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2024年第11期|馬金蓮:十載重陽結(jié)盟情
世間的有些緣分是提前根本無法預料得到的。2010年之前,我在一個叫興隆的鎮(zhèn)政府里工作。七月份市上遴選公務員,我正好條件符合,于是報名參加競選。我報考的這家單位叫中國民主同盟固原市委員會。經(jīng)過筆試、面試、考察和體檢后,我順利進入這個單位,崗位是專職干部。從此,我開始了在民盟機關工作的十年經(jīng)歷。我到民盟是冬季,等翻過年,還沒進入農(nóng)歷九月的門檻,老主委吉海云就開始念叨,說九月初九那天要舉辦重要活動。我禁不住好奇,什么活動非要選在一個農(nóng)歷的日子進行?吉主委性子隨和喜慶,不慌不忙,他不著急告訴我九月九做什么,讓我先把七十歲以上老盟員的名單整理出來。我就按照出生年月排了一個名單。然后他預訂活動場所。打電話的時候我在跟前,聽得他告訴飯店,壽桃準備兩盤,飯菜要做得清淡爛軟,我已經(jīng)猜到這是要請老盟員吃飯了。果然接下來他拿著我整理出的名單打電話,打通了先問候寒暄,接著說一些對方身體如何、胃口好不好、病情進展等瑣事,最后說過幾天重陽節(jié),請老朋友們出來聚聚。聽著這家常隨意的交談,我?guī)锥葢岩桑哼@是不是在做和工作有關的事,怎么像親戚朋友之間拉家常呢?
初九到了。中午十二點一下班,我跟著吉主委趕往飯店。不著急進包間,我們在大廳門口等待接人。只要有車停下,就會從車里顫巍巍下來一位老人,吉主委趕上前去扶,笑呵呵握住手問候。他們有的由家人送來,有的坐出租來,也有慢慢步行走過來的。吉主委和每個人都熟悉,老遠就迎上去,握手,問好,寒暄,笑呵呵的,氣氛熱絡、親切,完全就是家人之間團聚或者老友久別重逢。等所有人到齊,大家進包間,落座,點菜,然后就等待飯菜上桌。作為新來的專職干部,我是第一次跟老盟員們見面,所以沉默與傾聽是我的常態(tài),我發(fā)現(xiàn)這些老盟員們要么白發(fā)染鬢,要么腰腿疼痛,確實是一群老人。吉主委一一給我介紹,我便認識了鶴發(fā)童顏的丁俊德、寡言謙遜的馮俊德、熱心奉獻的江芝蘭、十分健談的黃忠厚……每介紹到一位,吉主委都能侃侃談出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丁俊德跟共和國的建立、發(fā)展緊密相伴隨的跌宕起伏的一生,馮俊德為固原教育事業(yè)默默貢獻的幾十年,江芝蘭退而不休熱心社會事業(yè)還在發(fā)揮余熱,黃忠厚作為扎根固原的陜西人把這里當作第二故鄉(xiāng)深情熱愛……服務員上了兩盤特殊的饅頭,炫白的面粉,饅頭頂上點著紅紅的一個點,活脫脫就是一枚枚剛從樹上摘下的大桃子。吉主委舉杯致祝詞,說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中華民族的敬老節(jié),民盟歷來重視這個節(jié)日,所以今天舉辦尊老敬老愛老活動,祝愿老盟員們開心快樂、健康長壽。我這才徹底弄明白了舉辦這一活動的緣由?;顒诱麄€過程很舒暢,都是老年人,又都是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再加上是民主黨派成員,每個人的身上都顯出一種別樣的修養(yǎng),沒有喧嘩,沒人貪杯,看不到指手畫腳,都在追憶往事,感嘆歲月,感恩當下,展望未來。