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葉嘉瑩先生,走了
來源:新華網 | 張建新 白佳麗  2024年11月25日10:26

記者從南開大學獲悉,中華古典詩詞大家、南開大學講席教授葉嘉瑩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歲

 

“只要有中國人

古典詩詞就不會亡”

南開大學校園里

一位如荷般優(yōu)雅的百歲老人

裹著淡粉色絨毯,一頭華發(fā)

一開口,談詩詞

時光便穿云而過,明媚有力

儼然成了“穿裙子的士”

在中華古典詩詞的世界里

葉嘉瑩是名副其實的殿堂級人物

但她最看重的

還是“教師”的身份

她說

自己生來就是一個教書的

從1945年大學畢業(yè)至今

她在講臺上站了70多年

她說

“我一直在教書,這是情不自已”

對詩的俯拾

亦是她一生的平仄

她說

“這么好的東西怎么能不講給年輕人知道?

你不能講給年輕人知道

你不但是對不起下面的年輕人

你上也對不起古人”

100歲的葉嘉瑩

有兩個關于“教師”的樸素愿望

90歲生日時她說

“如果人有來生

我就還做一個教師

仍然要教古典詩詞”

95歲時

她又提起另一個愿望

“在有生之年

把即將失傳的吟誦留給后學者”

如今已百歲的她

仍在追求古典詩詞文化的“珠圓月滿”

她的課堂

總是那么吸引人

初回南開大學的葉嘉瑩一開課

一間可坐300人左右的大階梯教室

就“人滿為患”

教室臺階、窗臺上都坐著學生

數學家陳省身也擠在臺下

一次,連葉嘉瑩自己也擠不進教室門

她白天講詩、晚上講詞

學生們聽到不肯下課

葉嘉瑩說自己的講課風格是“跑野馬”

一句“小山重疊金明滅”里的“小山”兩個字

她就能講上3頁紙的內容

說到李商隱的《嫦娥》

她會講到王國維和王維

有年輕教師聽完她的課

感慨“葉先生‘跑’一大圈還能‘跑’回來”

她的課堂

總是將誠意裝滿

葉嘉瑩寫豎排繁體的板書

一邊說一邊寫,速度很快

因為經常寫板書

粉筆灰使她的手指總是皴裂

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總貼有膠布

一些聽過她的課的朋友

常常告誡她

講課不要太大聲

要節(jié)省點精力,注意身體

但她一講起課來,就什么都忘了

她給大學生講

也給幼兒園的小朋友講

密集的時候

隔一天一講,每次3小時

有的課程錄像中能看到她輕微地咳嗽

但是她的語調沒有降低或減慢

“如果用我的老師顧隨先生

常說的一句話來形容我講課

就是‘余雖不敏,然余誠矣’”

她的課堂

總是為學生著想

對于不認真、不下功夫的學生

葉嘉瑩批評起來也很嚴厲

語氣重,近乎呵斥

如果學生很刻苦認真

即使談詩談得笨拙可笑,她也寬容

之前葉嘉瑩在課上發(fā)現

不少學生把二手文獻看得很熟

原著文獻卻都看不懂

她心里著急,很嚴厲地要學生們

下苦功去看、去背

對此,有學生回憶說

有一次講辛棄疾的詞時

葉嘉瑩鼓勵大家多背誦

恰好家中有不少橘子

她讓大家比賽,誰背的多

就把橘子獎給他

這些年

葉嘉瑩的身體已大不如前

能登上講臺的次數越來越少

因而她愈加珍惜

幾年前

葉嘉瑩不顧一場大雨

前往南開大學一場既定的講座

習慣站著講課的她

婉拒了中途學生搬來的椅子

顫顫巍巍地站了130分鐘

有學生發(fā)現

她的腿腫了

但身邊的人從來沒聽她提過這件事

她努力把課堂變得廣闊

只要有人邀請她講課

她都會欣然前往

從不問報酬

有人統(tǒng)計

30多年間

她應邀到國內幾十所大學講學

舉行古典詩詞演講有數百場

盡管生活極度節(jié)儉

她還是將自己畢生的積蓄

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

用于支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

累計3568萬元

有人好奇

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決定?

葉嘉瑩說

“我的蓮花總會凋落

我要把蓮子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