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膠東文學》2024年第9期|洪浩:讀安徒生童話
來源:《膠東文學》2024年第9期 | 洪浩  2024年12月18日09:07

貪欲釋放了心中的野獸

——關(guān)于《打火匣》

金錢能喚醒人的貪念,而貪念的迅速躥升會讓人喪失理性。

故事的主人公大兵就是如此,他原本是一個老實人,因為突然見了太多金錢,就有些昏頭昏腦。所以故事開始不久,他就揮刀砍掉了巫婆的腦袋,犯下一樁命案。

巫婆是給了大兵很大恩惠的人,她的死是失算的結(jié)果,因為刺激一個身帶兇器的人的欲望是極其危險的。

財富可以改變?nèi)说拿\,巨大的財富可以迅速改變?nèi)说拿\。故事里的大兵,這個原本骯臟窮困卑微的人,因為有金錢支撐,搖身一變,很快成為眾人愿意攀附的貴人;而在他把錢揮霍光了的時候,那些人又都遠離了他。

這便是所謂世態(tài)炎涼。

打火匣是一件神奇的魔法寶物,有三條召之即來的大狗聽憑驅(qū)使,似乎可以做任何事情。擁有了這件寶物,似乎就擁有了金錢和其他想得到的一切,因此,打火匣也是促使人的內(nèi)心徹底暴露的一種東西。

對于大兵來說,得知打火匣的秘密純屬偶然,人對自己內(nèi)心的了解也是如此。

大兵又有了錢,而且這次好像怎么花也花不完。命運再度逆轉(zhuǎn),他又變回那個人見人羨的貴人。

就像風吹炭火,神奇的打火匣讓大兵的欲火越燒越旺,接下來他渴望的竟然是皇宮里美貌的公主。而那條召之即來的大狗,還真的趁著夜色把公主給他馱來了,讓他享受到了不該享受的。

禍患于是跟著來了,經(jīng)過千方百計的跟蹤查找,國王派來的人終于抓到了他,把他關(guān)了起來,等待他的將是一場絞刑。

危急關(guān)頭,大兵首先想到的還是他的寶物。這時,一個小鞋匠出現(xiàn)了,幫了他的大忙。小鞋匠之所以替他賣命,是因為有四枚金幣的誘惑。

就這樣,靠著突然出現(xiàn)的三條兇猛巨獸,打火匣在性命攸關(guān)的時刻拯救了他。

不僅如此,猛獸的威力還征服了在場所有觀眾。

更為不可思議的是,接下來,被征服的還有深居皇宮的高貴的公主,她沒有為父母的慘死而悲傷,而是為自己當上了王后而喜悅。

這真是道德淪喪的一刻。

可見,貪念,或者說利益,是能夠左右大多數(shù)人的。

從大兵自己,到曾經(jīng)圍在他身邊的那些趨炎附勢的人,再到為了四枚金幣而狂奔的小鞋匠,最后到心花怒放的公主,他們無一不是被貪念之魔所征服所控制的人。

于是我們知道,打火匣其實就是人心,是欲望和貪念的載體;打火的行為是刺激,是召喚;人一旦接受了這樣的刺激與召喚,心里便會釋放出越來越兇猛的野獸來,就像那三條大狗,眼睛瞪得一個比一個大。

欲望是會蔓延的,猛獸則深具威懾力和控制力,于是更多的人會臣服于它,以至于失掉良知甚至違背倫理。

這是安徒生早期的一個童話,似乎受傳說影響頗深,其中的魔物打火匣類似于《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丁神燈。

挑剔與篤定

——關(guān)于《鄰居們》

這篇童話故事,寫的是一窩麻雀和一叢玫瑰花的對比。

它們是鄰居:麻雀高高在上,住在農(nóng)舍的三角墻上面的燕子窠里;玫瑰則地位卑微,生在農(nóng)舍的墻下。

麻雀一家看誰都不順眼,總是抱怨,也瞧不起它們的鄰居玫瑰花,而玫瑰花知足常樂,心懷善意,活得自在而幸福。

好在它們彼此很少交流,各過各的,平日里倒也相安無事。

麻雀媽媽的心就像它羽毛的顏色一樣,是灰色的。它嘮嘮叨叨,總是挑別人的毛病。它又很自負,在它看來,墻下鴨池里的鴨子不如自己漂亮,而玫瑰傻頭傻腦,胸無大志,只是憑著一點兒香氣和顏色贏得人們的好感,是為人家的眼睛和鼻子活著,也讓她覺得膩煩。

