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32名桑植年輕人的奮斗故事躍然紙上,是奮斗,也是傳承這片紅土地上革命先輩精神的新時代“脈搏”,此刻,紅地上的年輕人的故事又一次振奮人心—— 《馬桑樹下》北京研討會的背后
來源:湖南日報 | 上官智慧 向韜 田銳 熊英 邱德帥  2024年12月24日10:32

北京研討會現(xiàn)場。向韜 攝

北京研討會現(xiàn)場。向韜 攝

嚴寒之下,千里之外的北京傳來了來自“馬桑樹”的鏗鏘聲音。

12月19日下午,長篇報告文學《馬桑樹下——紅土地上的新故事》(原名:紅土地上的年輕人)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文人翹楚60余人齊聚于此,暢所欲言。

大家一致認為,《馬桑樹下》是對桑植這方英雄土地上革命先輩的深情謳歌,是對桑植新青年傳承堅守和創(chuàng)業(yè)開拓的高度褒揚,也是對中國新青年面對新形勢建功新時代的美好憧憬。

致敬——

32名年輕人,擘畫桑植青年的奮斗群像

研討會現(xiàn)場,座無虛席。

此次活動由《中國作家》雜志社、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幫扶辦、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湖南人民出版社、桑植縣人民政府聯(lián)合主辦,岳陽市作家協(xié)會、桑植縣委宣傳部、桑植縣文聯(lián)共同承辦;《中國作家》雜志社主編程紹武主持活動。

“在‘馬桑樹’的濃蔭下,我專門來聆聽紅土地上新時代的脈搏。”桑植籍的北京大學生鐘瀅汐和田晴專程來到現(xiàn)場,為來自家鄉(xiāng)的新書“打氣”。

到底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引起了這么多人的“圍觀”。

該書的創(chuàng)作者方欣來

方欣來,湖南岳陽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岳陽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作品散見于《人民日報》《中國作家》《青年文學》《啄木鳥》《安徽文學》《湖南文學》等報刊,有作品被《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小小說選刊》選載,部分作品被選入年度選本以及中學語文試題。著有作品集《夏花微微開》、詩集《時光微瀾》、長篇報告文學《湘路》《馬桑樹下》等。(圖片由桑植縣文聯(lián)提供)

該書的創(chuàng)作者方欣來對書本內(nèi)容一語概之,“與其說這是32名桑植年輕人的奮斗故事,倒不如說這是桑植年輕人奮斗的群像?!?/p>

翻開書本,一群來自不同戰(zhàn)線、分屬不同領域的32位年輕人的故事躍然紙上,有扎根鄉(xiāng)村的追夢者,有歌唱桑植的民歌傳承者,也有桑植白茶的從業(yè)者和來自文旅事業(yè)的干事者,還有不是桑植人卻扎根桑植的奮斗者。這群人,身份不一,但身在平凡的崗位,他們朝氣蓬勃、思想前衛(wèi),敢闖敢拼、敢于實踐。

《馬桑樹下》 (圖片由桑植縣文聯(lián)提供)

“今天,書中的年輕人來了,感謝你們千里迢迢來京傳遞書寫奮斗的擔當。”致辭中,桑植縣委副書記、縣長梁高武深情地介紹了正在研討會上活躍的書中年輕人后,會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掌聲,獻給的不僅是書中的年輕人,更是桑植青年奮斗的標桿力量,他們是——參與此次活動捐贈企業(yè)的湖南優(yōu)冠體育材料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鐘高明,桑植白茶的從業(yè)者黃驍、唐鵬,桑植民歌傳承人王海春等。

“希望通過這本書,讓更多的人了解家鄉(xiāng),了解這片紅土地上年輕人的奮斗與夢想。”遠在千里之外的桑植,在朋友圈看到研討會順利舉辦的消息后,同樣也是書中年輕人的王亞婕如是感慨。

這一群像,定會成為桑植所有青年學習的榜樣。

梁高武表示,希望書中的32個年輕人的故事能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從老一輩革命家的奮斗歷程中汲取力量,從身邊平凡普通的創(chuàng)業(yè)青年追夢造夢中找到樣板,“學習他們面對現(xiàn)實、立足當下,不畏艱難、開拓進取的精神,將個人夢想融入家國情懷,奮力譜寫當代青年昂揚向上的精神譜系?!绷焊呶湔f。

解讀——

傳承與創(chuàng)新,點亮國家民族希望的光

此次研討會舉辦的地點,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的中知大廈。

作為此次活動的“東道主”,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與桑植,已有30年的情誼。從1994年開始,國知局對口幫扶桑植。

