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復旦大學圖書館藏《詩經》類古籍珍本首次公之于世
來源:澎湃新聞 | 羅昕  2024年11月27日10:02

《詩經》文獻研究歷來是東亞及世界漢學研究的熱點。復旦大學圖書館藏《詩經》類古籍文獻千余種、五十余萬面,其中多為善本,且不乏孤本,其品種之豐富、版本之眾多,為海內外高校圖書館《詩經》類古籍文獻收藏之最。

近日,大象出版社推出了《復旦大學圖書館藏〈詩經〉文獻叢刊》。這是對復旦大學圖書館藏《詩經》類古籍的首次全面影印,將館藏珍本公之于世,為學界呈現了第一手實物資料。

11月23日至24日,《復旦大學圖書館藏〈詩經〉文獻叢刊》新書首發(fā)式暨《詩經》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來自世界各地的120多位學者圍繞《詩經》文獻的存藏保護、整理研究、出版與數據庫建設等方面展開熱烈討論。

據悉,《復旦大學圖書館藏〈詩經〉文獻叢刊》計劃分編、分輯逐年出版。第一編為元明刻本(收底本81種),第二編為稿抄本(收底本149種),第三編為清刻本(收底本400種)。每編分類及排列次序,主要參考《中國叢書綜錄》《中國古籍總目》,分正文、傳說、分篇、三家詩、詩序、詩譜、文字音韻、專題考釋、筆記評點、外國十類。叢刊所收每種書皆冠提要,介紹著者生平、撰述原委、版本源流、內容特色、收藏情況等,以資覽者參考利用。

本次出版的是叢刊第一編元明刻本的第一輯和第二輯。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元明刻本《詩經》文獻多孤本秘籍,其中為《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者53種,《中國古籍總目》著錄而見諸他館所藏三家及以下者40種。據“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基本數據庫”著錄信息,僅本館收藏者15種。

這些珍稀古籍具有極高的文獻及學術價值。其中明萬歷間刻《詩經旁訓》、明萬歷間刻《詩故》、明末云鼎堂刻《詩繹》、明末光啓堂刻《詩經副墨》、明末刻《韓詩外傳》(明余寅評,明姜午生校)、明末寫刻《葩苑》等是這些文獻迄今所見之最早版本,既有私刻、坊刻,也有官刻,從側面反映了明代《詩經》學的繁榮和民間對《詩經》類文獻的重視。元刻明修本《詩考》,是目前所見保留最完整之元刻本《玉?!犯娇獭对娍肌?,頗為珍貴。

此外,館藏明刻本《詩經》中多有名家之批校題跋,比如,第五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收錄的明嘉靖十八年(1539)薛來芙蓉泉書屋刻本《韓詩外傳》,清龔橙校并跋、莫棠跋及抄配。這些批校題跋,或敘述成書原委,或談論內容得失,對于學界研究,頗具參考價值。

古籍出版在傳承、弘揚中華文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復旦大學圖書館藏〈詩經〉文獻叢刊》將館藏珍本化身千百,公之于世,不但為國內外學術界《詩經》研究提供了便利,同時對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代文化、出版史、書籍史等各領域研究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以數字手段保存、影印、呈現古籍原書面貌,既有助于知識文化的流傳,也有助于中華古籍的保護與傳承,是對國家文化事業(yè)的一大貢獻,對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亦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