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脂硯齋筆下的《紅樓夢》
來源:北京晚報 | 祁建  2024年10月30日12:58

《紅樓夢》可供探究的話題太多了,比如脂硯齋,就像神秘的小精靈似的,又像是蒙著一層輕柔薄紗的解語仙子,其生平跟書里的未解之謎一樣,讓人牽腸掛肚。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批注引發(fā)身份之謎

脂硯齋的批注,模模糊糊地透露出對書中人物命運的先見之明。他曾拿著朱紅色的筆,寫下這么一段讓人犯嘀咕的話:“此書之人物,皆命運無常,繁華如夢,恰似那春花秋月,雖美卻難久長。日后必有一場大的變故,如狂風驟雨般,席卷這紅樓中的一切,所有的歡笑與淚水、富貴與凋零,都將在那一場變故中被重新洗牌”。

在林黛玉葬花的那一段,脂硯齋的批注里悄悄地冒出這樣一句:“這葬花之舉,豈止是傷春悲秋,實乃命運之伏筆。此女之命運,恰似那柔弱之花,雖有絕世之姿,卻終究難逃風雨之摧折,他日必有淚盡而亡的結局,為這紅樓故事增添一抹最為凄美的色彩。”就好像他老早就知道林黛玉那跟詩畫似的又滿是悲劇的人生路子,提前就給讀者把那躲不過的哀傷結局給透露出來。

林黛玉的命,那就是個沒招兒的悲劇。她那機靈、敏感還有才情,在那個時代的背景下,倒成了她命運的鎖。這也讓人尋思,人的性格跟命運之間的關系很復雜。

當書里提到賈府的熱鬧繁華之時,脂硯齋在邊上寫下了讓人摸不著頭腦可又挺有深意的預言:“眼前之繁華,不過是曇花一現,這賈府看似如日中天,實則已埋下衰敗之根。不出數年,必將大廈傾頹,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下場,而這其中之人,也都將各自走向屬于自己的命運歸宿,或悲或喜,或聚或散,皆已注定。”

這些話就跟神秘的咒語似的,在字里行間來回響,讓人對書里人物的命運充滿了瞎琢磨和擔心,也給《紅樓夢》添了更多的神秘味道和氛圍。就好像有股子魔力罩著賈府,而脂硯齋就是那個能看見這一切的人。他的預言就跟一縷縷似有似無的線似的,纏在《紅樓夢》的故事里頭,等著讀者慢慢去解開,好好去品品。賈府的起起落落,那是社會變來變去的一個小影子,在熱鬧繁華的時候,人們常常沉迷在享樂里,把那將要來臨的危險給忽視了。等危險來了,又沒辦法去挽救。

脂硯齋的批注洞察先機,要說他跟曹雪芹沒有特殊的關系,讀者還真不信。對于脂硯齋究竟是誰,學界一直爭論不休。就好比一場熱鬧哄哄的辯論賽,各方的觀點碰撞得噼里啪啦,卻誰又說服不了誰。

關于脂硯齋的身份,有人覺著他是曹雪芹的叔父那一輩兒的。清朝那裕瑞在《棗窗閑筆》里提了一嘴兒:“曾見抄本卷額,本本有其叔脂硯齋之批語?!贝嗽捯怀觯簧偃司托乓詾檎?,好像在黑咕隆咚的地兒瞅見亮光兒,找到答案了。

不過呢,光憑《棗窗閑筆》的一句話,可不能肯定地判斷出脂硯齋跟曹雪芹的關系。有人論證出脂硯齋是曹雪芹的老婆。有紅學專家提出,史湘云就是脂硯齋的原型。書里賈寶玉把林黛玉惹毛了的時候,脂硯齋批了句“我也要怒”,聽著就是個女的口氣。再加上脂硯齋有句批語“哭煞幼兒喪父母者”,跟史湘云的命差不多。這說法就跟一朵好看的花兒似的,在紅學的大園子里綻放出別樣的魅力。

還有人覺得脂硯齋就是曹雪芹的一個筆名。不過呢,這也就是猜測,沒有實實在在的證據。文學創(chuàng)作里使用筆名是慣有的事兒,但不能光憑猜測就判定人家的身份。

脂硯齋的身世,以及他和曹雪芹的關系,在以后的日子里,還會跟塊大磁石似的,把紅學迷們吸引過來不停地琢磨。他的那些批注,就跟寶貝箱子周圍的霧一樣,等人去撥開。

批注有助理解《紅樓夢》

脂硯齋的批注引發(fā)的身份之謎,只是其批注的附帶作用。其批注頗具史料價值,給后人研究《紅樓夢》的成書過程和時代背景,提供了珍貴的線索。

就好比他透露的后文情節(jié),像“秦可卿淫喪天香樓”,原本給刪了的故事,經他這么一指點,就跟揭開了一層神秘的蒙布似的,讓人瞅見藏著的秘密。秦可卿跟賈珍那復雜的關系,在批語里慢慢清楚起來。對于深入琢磨人物形象和故事的發(fā)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脂硯齋對文本的精彩賞析和點評,就像靈動的音符在書里蹦跶,恰似一群活潑的小精怪,給那沉悶的文字帶來了生機跟活力。他對文本情節(jié)、人物心理,還有對話的解讀,就跟一位有能耐的引路人似的,領著讀者更好地理解《紅樓夢》。讓讀者更清楚地分清人物之間的關系,體會到《紅樓夢》對細節(jié)的刻畫與處理的高妙之處。那細膩的筆觸,仿佛讓人走進了一座絢麗多彩的藝術大殿,更能領略到作品的藝術魅力。

