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理群現(xiàn)代文學課”面向公眾“開講”
近日,“錢理群現(xiàn)代文學課”面向公眾“開講”,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現(xiàn)代小說十家新讀》主編錢理群、吳曉東,作者賀桂梅與新一代學子中的代表齊聚方所北京店,開啟了一場“重回文學現(xiàn)場”的對談。
今年10月,“錢理群現(xiàn)代文學課”系列的第二本,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吳曉東主編的《現(xiàn)代小說十家新讀》出版。這本書是兩代北大中文系學人對“40年代小說研讀”的課堂實錄,沉浸式呈現(xiàn)了師生對話氛圍,展現(xiàn)出錢理群教授與青年學人對學術的熱情和對人生的思考。
“40年代小說研讀”開課于1995年的北大中文系課堂,談到近30年前的研讀課,錢理群說:“我把這門課的教學方法概括為‘對話與漫游’,這不是老師一個人獨語,而是選擇了‘我在學生中’這一獨特的視角,是一次對話和集體漫游。對話有四層含義,學生(研讀者)與作品中的人物對話、與作品的作者對話、學生與老師對話以及學生之間的對話。對話又采取‘精神漫游’的形式,老師和學生都有極強的自主投入與交流。”
北大中文系教授,《現(xiàn)代小說十家新讀》的另一位主編吳曉東,在20年前還是留校不久的青年教師,他當時全程旁聽了錢理群的“40年代小說研讀”課。他認為,在這種對話中,學生們要對作品有精神上的感悟,才能激發(fā)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對文學作品的開放式的理解,進而在學術漫游的愉悅和快樂中培養(yǎng)自己獨立的研究能力。
《現(xiàn)代小說十家新讀》中《〈看虹錄〉的追求與命運》的匯報人賀桂梅,日后也成為北大中文系的教授。賀桂梅回憶道:“錢老師讓我們這些新手們進入到學術場中去演練,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體會到了做學術的快樂,也在課堂上認識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直到今天我們也是很好的學術伙伴?!?/p>
吳曉東將錢理群“對話與漫游”形式沿用到了2020年的北大課堂,在當時錢理群課堂上研讀的作品逐漸完成了經(jīng)典化后,吳曉東將新的課程命名為“40年代小說經(jīng)典研讀”。在《現(xiàn)代小說十家新讀》中,也加入了新一代青年學者的“再研讀”。
蕭紅、沈從文、馮至、廢名、張愛玲、汪曾祺……由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現(xiàn)代小說十家新讀》,選取10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經(jīng)典作家的11篇“實驗”作品,書中有錢理群教授的總體觀照,也有王風、賀桂梅、姚丹、濱田麻矢等北大學子的文本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