這是我第一次領略老盟員們的風采,一路聽下來,我覺得心里就像在落一場春雨,綿綿不絕,無聲浸潤,好多我所不知道的歷史軼聞、革命故事、社會大事、個人經(jīng)歷,被提起、討論、評價、回味和感慨。氛圍不知不覺變得莊重肅穆。我知道了固原近代革命歷史以及社會民生發(fā)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民盟跟共產(chǎn)黨始終同心同德同向的感人故事。從老盟員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傳統(tǒng),老同志對家國大義的生動闡釋,對民族與社會前景的擔當和憂患,也有對后來者的諄諄教導和殷切期待。短暫的一個飯局,我卻有大收獲,從心靈層面感受了滌蕩和啟迪,看似平凡普通的黨派工作,原來有著這樣重要的擔當和責任。
我跟吉主委共事只有兩年。等我休完產(chǎn)假返回崗位,他已退休了。重陽節(jié)又到了,怎么給老盟員們過這個敬老節(jié),成為考驗我工作能力的事。我求助吉主委,他愿意陪我完成工作,但我們換了工作方式,不是聚餐,而是上門挨個兒看望老盟員。這就見到了上年臥病未能團聚的三位老盟員。郭萬福老盟員已經(jīng)病勢深重,床頭守著家人,我們進去后,他本人微微睜開眼睛,看了看,認得出吉主委來,努力說出了“民盟”兩個字。我們離開一周后就接到了他去世的消息。萬延禎住在鄉(xiāng)下一個叫萬家堡子的地方,老人九十歲高齡,帶著尿袋,但人挺清醒,爬下炕坐在椅子上陪我們說話,讓我們喝茶吃干果,他身后墻上掛著他父親萬錫紱(烈士赫光)的遺照和民政部頒發(fā)的烈士證書。歲月的痕跡隨處可見,老堡子里的時光安靜而清閑,他在這里安享晚年,也守著父輩手里留下的老土堡子。他給我們講述當年的往事,說他年幼的時候父親就離開家鄉(xiāng)出去參加革命,這一去再也沒了音訊,多年后組織找上門送來烈士證明,才知道父親早就為革命犧牲他鄉(xiāng)。后來,萬延禎很爭氣,把萬家經(jīng)營得人丁興旺,團結(jié)和睦,家風肅正,名動一方。高齡老盟員孫義勇也出身于烈士家庭,他的一個大哥孫壽銘,一生奔走在為革命奮斗的道路上,赤膽忠心,才華橫溢,新中國成立前夕被國民黨殺害在蘭州的監(jiān)獄里;另一個哥哥孫義智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上。青山處處埋忠骨。西海固大地的好男兒,把熱血灑給中華民族的解放和發(fā)展事業(yè)。孫壽銘是民盟盟員,更是固原民盟事業(yè)的最初建設者,他早年加入西北民盟前身西青會;他的弟弟孫義勇也是盟員,一輩子從事教育事業(yè)。坐在孫家老院子里,聽著吉主委和孫義勇的交談,我的思緒不斷飄遠,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我們以這樣的方式感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傳遞出的溫馨,聆聽烈士親屬和民盟前輩講述往事,感覺覆在時間之上的那層塵埃正被輕輕拂去,露出曾經(jīng)的崢嶸和艱辛、不屈和堅守。我再次思索著家國大義這些沉甸甸的命題,而有幸身處和平生活中的我們年輕一代,該如何更好地從中學習并繼承這些精神要旨?
