還當造個成語,可以叫洛陽效鼻。前者純貶義,后者可褒,也可貶。我這也是多慮,古人早已造了一個專有名詞,叫洛生詠。

洛生指謝安。對,就是李白之偶像,“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崩畎追Q贊的謝安石,便是謝安。謝安是文武全才、政學通才,會圍棋,會彈琴,會譜曲,會作文,會清談,會作報告,“神識沈敏,風宇條暢,善行書。”

東晉有顏值崇拜。長得帥氣的,頓成天下偶像,絕對可以肯定的,謝安有好內(nèi)質(zhì),但有無好皮相,不太曉得,應該不太帥,不能說丑,中等男人吧。謝公有一樣毛病,天生鼻炎,鼻炎不是病,煩起來也要命,一個困擾就是要經(jīng)常吸鼻子,獨處倒好,群居很難堪;另一個困擾是,說話總是嗡嗡嗡的,舌燦蓮花,被鼻雨打風吹,清脆語音弄得有些渾濁了。

凡人缺點是缺點,名人缺點是亮點,謝公這鼻炎,因他是萬眾偶像,就是“鼻艷”了,“安能做洛下書生詠,而少有鼻疾,語音濁。后,名流多學其詠,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敝x公喜歡搞演講,喜歡吟詩,常常一個人去洛陽街頭搞行為藝術,抑揚頓挫,吟而歌,歌而唱,成洛陽一道風景。鼻炎引起“語音濁”,不是其短,反為其長,仿佛是滿街男高音,突然來了一個男低音,洛陽街頭頓時引發(fā)模仿風潮;沒有天然鼻炎,學不到渾濁音,洛陽名流便掩鼻而語。名流都如此,洛陽城里,一隊一隊人,千百萬人,都掩鼻吟詩說話,打洛陽街頭整整齊齊來一個閱讀大秀,那情景應該很壯觀吧。

且說東施與謝公,西施有病,皺眉掩疼,有東施見其美,也來了一個效顰。東施效顰與洛陽效鼻,是一樣一樣的,都是學樣,只是粉絲數(shù)量大不一樣,效西施的,只有一個東施,效謝安的,卻有無數(shù)趙錢孫李安,前者是拙劣的Cosplay,后者是現(xiàn)象級的文化事件。

謝公一舉一動,不是假的,是真的成了一種文化現(xiàn)象,他的言談,他的舉止,國民爭相效仿。下面還有一個事,足見他有多吸粉?!鞍采儆惺⒚瑫r多愛慕,鄉(xiāng)人有罷中宿縣者,還詣安。安問其歸資,答曰:‘有蒲葵扇五萬。’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師士庶競市,價增數(shù)倍?!币粋€官人辭職,要回老家,謝公問他,回老家?guī)Я硕嗌馘X,這人說,錢沒有,只有五萬把蒲葵扇。謝公不做聲,只要他一把扇子,去參加文人筆會,去參加酒局,去吟詩賽,羽扇綸巾,蒲葵扇輕輕搖,風姿卓異,風度翩翩,三五日,洛陽城一扇風行,紛紛來買謝公牌蒲扇,五萬把扇,價格翻了幾倍,一掃而空。

這個不但是文化現(xiàn)象,而且是流量經(jīng)濟了。謝公也做流量“帶貨”,不過不是為自己賺錢,而是為別人解憂。

謝公的名人經(jīng)濟,或謂明星經(jīng)濟,在當時發(fā)展勢頭良好。買了謝公扇,還要買謝公巾,謝公后代還帶火了謝公屐。再如潘安貌美,打洛陽街頭走過,粉絲們爭相上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甭尻柦稚纤?,賣得火,肯定也漲價,潘安走到哪里,就拉動哪里的經(jīng)濟,顯然也不只是水果好賣,粉絲們上街追潘安,追不上了,指定由追星轉(zhuǎn)為逛街,不把街頭物品掃完不回家。

史上粉絲狂熱,魏晉稱第二,估計沒朝代敢稱第一。一個潘安,一個衛(wèi)玠,因為皮囊很好,都引起過粉絲潮。

稱魏晉是人格覺醒時代,那只是幾個領軍人物,粉絲風度也許是最不風度的,連名人鼻炎也競相效仿,這般盲目的粉絲行為,距離形成獨立之人格,道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