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想到文學作品有這么大的力量” ——“《人民文學》,人民閱卷”讀者交流會在南寧舉辦
11月15日,作為“2024中國文學盛典·駿馬獎之夜”系列活動之一,“《人民文學》,人民閱卷”活動來到廣西。15日晚,在“《人民文學》,人民閱卷”讀者交流會上,2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讀者代表在南寧與《人民文學》編輯部的編輯們相聚一堂,大家一起“拉家常”、聊文學,講述了自己與文學、與《人民文學》的感人故事。
交流會現(xiàn)場
“讀完蔡崇達發(fā)表在《人民文學》的兩篇小說《命運慢跑團》和《我人生最開始的好朋友》,我流淚了。我的父親是去年去世的。在他走后我一直沒有走出來,我不知道今后要依靠什么樣的力量支撐下去?!弊x者代表薛園春手握做滿各種顏色標記的《人民文學》雜志,一度泣不成聲,“我看這個作品真的很想哭,這些話都像是爸爸對我說的,你應該怎么樣好好地生活,我沒有想到文學作品有這么大的力量”。在她看來,蔡崇達兩部作品中的每句話都像爸爸對自己的囑托,“無論如何,父親是拼盡了全力才把我送到目前這樣的生活,我想,我得就此努力,為自己構造好的生活,或許這是父親最希望我做到的,或許也是我能為父親做的唯一的事情吧”,作品中這些溫暖的、諄諄教導式的話語在告訴她,如果親人離開了,該如何生活下去。
讀者張冬青是一位編劇,她與《人民文學》相識已有三四十年。至今她依然記得第一次看《人民文學》的情景。十歲那年的一天,父親從書包里小心翼翼又神秘兮兮地拿出一本書遞到她面前,還很緊張地叮囑她不要弄壞了。她翻了翻,里面有很多不認識的字,便纏著父親為她讀。讀到盡興處,父親還會表演一段,聽到有趣之處她自己也會笑作一團。慢慢地,從父親讀到自己獨立閱讀,她開始對讀書、識字、講故事有了濃厚的興趣,《人民文學》讓她發(fā)現(xiàn)世界的神秘、有趣與無邊無際。就這樣,她像海綿吸水一樣吸取這本雜志所給予的心靈滋養(yǎng),懂得了什么是善良、愛、堅強和勇敢?!度嗣裎膶W》伴隨她走過少年、青年的人生歲月,再后來父親離開了自己,她也告別北京,離開《人民文學》,這一別便是十年。很長一段時間,父親和《人民文學》都是她不愿觸及的傷感話題,直到今年1月份在“與輝同行”直播間,她再次與《人民文學》相遇,在下訂單的那一刻,她就像尋回了失散多年的親人,淚水傾泄而出,這淚水中流出的是思念,也是文學帶來的溫暖、希望和力量。
張冬梅與《人民文學》結緣于35年前。讀大學時,每天圖書館閱覽室大門一開,同學們便魚貫而入,直奔刊物架。眾多文學期刊常常被一搶而空,特別是《人民文學》。張冬梅拿到的《人民文學》雜志,常常書角都已打著卷兒。在“傷痕文學”、朦朧詩的文學世界里,她開始有了文學夢,并帶著文學夢走進了軍營,甚至在成為一名軍事理論教員后,也一直感受著文學的滋養(yǎng)。近些年,在網絡閱讀的影響下,她讀紙刊的機會越發(fā)少了。直到在“與輝同行”直播間,張冬梅驚喜地與《人民文學》再續(xù)前緣。
劉凡不曾想到,作為曾經的文藝青年,再度邂逅文學的契機卻源于一場“中年危機”。今年年初,已為人父的劉凡一面照料生病住院的雙親,一面輔導教育孩子,家庭重擔前所未有地讓他倍感焦慮。在幾乎應接不暇的間隙,他看到“與輝同行”的直播,邂逅了文藝青年眼中殿堂級的文學期刊《人民文學》,心動之下下單了全年雜志?!袄锩娴奈恼潞孟褚话焉衿娴蔫€匙,為我開啟了一扇門,讓我回想起上大學時見到一本書讀到一段優(yōu)美文字時的那種感動?!币幻媸羌彝ィ幻媸鞘聵I(yè),這是大多數(shù)中年人都要面對的現(xiàn)實,與文學的重逢給劉凡的生活換了一個頻道,令他看見不一樣的風景:“在一天繁忙的工作之余,人們往往選擇到短視頻、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上放松自己,很難靜下心來欣賞文字,但我的內心始終覺得,文學的魅力是沒有辦法被快餐式的東西替代的。讀了更多的文學作品后,我變得能夠包容自己,也能更多包容別人?!?/p>
回憶起小時候閱讀父親從學校帶回的《人民文學》的情形,仿佛一切就發(fā)生在昨天。對賈治行來說,這是快速寫完作業(yè)的獎勵,是特別愉悅和倍加珍惜的時刻。他至今記得,那些當時一知半解的詩歌,盡管時間流逝,具體內容變模糊了,但屬于青春的悸動卻永遠留在記憶里……直到觀看“與輝同行”直播,記憶的閘門一下子打開了,那些熟悉的場景被喚醒了:“文學就跟小時候吃的飯一樣,盡管吃的什么東西都忘了,但一定會記住媽媽的味道,或者某一個特殊的日子吃到的美食。這些東西都變成了我們的血肉和骨頭,滋養(yǎng)著生命?!?/p>
盡管在《人民文學》的用戶畫像中,讀者的年齡構成集中在中青年,但實際上在不少老年人的生活中它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對于叢一楠的父母來說就是這樣。伴隨高齡而來的病痛不僅帶來身體上的折磨,也給老人心理帶來不小壓力。一度束手無策的叢一楠從心理專業(yè)的角度建議父母嘗試通過閱讀疏解身心的壓力:“投入閱讀,追求精神的滋養(yǎng),或許是不被平常瑣碎過度纏繞的辦法。我媽媽是當年國家保送留法的知識分子,她聽從我的建議,訂閱了《人民文學》,閱讀讓家庭矛盾得到了極大的緩解。因此我覺得閱讀不僅僅對青少年有積極作用,對老年人的心理也非常重要。”
“找到這么多的親人,我們也有點‘恐慌’,這既是對我們的鼓勵,也是推進我們編好刊物的壓力與動力?!被顒拥淖詈螅袊鲄f(xié)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施戰(zhàn)軍談到,這次見面會等于《人民文學》雜志的第一次“懇親會”,有符號性、引導性的意義。文學原本便有自我的特點,但是通過自我的創(chuàng)作、閱讀,可能找到的是利他之心?!度嗣裎膶W》真正想做的是在這樣的價值觀之上容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幫助個體寫好關于自己的“傳記”?!白x者是我們的親人,我們誠懇地邀請你們進行‘人民閱卷’……我們要準備迎接更多樣的讀者,更有想法的讀者,更有意思的讀者,能夠給我們提供更多營養(yǎng)的讀者。這個平臺是一個開頭,肯定還會延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