桃花謝了杏花濃。歲月流轉(zhuǎn),日子匆匆,夏去秋來,又一年重陽節(jié)來了。寧夏民盟決定組織一個頗有新意的敬老活動,即為盟內(nèi)婚姻四十年以上、夫婦雙雙在世的老盟員,舉辦慶?;顒印N冶愫Y選老盟員的婚姻情況,最后符合條件的是江芝蘭和她的愛人、袁??》驄D、韓映武夫婦。根據(jù)活動要求,三位老盟員帶著自己的丈夫或夫人拍攝了婚紗照,然后帶著婚紗照去銀川參加活動。活動由我?guī)ш?,我們坐班車來到了民盟寧夏區(qū)委會會議室?;顒咏Y(jié)束后我又把他們帶回固原,一一送到家門口。這一路其實我很擔心,替老同志的身體操著一份心。平安完成活動后,回想現(xiàn)場氣氛,心里又很欣慰,活動舉辦得很有詩意,寧夏五市都組織了符合條件的老盟員赴會,大家歡聚一堂,大屏幕里播放著提前拍好的視頻,銀婚、金婚、鉆石婚的老盟員們,和各自的老伴兒露出燦爛幸福的笑容。走過人間的風風雨雨,歲月帶走了他們的青春,打磨了他們的容顏,考驗了他們的婚姻,留下了他們對愛情和婚姻的堅守。我們共同見證了這一美好時刻。作為年輕人,我從老盟員身上看到了平凡日子里相守的必要,懂得了人間情意的珍貴。這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后面的日子里,每當我在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中感覺艱難的時候,我就禁不住想起那一幕幕,透過那些相擁而笑的溫暖,我似乎能看到他們曾經(jīng)相濡以沫的點點滴滴,人間煙火里有浪漫,也有瑣碎,更有紛擾和塵埃,只有堅強地走下去,才有機會擁抱最后的圓滿。
我在民盟十年,為老盟員過敬老節(jié),是每個重陽日風雨無阻的事情。這十年里,有老盟員相繼去世,也有盟員因為年歲增加而進入老盟員之列。郭有福去世了,韓滿堂去世了,孫義勇去世了,萬延禎去世了,黃忠厚去世了……每當接到老盟員去世的消息,我的心里都要難受好一陣,腦海里回放著關于他逝者生前的畫面,那音容笑貌,那講過的往事,那真知灼見里閃爍著的智慧之光……丁俊德老先生一直精神矍鑠,他瘦瘦的身軀,黃白的肌膚,頭發(fā)胡須全白,但神采不減,頭腦清晰,每次見面除了給我們回顧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奮斗歷程,還會介紹他近期的閱讀感受。他常年堅持閱讀,并不斷記錄閱讀感悟,每次暢談,他最后都歸結(jié)為一點:人要學習,學習是一輩子的事,生命不止,學習不停。他曾經(jīng)望著我,和藹地吩咐說,小馬啊,年輕人不敢偷懶,學習才能適應這個時代。去年當我接到他去世的消息時,眼淚悄然濕了眼眶。這位風趣智慧精神可愛的老頭兒,我們的老盟友,他永遠離開了我們。
觀察固原人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反應,重陽這個節(jié)日似乎在人們的節(jié)日圖譜中并不占據(jù)重要位置。春節(jié)過大年、二月二炒豆豆、五月五吃粽子、八月十五看著月亮吃月餅,似乎和吃有關系的節(jié)日在老百姓中更火熱。重陽這樣的日子離我們有些遠,印象里最直接的認識就是,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里記敘的有限的信息。清明紀念亡故的親人,那么重陽節(jié)干些什么?大家能隨口說出來的似乎只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思鄉(xiāng)、手足之情,這些都不難理解,茱萸的話,就難煞西北干旱之地的固原人了,這類南方濕潤水土才能滋養(yǎng)的植物,在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里沒有??v觀從古到今的人類情感發(fā)展歷程,寄情喻志的方式,總在就地取材的大范圍內(nèi)。每一地自然有著自己獨有的風物,風物牽扯人情,風物不盡相同,人情寄托與承載的方式也就千差萬別。茱萸寄托的是王維和他那個時代的憂傷,而九九重陽對于固原的民盟盟員來說,就是敬老愛老和長壽,是壽桃饅頭和團聚,是論今和憶舊,是總結(jié)和期待,這已經(jīng)成為一個良好的傳統(tǒng)。
如今算來,我離開固原民盟機關有三年之久了,每當想到重陽這個節(jié)日,我就會想起組織老盟員過節(jié)的那一幕幕,度過的一年又一年,接觸過的一位位老盟員,了解到的他們的人生故事,聽他們講述的過往歲月,從他們那里受到的教誨、獲得的學識、提升的品格、增強的信心,像綿綿細雨涓涓細流,一點一滴,無聲勝有聲,融入心田,化作養(yǎng)分,為生命的底板添加了一筆特殊的色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