“文化賦能促進桑植經(jīng)濟發(fā)展?!眹抑R產(chǎn)權局幫扶辦副主任邱文博對《紅土地上的年輕人》一書給予厚望,并承諾將繼續(xù)以文化賦能鄉(xiāng)村振興為抓手,加大桑植縣文化教育事業(yè)和人才培訓的支持,挖掘桑植文化振興動能,促進桑植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

巧的是,與桑植結緣的這30年,國知局的干部同書中的年輕人一樣,深受桑植革命文化教育,賡續(xù)紅色精神,書寫了一部壯麗的扶貧史詩。

就未來幫扶方向,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jīng)理李程表示,作為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系統(tǒng)的文化宣傳機構,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將以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攜手推動桑植文化振興事業(yè)的“滿園春色”和美好明天。

隨后,研討環(huán)節(jié)上,與會的“大家”暢所欲言,處處驚喜。

“這是一部用心之作。”中國作協(xié)黨組成員、副主席吳義勤認為,《紅土地上的年輕人》一書不僅是對桑植革命文化的再現(xiàn),更是對新時代青年精神風貌的一次深刻挖掘,書中的人物形象鮮活,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讓讀者仿佛能夠置身于那片紅土地,感受那份熾熱的理想與堅定的信念。

“他們的故事讓我看到了新時代的希望和力量?!眮碜灾袊鲄f(xié)文藝理論批評委員會副主任梁鴻鷹分享了他的感受,他說,“書中提到的每一個人物都讓我感到親切和熟悉,他們就是我們身邊那些普普通通但又充滿力量的年輕人?!?/p>

評論家、魯迅文學獎得主王干從文學價值的角度評價道:“該書筆觸細膩而有力,通過對32個不同背景年輕人的刻畫,展現(xiàn)了一個立體多元的桑植形象。這本書既有深度也有廣度,是對當代報告文學的一次重要貢獻?!?/p>

此外,來自《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的資深媒體人對此書也進行了一針見血的評論,并對新時代背景下,如何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并傳承紅土地上的紅色精神血脈進行了深入解讀。他們認為,傳承的不僅是紅色精神,更要結合當下年輕人的特點和需求,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激發(fā)更多年輕人的奮斗之情。

在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語的思想碰撞下,討論漸漸深入,研討會的氣氛一次又一次被推向高潮。

“這部作品讓我們看到了桑植這片紅土地上的新希望和新未來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當代年輕人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迸R近尾聲,大家的熱情依然高漲,他們也紛紛寫下了對《紅土地上的年輕人》的濃濃深情。

【“大家”談】

汪雪濤(《中國作家》紀實版副主任,《紅土地上的年輕人》責任編輯)

該書譜寫了當代青年昂揚向上的精神譜系與美好生活畫卷,解碼了湖南桑植的革命文化與紅色精神,深度揭示了兩者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通過“年輕桑植”“激情桑植”“時代桑植”的精彩展現(xiàn),使這座邊地小城,放眼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生動的、先進的、獨一無二的人類聚居地,為新時代中國城鄉(xiāng)發(fā)展提供了難得一見的范本。

余三定(湖南理工學院原院長,湖南省評論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

從藝術描寫的角度看,《馬桑樹下》這部作品堪稱上乘。書中多使用現(xiàn)場采訪的方式進行敘述和描寫,讓讀者隨著作者置身其間,感同身受。作品寫人的白描手法,寥寥幾筆,就把人物寫得活靈活現(xiàn);寫景虛實結合,富有詩意,讓人久久回味。

張梅紅(湖南人民出版社黨委副書記)

《馬桑樹下》選取桑植這片紅色熱土作為樣本,敘寫新時代的新故事,在當下這個時代特別有意義。我們計劃把本書作為一個典型案例、典型樣本去打造,爭取在出版界唱響鄉(xiāng)村振興的“湖南故事”。

劉哲(毛澤東文學院副院長)

《馬桑樹下——紅土地上的新故事》描繪了桑植縣這塊熱土上奮斗者的群像。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底色,那就是青春。身處新時代,作為青年群體中堅力量的桑植子弟,用奮斗繪就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讓青春在為家鄉(xiāng)、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的奉獻中煥發(fā)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舒文治(岳陽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

在書中,我們可以遇見一群時代好青年,看見一個時態(tài)疊加而蘊含豐富的活力中國、美麗中國樣本。文學和青春相互照亮,使得我們關于兩者的話題可以及物生根。這類主題創(chuàng)作也在不斷提高自己的美學品位,不斷向著“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靠近。

朱開見(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如果有人問我,怎樣才能寫好報告文學,我建議好好讀一讀方欣來的長篇報告文學《馬桑樹下——紅土地上的新故事》,它可以作為一個樣本,為寫好中國故事提供借鑒。這也是這部報告文學難得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