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白馬湖散文獎”在浙江上虞頒出
12月1日晚,首屆“白馬湖散文獎”頒獎暨“白馬湖文學之夜”活動在浙江百年名校春暉中學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雜志社主編施戰(zhàn)軍,“白馬湖散文獎”評審委員會主任、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浙江省作協主席艾偉,紹興市副市長、上虞區(qū)委書記魯霞光出席并致辭?!度嗣裎膶W》雜志社副主編陳濤,老舍文學院專業(yè)作家寧肯,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黃開發(fā),紹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洪海,上虞區(qū)人大主任陳堅,上虞區(qū)政協主席趙文中,上虞區(qū)委副書記李海裕,上虞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長周曉國等一千多人參加活動。張煒、于堅、習習、李青松、阿舍、鮑堅、趙暢、周吉敏、王冰、李達偉等十名獲獎作家現場接受頒獎。
“白馬湖散文獎” 以上世紀20年代在上虞春暉中學任教的夏丏尊、朱自清、豐子愷等“白馬湖作家群”所創(chuàng)作散文形成的風格流派而命名,由《人民文學》雜志社、浙江省作家協會指導,上虞區(qū)人民政府主辦,上虞區(qū)委宣傳部及上虞區(qū)文聯承辦,獎項評選范圍包括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公開出版的漢語散文作品集和在省級報刊以上公開發(fā)表的單篇散文作品,要求作品傳承白馬湖散文流派的創(chuàng)作風格,體現自然、平和,凸顯其散文獨有的審美性。
施戰(zhàn)軍在致辭中說,上虞古老的文化積淀是成熟的、立體的,又是活態(tài)的、青春的,這里形成的白馬湖文學流派,在現代文學史上影響深遠?!鞍遵R湖散文獎”在春暉中學莊重熱烈地頒發(fā),這個名稱和地點,決定了這個獎項有標高、有根脈、有特色。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都深厚鮮明的上虞,它必定會成為體現守正創(chuàng)新、推進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fā)展的一件實事,必定會豐富和賡續(xù)春暉文化,讓文學精品的活力匯流在白馬湖,再涌入美的詩學與愛的教育的大江大河。
白庚勝代表評審委員會致辭,他表示在上虞這片青春與創(chuàng)業(yè)的熱土上,真切感受到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被激活,充分印證了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需要文化軟實力的跟進。此次“白馬湖散文獎”的評選堅持公正、公平、公開原則,兼顧地域性、民族性、題材性,評選出立得住的佳作,真正做到了文學走到哪里,情感就走到哪里,創(chuàng)造性想象力就走到哪里。
艾偉曾就讀于春暉中學,白馬湖給了他很多創(chuàng)作靈感。他深情回憶,那些年,在葉圣陶先生題寫?zhàn)^名的春暉中學圖書館,閱讀著春暉先賢們的文章,深切感受到空氣中都殘留著文學的氣息。文學藝術是一場美好的事業(yè),值得投入一生。要繼續(xù)傳承、挖掘、發(fā)揚春暉文化和白馬湖作家群留下的文學財富,讓它照亮更多人的心靈。
魯霞光在致辭時說,文化標識是一座城市最具辨識度的靚麗名片,展示的是城市氣質、彰顯的是城市內涵、凝聚的是城市精神。白馬春暉是上虞地域特色文化金名片,充盈著民國風、書香味、文藝范、年輕態(tài),上虞希望通過創(chuàng)辦“白馬湖散文獎”,進一步激活“春暉文化基因”,傳承發(fā)揚白馬湖文學流派,真正將習近平總書記在上虞提出的“文化建設就是要挖掘傳承好地方優(yōu)秀文化基因”的講話精神落到實處,聚力打造“現代教育、人文日新”文化標識。
施戰(zhàn)軍、魯霞光為張煒頒獎
王洪海、陳堅為于堅頒獎
在獎項評選過程中,主辦方收到來自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及海外等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積極響應,累計收到參賽作品390件,其中散文集142件,單篇散文248件。在一眾參賽作者中,不乏目前中國文壇具備創(chuàng)作實力和影響力的中堅作家,包括曾獲茅盾文學、魯迅文學獎以及冰心散文獎、朱自清散文獎、豐子愷散文獎、《人民文學》獎、三毛散文獎等各類獎項的眾多作家。經過多輪角逐,最終評選出獲獎作品十件,其中大獎2人,優(yōu)秀獎8人。
白庚勝、艾偉為王冰、李達偉頒獎
陳濤、趙文中為習習、李青松(代領)頒獎
寧肯、李海裕為阿舍、鮑堅(代領)頒獎
黃開發(fā)、周曉國為趙暢、周吉敏頒獎
