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我奶奶的故事及其他》:在錯位中拾獲遺落的聲響 
來源:中篇小說選刊(微信公眾號) | 吳長歡  2024年09月03日21:50

遼京的《我奶奶的故事及其他》是一個關于回憶與想象的故事?!捌鸪跛叩每?,后來她走得慢,而我也漸漸長大了”?!拔摇钡某砷L和奶奶的衰老雙線并行,但當“我”想要走近她的沉默時,她卻已緩緩走出了人世。在這樣的時空錯位下,作者只得站在記憶的鐵軌上向反方向眺望,沿途拾獲奶奶沉默如迷的表象下藏著的萬語千言。

在回憶型作品中,雙重敘述視角是常見的敘述策略。但與“講述記憶的敘述主體”和“記憶講述中的經驗主體”不同的是,本文中的雙重視角由幼時的“我”的視角和長大后的“我”的視角構成。以對奶奶的不同認識和感受為導線,兩個視角跨越時間的距離,在回憶奶奶的往事和尋找奶奶的故事的途中“相撞”,使文本內部形成一種巨大的審美張力。

對幼時的“我”而言,“爺爺不會打我,因此我更喜歡爺爺”,喜歡聽爺爺高談闊論,想成為爺爺那樣的英雄,老了也想過像爺爺那樣的生活。由此,“我”模仿著爺爺抽煙時陶醉的神情,建立起和他一樣的生活習慣,就連奶奶也成了“我”的“差遣”對象。但后來,“我”總是在吵鬧的時刻想念奶奶的安靜和她指尖淡淡的魚腥味。從更喜歡爺爺到更懷念奶奶,從習慣她的沉默到想要拉住站在鏡頭外按下快門的那雙手,雖然敘述人稱自始至終都是“我”,但在不斷的追溯、探尋和想象中,過去和現在的裂縫不斷彌合,奶奶的故事也在一點一點的拼湊中更加立、完整。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中說:“要愛具體的人,不要愛抽象的人。要愛生活,不要愛生活的意義?!钡喿x過后不難發(fā)現,在爺爺眼中,奶奶就像牽在他身后的一片虛影,甚至淪為一個空洞的能指符號,一個可以被他人替代的位置?;蛟S奶奶的故事在爺爺那里早已結束,但長大后的“我”并不想接受這種取代,“我想知道我奶奶的故事”,“我”想愛“具體”的她,而不是愛一片沒有聲音的影子。

于是,文章的后半部分圍繞著“追尋”展開?!拔摇痹诰W上查找相關的資料,去到奶奶的故鄉(xiāng)聽著本屬于她的鄉(xiāng)音,但“她在這里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直到“我”看見叔叔的老母親?!八某聊缰i就像我奶奶”“我想知道她的名字,我想聽聽她的故事”。就這樣,作者的筆觸停在了下一個故事的開始,而他對奶奶的想象,在結尾也化為了對所有沉默女性的關注。

史鐵生在《奶奶的星星》中寫道“我慢慢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蛟S奶奶的故事依然殘缺,但她“活過”的印記,也正是作者在奮力追尋的那束光。我想,真正的離開不是死亡而是遺忘,只要他還記得,奶奶就會一直存在;只要我們傾聽,“她們”的沉默也會有震耳欲聾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