對于什么叫作“美”,麻雀媽媽很不理解。它不但瞧不上玫瑰的“美”,連以前見過的開屏的孔雀的“美”,也很是不以為然,說什么“人們只需把它們的毛扯些下來,那么它們跟我們也就沒什么兩樣了。要不是它們長得那么大的話,我自己就可以拔掉它們的毛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它被農(nóng)舍里喜歡惡作劇的老頭兒粘了一身漂亮的羽毛后,烏鴉和眾多麻雀都追著啄它,它全身的羽毛被拔了個干凈,以致失血而死。它好像是死于自己的刻薄,死于口舌之災(zāi)。

接下來,另一個死于口舌之災(zāi)的是窠里最小的麻雀。這最小的麻雀是個連羽毛都還沒長全的小家伙,它的罪過,一是在媽媽用挖苦的口吻談?wù)摽兹笗r,它附和了這樣一句話:“我要拔掉它們的毛!”再就是,它的媽媽死后,它開始和哥哥姐姐們爭“遺產(chǎn)”,希望它們都搬出去住??墒牵驮谒闪笋嚼镂ㄒ坏闹魅瞬痪?,一場大火燒毀了整個屋子,它也被燒死了。

對于它的命運,安徒生寫得似乎過于無情了。

災(zāi)難過后,唯一幸運的是那叢玫瑰花,它們不但安然無恙,還因為廢墟的襯托更顯美麗。

這引起一位路過此地的畫家的注意,他把玫瑰花畫下來,過了些日子,還讓人把它們連根挖走,送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讓它們在著名的多瓦爾生博物館安了家。

玫瑰花開在雕塑家墓前,它們對于雕塑家的陪伴贏得人們的喜愛,“它們的美跟他不朽的名字永遠連在一起”,因此可以說,它們有了非常完美的歸宿。

后來,那些幸存的麻雀及其后代偶然飛到這里,認出它們的老鄰居。玫瑰花見到麻雀們很高興,可麻雀們?nèi)匀豢床黄鹈倒寤?,它們不但嘰嘰喳喳地對玫瑰花的發(fā)跡表示不以為然,還挑剔花叢中有一片枯葉。

這就叫本性難移。

這篇童話,其實是寫給成年人看的。故事里,有安徒生真實的經(jīng)歷和感觸。那一叢善良的玫瑰花,便是從貧寒的小地方來到哥本哈根,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的自己;而嘰嘰喳喳的麻雀,則隱喻了那些一邊背后議論,一邊表示鄙視的故人。

作品的題目是《鄰居們》,還真能讓人聯(lián)想到鄰居們,或者一些舊友故交。

他們的心態(tài)舉止常常如此。

他們常常是一群麻雀。

人們總喜歡高高在上地評價他人,而缺少對自己的反思和省察,似乎是,自己的一切總是對的,總是好的,而他人則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無論怎樣都沒什么了不起。

當你地位低于他們時,他們自然要鄙視你;當他們感覺到你比他們優(yōu)越,則會質(zhì)疑你發(fā)達的原因,會以更加苛刻的目光挑剔你,審視你。

這其實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人性大抵如此。

安徒生以這樣一篇童話,表達了對“麻雀們”的不滿和批評,也表達了一份自信與篤定。

舉重若輕的細節(jié)

——關(guān)于《豌豆上的公主》

王子和公主,是最經(jīng)典的童話人物。王子是稀見的,公主也是稀見的。王子好像只有與公主結(jié)合,這門婚事才算是門當戶對。千百年來,王子與公主的各種傳說,不知演繹了多少讓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

究其原因,也許是因為只有極高貴的門第,才值得所有人向往吧。還有比王子與公主的婚事更華麗,更熱鬧,更能讓天下人衷心羨慕而不嫉妒的嗎?似乎沒有了。王子娶公主,公主嫁王子,乃是絕頂理想的婚配。

這篇童話的語言是經(jīng)典的童話語言,人物也是經(jīng)典的童話人物?!皬那坝幸晃煌踝?,他想找一位公主結(jié)婚;但是她必須是一位真正的公主。”開頭是如此平凡和常見,但還是充滿了懸念,讓人急于讀下去。什么是“真正的公主”?難道公主還存在假貨嗎?

