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出版社《全球通史(新譯本)》在京首發(fā)
風靡全球半個多世紀的史學經(jīng)典《全球通史:從史前到21世紀》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全新譯本,歷史學者王皖強、劉北成重譯全文,史學泰斗斯塔夫里阿諾斯的經(jīng)典巨著以全新的面貌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北京大學出版社、北大博雅講壇、培文和京東圖書聯(lián)合主辦的“歷史的十字路口:與21世紀的對話暨《全球通史(新譯本)》新書發(fā)布會”日前在北京大學舉辦。
北京大學教授、歷史學家錢乘旦,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本書譯者王皖強,首都師范大學燕京特設講席教授、全球史研究中心主任劉文明,北京大學出版社總編輯汲傳波,北京大學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輯楊虎,資深媒體人潘采夫等專家學者及京東圖書業(yè)務部負責人出席新書發(fā)布會。
汲傳波在致辭中表示,《全球通史(新譯本)》的出版不僅是這個時代的呼喚,也符合這部經(jīng)典史學著作一直以來不斷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的理念。我們正處于歷史的十字路口,閱讀《全球通史》比以往更具有獨特的意義。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分別以“史學奠基:《全球通史》的關鍵學術地位”和“歷史鏡鑒:《全球通史》與現(xiàn)實生活的交匯”為題展開圓桌論壇,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論壇中,錢乘旦以生動的語言、明白曉暢的比喻分析了中西歷史編撰學的差異,他指出,西方歷史的書寫傳統(tǒng)一開始就存在一種世界觀,以《全球通史》為代表的全球史書寫方法和理念,延續(xù)了始自古希臘的史學傳統(tǒng),也更符合當今世界的現(xiàn)實。劉文明從學理上梳理了全球史觀的發(fā)展史,具體分析了全球史重要奠基人斯塔夫里阿諾斯的貢獻,他表示,《全球通史》顛覆了傳統(tǒng)的西方中心論,全球史觀在歷史學的各個領域中均影響巨大。王皖強回顧了自己與劉北成合作翻譯《全球通史》的歷程,他表示,《全球通史》的優(yōu)點之一是史論結合,既在關鍵問題上講具體、生動的故事,又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思路,有助于讀者增強批判性智慧,在面對生活中的重大問題時有自己的看法和分析。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傅正探討了《全球通史》獨特的敘述方式對于歷史愛好者的重要意義,他表明閱讀《全球通史》可以幫助讀者建構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從而更好地進入人文學科領域學習。
《全球通史》中文版出版已近20年?!度蛲ㄊ罚ㄐ伦g本)》賦予了《全球通史》嶄新的面貌,使得這本歷久彌新的經(jīng)典著作更適應當代讀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