再說說他在批語里對人物形象的深刻批評與剖析,就跟一位能看透人心的智者似的,仿佛能瞅見人們靈魂深處的秘密。他從不同角度對人物進行評價,幫著讀者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特點。就拿對賈寶玉的各種解讀來說吧,能讓讀者更立體地感受這一復雜的人物形象,豐富了作品的內涵和深度。

不過,世間萬物都有兩面性。脂硯齋的批注并非十全十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說,脂硯齋的批注帶有主觀色彩,他在批注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個人情感跟立場的影響。有時候他會過度解讀某些情節(jié)或者語句,并加上太多個人的理解。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誤導讀者對原文的客觀理解。對于林黛玉的一些行為和言語,脂硯齋可能因為喜歡她,在批注里就過于美化或者強調某些方面,容易讓讀者忽略了林黛玉性格里其他復雜的層面,恰似一位偏心的裁判,光看見自己喜歡的選手的優(yōu)點,卻看不見其他選手的精彩表現。

再者,脂硯齋所處的時代背景跟文化環(huán)境也限制了他的批注視角。他的一些觀點和評價可能受當時社會觀念、道德標準的束縛,沒法完全跳出那個時代的局限去看待《紅樓夢》里的一些問題和現象。比如書里一些涉及到男女情感、戀愛等方面的描寫,脂硯齋的批注可能沒法從更現代的角度去解讀和分析,就跟一位古板的老學究似的,理解不了年輕人的浪漫跟激情。

在對后世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方面,脂硯齋在批注里對《紅樓夢》藝術手法的分析和強調,像對細節(jié)描寫、人物塑造、情節(jié)架構等方面的精彩點評,給后世的作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跟學習的例子,有助于提升文學創(chuàng)作的技巧和水平。就跟一座文學的寶庫似的,給后人提供了無盡的財富。

脂硯齋有可能看過真正的《紅樓夢》全本,甚至還參與了創(chuàng)作過程。這就讓他的批注更能貼近曹雪芹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思路,對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物的塑造等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能提供很多內幕性的信息和見解。就跟一位親密的伙伴似的,知道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恰似一位忠誠的朋友,陪著作者走過創(chuàng)作的旅程。另一方面,脂硯齋的批注數量多,內容豐富,不光有對情節(jié)的補錄,對文本的賞析,還有對人物的批評等,涵蓋的范圍極廣,給讀者理解《紅樓夢》打開了新的窗戶。

存世有多個版本

與脂硯齋相比,其他人的批注在數量、深度和廣度上相對有限。脂硯齋的批語比較隨性、真切,常常流露出他自己的情感和觀點,跟讀者形成一種比較親近的交流,讓讀者更能感受到他跟《紅樓夢》之間的緊密聯系。恰似一位親切的鄰居,在茶余飯后分享著自己的故事。

不過,脂硯齋的批注可不止一個版本。每一個版本都仿佛是一顆獨特的星星,在文學的浩瀚夜空中散發(fā)著迷人的光芒。

最有名的版本是甲戌本,又叫脂銓本、脂殘本。書名叫《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現在存著十六回,那卷首的凡例五條,就跟古老的謎語似的,領著后人去探尋《紅樓夢》的奧秘,恰似一道神秘的謎題,吸引著人們去解開。它的祖本是乾隆二十九年甲戌抄本,第一回那“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的字樣,仿佛是歲月留下的神秘印記,承載著歷史的記憶。

己卯本,又叫脂怡本、脂館本。書名也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原來存著三十八回,是抄配而成的,所以也叫脂配本。它就像一幅由歲月之手精心拼湊的拼圖,雖然不完整,可別有一番韻味,恰似一幅殘缺的畫卷,卻有著獨特的美感。

己卯本和后來發(fā)現的殘抄本,就跟被時光遺忘的寶貝似的,靜靜地等著人們去發(fā)現它的價值,恰似一顆被埋起來的寶石,等著人們去挖掘。這寶石會不會是神秘的寶藏的鑰匙呢?

庚辰本,又叫脂京本。書名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現在存著七十八回,分八冊,其中十七、十八兩回沒分開。封面題著“庚辰秋月定本”,是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抄本。

它就跟一部厚重的歷史典籍似的,承載著歲月的滄桑跟故事,恰似一位滄桑的老人,講述著過去的故事。庚辰本成了眾多學者研究《紅樓夢》的重要依據……這背后會不會有神秘的使命在等待著被揭開呢?

這些不同版本的脂批本,就跟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似的,共同構成了《紅樓夢》研究的豐富寶藏,恰似一座絢麗多彩的花園,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每一個版本都有它獨特的價值和魅力,給后人研究《紅樓夢》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和參考,就跟一本本珍貴的書籍似的,給人們提供了知識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