可是接下來我們看到,這位王子走遍了全世界,也沒有找到稱心如意的公主?!肮鞯褂械氖?,不過他沒有辦法斷定她們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公主。她們總是有些地方不大對頭?!?/p>

那么,她們哪里不對頭呢?

可能是,她們的表現(xiàn)都有點不夠高貴吧。她們也許并非假公主,但是缺少高貴的氣質(zhì),這就讓王子受不了。

王子受挫很嚴重,他見過的所有公主,與他理想中的公主形象有一定的差距。那么,真正的公主應(yīng)該是怎樣的呢?

在經(jīng)歷了很多挫折后,王子心中是越來越清楚的。

他的父母,也就是國王和王后,也是清楚的。

他們已經(jīng)想好了一個辦法,等待檢驗合格的公主。

在風雨之夜前來敲城門的這位公主,是主動迎接考驗的公主。她選擇在這樣糟糕的天氣里來,一定是心有底氣的。她很自信,她知道自己一定能夠通過測試。果然,二十床墊子和二十床鴨絨被下面的豌豆,被她嬌嫩的身體感覺到了。

真正的高貴不是裝出來的,她的嬌嫩無人可比。

這是安徒生剛開始寫作童話時的作品,形式上是傳統(tǒng)的,情節(jié)和人物的設(shè)計可謂簡約無比:王子自己走遍世界找公主,公主自己找上門來,老國王自己給公主開城門,老皇后自己給公主鋪床。好像是,整個王宮只有三個人,然后迎來了一位貨真價實的公主。

“請注意,這是一個真的故事?!苯Y(jié)尾的這一句不無幽默。

是的,這當然是一個故事,一個真的故事。故事只要自圓其說,便能成立。

就像經(jīng)過了豌豆的檢驗,便可以稱得上是真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故事特別具有寫作學上的意義,那就是:它以一個極度夸張的細節(jié),完成了塑造人物的使命,同時解除了懸念。

真可謂舉重若輕。

在此,那粒用以測試公主的豌豆,恰如一塊試金石。

所以,它是很有紀念意義的。

它在最后被送進博物館,也是理所當然的。

無望的愛

——關(guān)于《堅定的錫兵》

只有一條腿的錫兵,是二十五個錫兵中的另類。

也是最為卑微的一個。

他和他的二十四個兄弟,都是一把舊的錫湯匙熔化后重新鑄造的結(jié)果,而他因為是最后一個,錫不夠了,所以帶著先天的殘疾出生了。

這種先天不足,寫的正是安徒生自己,因為他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里,相貌不佳,文化不足,當進入大都市哥本哈根的時候,他自覺卑微,并且受人歧視。

這里寫的是個人命運中不可避免也無法選擇的那部分。

但這不幸的錫兵,終究是一個士兵。

錫兵具有士兵的品格:正直,堅強,富有尊嚴。不僅如此,他還格外敏感,對愛情有著異于常人的渴望。

他注意到紙宮殿里的舞蹈家小姐,是因為他以為她和自己一樣,只有一條腿。由此,他對舞蹈家深為同情。

這種感情很快轉(zhuǎn)化為愛戀,他常常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她。

可是,盡管他認為她是自己的同類,他的自卑感還是存在。

他覺得她一個人住一座宮殿,派頭很大,她其實是高不可攀的。

因此,他愛她,僅限于遙遙注視。

可是,即使注視,也有可能是不被允許的。

鼻煙壺里的小妖精,對他就頗為忌恨,警告過他:“請你把你的眼睛放老實一點!”

他裝作沒聽見,妖精便又說:“好吧,明天你瞧吧!”

