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題“岳陽樓”
1961年3月,湖南岳陽縣整體修繕岳陽樓項目完成后,準備向社會各界開放。當?shù)厝罕姀娏乙蟾鼡Q由原國民黨湖南省政府主席何健題寫的“岳陽樓”匾額,建議請毛澤東題寫匾額,為千古名樓岳陽樓增光添彩,這一意見得到了當?shù)卣牟杉{。
3月16日,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陳賡在北京逝世,其胞弟陳憶吾時任岳陽縣文化館長兼岳陽樓公園管理所黨支部書記兼所長,準備赴京參加追悼會。中共岳陽縣委、縣人民政府便委托他,請陳賡將軍的夫人傅涯轉送信件,向毛澤東求字。
毛澤東收到岳陽的來信后認為,岳陽樓是歷史文化名樓,是湖南的名勝古跡,自己的草書不適宜題匾,由考古學家、文學家郭沫若題寫更為合適,于是,將信函轉交給了郭沫若。
郭沫若接到任務后,精心構思,最終橫書了兩幅縱10厘米、橫20厘米的“岳陽樓”匾名,同時附書“請酌用”三字,并在自己滿意的字上圈了圈,供制匾時參考選擇,隨后裝入信封,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寄往“岳陽樓管理委員會”。
岳陽收到了郭沫若書寫的匾名后,立即組織書法專家進行甄選,最后一致認為,信封上“岳陽樓管理委員會”中的“岳陽樓”三字,看似隨意書寫,但較之兩幅匾名原稿,更為飄逸瀟灑、酣暢淋漓,三個字氣勢開張、端莊靈動,剛柔相濟、大氣厚重,盡顯大家風范。于是,組織工匠以此三字制作匾額,并懸掛在岳陽樓三樓正面的斗拱前。
匾額黑底貼金,由7塊名貴的古舊金絲楠木按傳統(tǒng)宮廷工藝制作而成,與岳陽樓的建筑風格非常協(xié)調,堪稱“三湘第一匾”,令人稱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