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山花爛漫時》成收視爆款 
來源:新華日報 | 陳 潔  2024年10月16日08:10

作為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電視劇展播劇目,最近一部名為《山花爛漫時》的電視劇收視和口碑都“炸”了。9月25日,該劇在豆瓣開分即以9.0的高分成為2024年國產(chǎn)電視劇豆瓣最高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口碑發(fā)酵,評分目前已一路漲至9.4分。“這部劇太棒了,強烈推薦觀看”……打開社交媒體,滿屏都是觀眾的好評。

說起《山花爛漫時》的主人公,觀眾其實并不陌生,她就是“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張桂梅。她在大山里創(chuàng)辦女子高中,克服重重困難,改變無數(shù)山區(qū)女孩命運的故事,感人至深?!澳茉诖笊嚼镛k成女校這樣一件很多人覺得是‘不可能之事’的人,必定是一個特別強大、勇敢、有力量的人,會是一個很‘酷’的老師?!本巹≈坏脑訌椪f道。正是這種獨特的視角和真實的情感,讓《山花爛漫時》深深打動了觀眾,收獲極高的評價。

張桂梅,究竟酷在哪?電視劇又如何塑造這種“酷”?《山花爛漫時》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度挖掘。

第一重酷來自張桂梅做的事,以及故事打開方式的反套路?!渡交€漫時》并沒有刻意去表現(xiàn)張桂梅的崇高和偉大,而是以“創(chuàng)業(yè)劇”的姿態(tài),再現(xiàn)了“在大山建女高”的具體過程,讓觀眾在學(xué)校選址、招老師、拉生源、選校長、申請教育基金等一個個“腳印”中走進大山的世界。沒有刻意煽情,只有平實的人和事,讓觀眾從“方法論”中真正認同“世界觀”。

第二重酷來自張桂梅本人,以及劇中豐滿的群像刻畫。宋佳出演之前,很多人擔(dān)心她個頭太高,完全不像生活中的張桂梅,但電視劇播出之后,觀眾卻覺得兩人如出一轍,“不是形似,而是神似”。劇中張桂梅不是一個“苦哈哈”的英雄人物,執(zhí)著、堅韌的她,擁有幽默、樂觀、智慧的性格“底色”。網(wǎng)友說,看完電視劇感覺她是一個樂觀風(fēng)趣的小老太太,擁有剛強的不屈靈魂,是偉大的人民教師、堅定的共產(chǎn)黨人。劇中張校長、周局長、馬副縣長組成的“華坪鐵三角”也深受觀眾喜愛,豐滿的群像刻畫,讓觀眾在“有意思”中真正理解“有意義”。

第三重酷來自張桂梅的認知,以及劇中對于女性力量的理解和詮釋。劇中有一個細節(jié)讓人印象深刻。張桂梅榮獲全省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受邀去昆明領(lǐng)獎。起初她以工作忙為由推脫,后來聽說有1萬元的獎勵后,立刻改口說去。回程時她竟然花掉一半獎金,花5000多元給全校400名女生每人買了一杯奶茶。這是“浪費”嗎?張桂梅斬釘截鐵道:“咱們女高的學(xué)生,什么時候才能像大城市的女生一樣,想喝什么就喝什么?我們必須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播下這顆種子!”她深知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前提是,用精神富養(yǎng)大山里的女生,種下獨立、自主的種子,讓她們擁有一種有尊嚴的美。此外,劇中“培養(yǎng)學(xué)生不能只看成績”“差生也要考大學(xué),不能放棄差生”等教育理念也同樣發(fā)人深省。

“山谷不缺韌勁的風(fēng),你自迎風(fēng)起,蓬勃生長。”《山花爛漫時》拉近了身處大山的“燃燈校長”張桂梅和當下年輕觀眾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找到根的力量。劇中,張桂梅在深夜登上女高教學(xué)樓頂,沖著星空里的大山唱自己最愛的歌曲《紅梅贊》,“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的歌詞與“女孩子是多么美好的生命,就應(yīng)該一塵不染地漂亮,哪怕是深陷在淤泥里,也應(yīng)該是閃閃發(fā)光的”的臺詞相呼應(yīng)。這股力量來自信仰、信念和信心。

縱觀近年來主旋律電視劇的“爆款”,從革命歷史題材劇《覺醒年代》到講述脫貧攻堅的《山海情》,再到刻畫基層共產(chǎn)黨員的《山花爛漫時》,這些作品都是對個體偉大事跡的致敬,更是對中國精神的弘揚。它們成功的秘訣,既源于創(chuàng)作者真正的文化自信,也在于觀眾內(nèi)心深處對崇高境界和理想主義精神的向往,正如《山花爛漫時》的臺詞:“理想、希望、信仰、追求美好的憧憬,這些東西比什么都更有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