于是,第二天,錫兵果然遭遇了不測,而一切無疑是妖精搗鬼的結(jié)果。

錫兵的遭遇是童話里最為常見的歷險記,充滿了童趣和傳奇:他先是被一陣陰風從窗臺上吹落到街上,非常狼狽地跌了個倒栽蔥,接著又遭遇了大雨。雨后,被兩個孩子給放到紙船里,開始了陰溝里的漂流。他從陰溝里流到下水道,又從下水道流到運河。而在這個時候,令人非常悲哀的是:紙船下沉了。

在預(yù)感到再也見不到心愛的小舞蹈家之時,錫兵的耳畔響起了一個聲音:“沖啊,沖啊,你這戰(zhàn)士,你的出路只有一死!”我們不妨視此為安徒生的心語。

那是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壯,帶著自虐,以及無所謂。

但意外的是,錫兵并沒有就此沉沒于水底死去,因為,一條大魚一口吞下了他。更為神奇的是,大魚很快被人捕撈賣掉,又剛好被他的主人家里買了去。女仆剖開魚肚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他,驚嘆不已。

錫兵重回原來待過的桌子,重又看到了那座美麗的宮殿,那個可愛的小舞蹈家。這里有一段話,寫得非常傳神和感人:

她仍然用一條腿站著,她的另一條腿仍然是高高地翹在空中。她也是同樣的堅定!這種精神使錫兵受到感動:他簡直要流出錫眼淚來,但是他不能這樣做。他望著她,她也望著他,但是他們沒有說一句話。

經(jīng)歷了如此磨難,錫兵還是錫兵,但他的心增添了悲喜交加;舞蹈家還是舞蹈家,但她開始望著他了。

錫兵的單相思,現(xiàn)在轉(zhuǎn)化為雙方的相思了。

這是了不起的變化。

可以想象,正常情況下,他們將開始正式相愛了。

然而,妖精還在作祟,錫兵迎來又一個大變故:一個小孩子把錫兵拿起來,不由分說地扔進火爐里去了。

經(jīng)歷了大水的洗禮,剛剛與心愛的人對上目光,緊接著又來了烈火的考驗。錫兵真是多災(zāi)多難??!

在火中,錫兵感到了可怕的熱氣,但他不知道這熱是從火里發(fā)出的,還是從他的愛情里發(fā)出的。

此前他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完全不了解火是怎樣的東西。

他困惑而又無助地望著她,她也茫然地望著他。

而烈火在猛烈地燃燒,他的身體在慢慢熔化。

這是非常悲慘的一刻。

然而就在這時,應(yīng)該還是妖精作法的結(jié)果,一陣風吹起來,紙做的舞蹈家飛向火爐,飛到了他的身邊。

這是舞蹈家此生唯一的一次舞蹈,但她單薄的身體立刻化為火焰,不見了。

他們似乎有過一瞬間的擁抱,但這未免太虛幻了,雙方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錫兵很快化為一個錫塊,沉到了爐底。第二天,女仆倒爐灰時,發(fā)現(xiàn)錫兵變成了一顆小小的錫心。

而那位舞蹈家,只留下了一小塊黑炭。那是她脖子上的裝飾品焚燒后剩下的。

這個故事是愛的悲劇。

一條腿的錫兵的生命歷程,充滿了苦難與渴望,令人為之感慨,但錫兵在厄運和磨難中所保持的尊嚴,他對于愛情的執(zhí)著守望,他堅定的愛的信念,都讓人感覺到——他,并非失敗者。

是的,錫兵的愛情雖然充滿了幻滅感,甚至他連生命也失去了,但一切并非徹底虛無。

因為最終,經(jīng)歷了那樣一場大火,他仍然保有一顆純粹的心。

一顆熱愛的心。

這是一個卑微者的愛情故事。這故事,表達的是一種無望的愛,它令人心酸,又令人堅強,令人感慨良多;這故事,寫盡了一個先天不足而又渴望愛情的單身漢的窘迫與執(zhí)著,是安徒生內(nèi)心深處悲苦情感的熱烈宣泄。

