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廣州影博會:共話“新時代文學與中國電影融合發(fā)展”
來源:廣州日報 | 莫斯其格、陸漪蔚  2024年10月10日16:43

原標題:廣州影博會 | 文學電影雙向奔赴,文學界電影界大咖共話“新時代文學與中國電影融合發(fā)展”

文學作品為電影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電影以更直接的鏡頭語言,對文學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作。9月28日上午,廣州影博會重頭活動之“新時代文學與中國電影融合發(fā)展高峰對話”在廣交會展館舉辦,文學界、電影界大咖回望“文學與影視的互融互促之路”,展望“智網時代的新影視文學語境”,共同探討當下文學與影視融合發(fā)展所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zhàn),讓文學在光影中更好觀照時代,走向未來。

伴隨著中國電影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文學改編特別是現實主義作品的改編佳作頻出,在文學與電影雙向奔赴的當下,如何讓文學和電影彼此滋養(yǎng)、互相提升,進而創(chuàng)作出更高水平、更見精氣神的作品?

文學和電影彼此滋養(yǎng)、互相提升

近年來,中國作家協會不斷探索新模式,搭建新平臺,引入新資源,深挖文學的潛能和空間,為新時代文學破圈傳播、跨界生長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

“今年以來,我們通過各種途徑推薦文學作品近800部;今年6月,我們與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合作舉辦文學轉化、影視重點作品推介會,推介了30部適合影視改編的作品。第二天就有作家進行了簽約,多部作品受到影視機構的密切關注?!敝袊鲄f社會聯絡部主任李曉東表示,在廣州影博會上也將多部優(yōu)秀文學作品推薦給了各影視單位。“我們會不斷努力,探索更多的方式和途徑,促進新時代文學的多維度發(fā)展?!?/p>

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智勤認為,電影自誕生以來,就與文學緊密相連,融合互促,文學經典為電影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沃的土壤,電影也通過銀幕的立體呈現、多樣展現,拓展了文學受眾的群體,為文學經典注入了新的活力。電影和文學共同記錄時代發(fā)展,共同反映人們心聲,本次對話活動有助于搭建溝通平臺,促進融合創(chuàng)作,助力推動電影和文學與時代共舞、與人民共情。

從小說《解密》影視化談起,茅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麥家發(fā)表《文學如水,電影如云》主題演講。他說,他被改編的電視劇有8部,被改編的電影有5部,加起來有13部?!昂軜s幸我的小說能夠走向觀眾,我也希望它走向世界,代表中國電影人,代表中國作家,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p>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影視產業(yè)促進與投資委員會會長夏潮上臺分享時表示,期待各方共同努力,為文學作品的改編和電影的創(chuàng)作營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電影和文學確實是兩個不同的藝術平臺,希望有更多的文學家和電影人攜起手來,把兩個不同的藝術表達載體更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敝袊娪凹覅f會副主席、影視理論評論家尹鴻認為,文學與電影的融合,需要更多地探索如何有效地引起觀眾的共鳴。

文學和影視一起擁抱未來

當日,嘉賓們就“文學與影視的互持路徑”“智網時代的新影視文學語境”等話題進行圓桌討論。圓桌論壇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影視產業(yè)促進與投資委員會駐會副會長兼執(zhí)行秘書長向陽主持。

聚焦“文學與影視的互持路徑”這一主題,國家一級導演尹力認為,電影和文學一樣,都是要把“人”進行大寫?!半S著新技術的到來,未來電影的形態(tài)是什么樣的,我們無法去揣摩,但是電影講人的故事、表達人類的情感和傳達人類共同的價值觀,我想這永遠不會變?!?/p>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梁振華從編劇的角度探討“到底一個編劇怎么去捕捉原著提供的創(chuàng)作信息”。梁振華認為,改編的過程不能改掉作品的核心價值,“文學性如何變成影視當中可以操作的視覺性、動作性和戲劇性,這就牽涉很多編劇的技法——對每個編劇來說都是需要很長時間修煉的過程?!?/p>

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從作家的角度談到文學和電影的雙向賦能;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馬中駿則從出品方角度分析了資本對文學和電影融合作品的影響。

談及“智網時代的新影視文學語境”這一話題時,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得主、科幻作家陳楸帆認為,科幻作品的設定雖然是“站在未來”,但作品核心還是要回到人、回到情感本身,從而跟當下觀眾形成心靈共振和連接。“如果善用工具,挖掘你自身最獨特、人性的、心靈的、審美上的特點并把它放大,就有可能獲得智網先機。”他說。

人工智能來勢兇猛,以后會不會搶了作家的“飯碗”?《中國作家》雜志社主編程紹武分享了他的相關思考以及對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作品的分析。魯迅文學獎得主魏微則表示,自己“不會選擇AI寫作”,而是會堅持使用古老的書寫方式,“進行一個人對于世界、對于人和事的表達,這也是寫作最終的價值所在?!?/p>

愛奇藝樂幕工作室總經理張超從平臺的角度分析科技賦能、制作流程如何更好地服務藝術家、創(chuàng)作者。秀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張澤寧認為,技術領域上的更新可以賦能創(chuàng)作?!疤摂M拍攝為影視行業(yè)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大家可以不受位置、空間、時間的限制去完成作品,在整個影視行業(yè)還是能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p>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陳憂子

(部分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