“白馬湖文學之夜”同時融入春暉主題的白馬湖經典作家散文片段朗誦、弦樂四重奏《春暉》、小戲《晨曦》、大型舞蹈《春暉之光》等共六個節(jié)目,以藝術形式充分展示春暉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白馬湖人文景觀,同時展示中國現代“白馬湖派”散文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成果。
活動期間還舉辦了以“與文學相遇”為主題的名家訪談講座,張煒、于堅與當地的文學愛好者、寫作者以及春暉中學學生近三百人,圍繞寫作、閱讀、生活等問題進行了親切交流。
附:首屆“白馬湖散文獎”授獎辭
張煒《張煒散文》授獎辭
張煒是多種文體創(chuàng)作上都成就卓著的當代重要作家?!稄垷樕⑽摹肪x了他對當下和過去充滿深情的多樣題材的散文精品。故鄉(xiāng)、藝術和齊魯文化如歌如詩,歷史、人生和自然萬物,在他筆下熠熠生輝。深切的人文情懷,沉郁的抒情筆法,展現了一個杰出散文作家所能達到的思想和藝術高度。
有鑒于此,授予張煒的《張煒散文》白馬湖散文獎。
于堅《密西西比河某處》授獎辭
“密西西比很黯淡,就像印地安人的一張臉”——類似這樣的細節(jié),總是像一道道閃電那樣照亮語言的夜空。全書無序號,無標題,新的篇章或新的界面或新的語境,皆由一首詩開啟,每一頁都布滿形神兼?zhèn)涞恼Z言繁星。于堅的散文世界是整體寫作的獨特范本:中華傳統之“文”、現代認知之“質”,互為表里,氣象萬千。
有鑒于此,授予于堅的《密西西比河某處》白馬湖散文獎。
習習《遠方》授獎辭
散文即自由,無疑自由也是一種難度,《遠方》印證了這一點。當創(chuàng)作進入自由狀態(tài)、失去了表面的法度,自由依憑的是什么?在習習這里探索出依憑一種高度與孤立的事物建立聯系的方式,以鷹的飛行視角,讓天氣、死亡、夢境、大漠與西湖、粵東與西北、雪和大雪山,自在地發(fā)生審美互動,從而也實現了對難度的層層破解。
有鑒于此,授予習習的《遠方》白馬湖優(yōu)秀散文獎。
李青松《北京的山》授獎辭
多年來,李青松堅持倡導生態(tài)文學創(chuàng)作,而且身體力行,為這一題材的發(fā)展做出突出貢獻?!侗本┑纳健贩?2篇,以寬廣的視野和明敏的觀察,將首都的群山納入天地大美、啟開物我靈犀,寫得風生水起、柔情萬種,是生態(tài)文學別開生面的重要收獲。
有鑒于此,授予李青松的《北京的山》白馬湖優(yōu)秀散文獎。
阿舍《造園記》授獎辭
阿舍的長篇散文《造園記》敘寫了擁擠的現實之外,自家小院營造出的一個接近夢境的心靈憩園。知性與感性結合,人的境遇與自然之法共同參與,植物的蓬勃與死亡、沉默與固守對照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內蘊豐富,感悟豐厚。作品結構嚴謹,語言軟硬適度,委婉有致,豐富、生動的比喻、暗示、雋語以及流行語的化用等顯示了現代漢語散文的語言之美。
有鑒于此,授予阿舍的《造園記》白馬湖優(yōu)秀散文獎。
鮑堅《正是看花時節(jié)》授獎辭
文接千載,意韻悠游?!墩强椿〞r節(jié)》取材廣博,自然與人文并重,鮑堅以典雅、含蓄、克制的散文語言狀寫日常風物、道說文史知識,抒發(fā)中年知識分子的生命體悟,中國傳統文學“以萬物入情”的浪漫筆法,承接了中國小品散文寫作的雜家姿態(tài),展現出中國歷史文化的獨特韻致與深厚智慧,從而使古老文化在現代語境中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有鑒于此,授予鮑堅的《正是看花時節(jié)》白馬湖優(yōu)秀散文獎。
趙暢《越窯青瓷:奪得千峰翠色來》授獎辭
趙暢的這部散文是有關越窯青瓷的名物寫作,格物致知,明心見性。作品結構清晰,層次分明,從青瓷寫起,以小見大的同時注重瓷外意象,既描繪了中國瓷器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又詮釋出中國特色的審美意識與文化精神。趙暢的寫作具有獨特的人文質地,帶我們穿越歷史塵霧,看見勞動人民的平凡與偉大。
有鑒于此,授予趙暢的《越窯青瓷:奪得千峰翠色來》白馬湖優(yōu)秀散文獎。
周吉敏《古游錄》授獎辭
或從古戲曲入手,或聚焦造紙術、歷史人物,名勝古跡,《古游錄》用南方流水般清澈靈動的心態(tài)和文字,訪古境,見古心,悟古理,探尋古人的生活現場與精神世界。個體化的目光投進古老時間空間,清新的文字也因此具有悠然的個人色彩,同時也浸染醇厚的地域文化色彩,這一切在行文中達到高度統一。
有鑒于此,授予周吉敏的《古游錄》白馬湖優(yōu)秀散文獎。
王冰《鄂托克前旗紀事》授獎辭
五件事物,五段往事,勾勒出鄂托克前旗的地理風貌和人文風情。作品不僅是關于土地與人民的贊歌,更是對人與文化的深刻反思。王冰善于捕捉細微而動人的瞬間,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草原的壯麗與生命的堅韌,讓我們感受到自然的呼吸與歷史的脈動。
有鑒于此,授予王冰的《鄂托克前旗紀事》白馬湖優(yōu)秀散文獎。
李達偉《蒼山》授獎辭
對李達偉而言,進入蒼山不是一個通常旅游者身份,而是生命進入時間無比緩慢、世界的細節(jié)漸次展開的維度,關涉著不僅是一隅一山而是整個人類。作品有類似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的結構和節(jié)奏,讓我們屏息寧神,聆聽蒼山。散文家中的音樂家很少,而李達偉是。
有鑒于此,授予李達偉的《蒼山》白馬湖優(yōu)秀散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