愛,因無望而執(zhí)著。

信則童話生

——關(guān)于《小意達的花兒》

這篇童話在安徒生的童話作品中,具有特殊意義。

首先,這是他第一篇從現(xiàn)實中發(fā)現(xiàn)素材并進行創(chuàng)作的童話。此前安徒生只寫過《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兩篇童話,它們都較多地受到了《一千零一夜》的啟發(fā),所以尚未脫去民間故事的特色。

而這篇,是他在一位詩人朋友家的客廳里構(gòu)思和醞釀的,小意達正是這位朋友的女兒。安徒生在與小意達的交談中,講了很多關(guān)于植物園里的花兒的故事,其中多有虛構(gòu),而小意達的話也啟發(fā)了他,讓他把這個故事編了下去。

作品的故事性,是在虛構(gòu)的逐步推進中緩緩展開的。前半部分寫的是女孩兒小意達與一個坐在客廳沙發(fā)上的來訪學生的對話。從開頭的介紹來看,這個學生正是安徒生自己,因為安徒生本人既會虛構(gòu)故事,也擅長剪紙。

小意達問他,她的花兒為什么今天突然死了,學生為了安慰她,就編起了故事,說這些花兒不是死了,而是因為昨晚參加舞會,累壞了,所以現(xiàn)在都無精打采。

小意達一開始不信他的話,就發(fā)出一個接一個的質(zhì)疑,說花不會跳舞,還說外面的花園里樹葉都落光了,一朵花都沒有,等等。學生就繼續(xù)拿編的情景哄她玩兒,不斷地將她的疑問化解掉,他說花兒都會跳舞,現(xiàn)在花兒都跑到皇宮里玩兒去了,等等。

漸漸地,小意達信以為真,進入他編造的情境中去了,并開始附和他說話了。這時候,一位樞密顧問官來訪,也坐在沙發(fā)上,對學生把這些“沒有道理的幻想”灌輸?shù)叫『耗X子里的做法表示了不滿,學生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剪紙也讓他不以為然。

學生當然也覺得他討厭。

然而,小意達覺得學生講的關(guān)于她的花兒的故事非常有趣。到了晚上,小意達再看她的那些花兒,還有她的玩偶,便有了不同于此前的感覺。學生的虛構(gòu)打開了她幻想世界的大門,她真的把那些花兒看作是會跳舞的生命了。她不知道她自己是否處于夢幻之中,反正,這一夜,她一直在密切地關(guān)注著那些花兒,還有她的玩偶蘇菲亞。

她窺看了花兒們的舞蹈,偷聽了花兒與蘇菲亞的談話。早晨,她則按照花兒們的囑咐,將花兒用一個紙盒子裝上,葬在了花園里,還和兩個來自挪威的表兄弟一起為花兒舉行了葬禮。

需要說明的是:故事里,安徒生的虛構(gòu)尚未完全脫離現(xiàn)實??蛷d里另外幾個人,也都以花兒或玩具的形象進入了作品。像莉妮小姐的黃百合花、彩色的樺木條、騎在樺木條上的蠟人、玩偶蘇菲亞,原本都和樞密顧問官一樣,是現(xiàn)實中的某個人物。安徒生寥寥幾筆勾勒了這些人各自的形貌特點和神氣,在作品中跟他們開了一個玩笑。

這篇作品意在表明:對于孩子們來說,幻想之境是可以通過虛構(gòu)而營造出來的,這便是童話的誕生。

幻想世界往往是寧靜的、美妙的、祥和的,當孩子遭遇到痛苦和失落的時候,幻想之水能夠滋潤他們的心田,成為最有效的撫慰。而這,便是安徒生創(chuàng)作童話的意義。

所以,編故事給孩子聽,并非那位刻板的樞密顧問官所理解的那樣荒謬無聊。

在這一篇源于現(xiàn)實的童話里,安徒生委婉地道出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想,正式開啟了他嶄新的創(chuàng)作領(lǐng)域。由于安徒生本人是現(xiàn)代童話或兒童文學的奠基人,所以,本篇也是童話創(chuàng)作在世界文學視域里的一個極具意義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