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他用童心解讀阿勒泰的秘密 ——評裴郁平詩集《阿勒泰的四季樹》
來源:文藝報 | 殷 實  2024年12月27日10:14

新疆北部的阿勒泰,是一個神奇而迷人的世界。森林、湖泊、河谷、草原和冰雪,久負盛名的喀納斯湖,還有越境流向北冰洋的額爾齊斯河,都是童話一般的存在。近年,又有新開放的國家地質公園可可托海漸為世人所知。那里有一家小有名氣的“智慧橋文宿”,是“雨萍兒童詩社”的所在,也是童話詩人們的烏托邦。醉心于兒童詩歌創(chuàng)作的裴郁平多年蟄伏此地,以自己獨特的語言發(fā)聲,為這里豐沛的自然景觀平添了幾分人文亮色。

一個兒童詩社為何會出現(xiàn)在邊塞小鎮(zhèn)?這里絕無僅有的自然風景、地質奇觀、冰雪世界,都適合以童心來映照,用兒童詩來表達。地理空間并不限制人們的交流,在裴郁平的“智慧文學群”網(wǎng)絡平臺,有200余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兒童詩人、作家和詩歌愛好者發(fā)表新作,圍繞童詩討論問題,交流創(chuàng)作思想,每日熱鬧非凡。

裴郁平有一首詩《野鴨湖里的星星》是寫可可托海這個地方的,在這個神秘的地方“月亮也會變成一條船,夢里的星星和野鴨子都躺在里面”,這里的湖是無名的,這里是星星和野鴨的世界,動物們在純真無邪地玩耍,夜晚星星們在湖里睡覺。閱讀這樣的詩歌,小讀者們很容易對遠在天邊的可可托海心向往之。去過富蘊、禾木或者阿勒泰其他地方的旅行者,都會對路途中不時出現(xiàn)的蜿蜒河流和藍寶石一般的湖泊記憶深刻,那些仿佛在遠古時代就靜謐地存在于斯、接受我們觀看的物象,或許仍保持著自若和神秘,讓人不忍打擾。

兒童觀察自然的方式可能是好奇、純真、直觀的,是瞬間性和片段化的呈現(xiàn);兒童的語言是清淺、明澈、簡約的,具有白描、象聲、囈語等特點。因此,兒童詩的寫作需要尋找一種返璞歸真的狀態(tài),更需要恪守詩歌的美學原則,要更為審慎地觀察與思考人與自然、宇宙的關系。在裴郁平的詩作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動植物形象,像狼、松鼠、狐貍、小狗、貓咪、花牛、大尾巴羊、雪豹、北極熊,還有麻雀、燕子、喜鵲、蜜蜂、蝴蝶、螢火蟲、蜻蜓,以及蘑菇、蒲公英、雪蓮等。在他的筆下,兒童詩與動植物關系密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這樣的知識性呈現(xiàn),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在追尋童趣、童真和天然無邪。比如“夏風吹著霧/撫摸著小山羊的羊角”(《禾木的霧》),這種心癢難耐想撫摸小山羊羊角的沖動,當然是孩子們的愿望,不過能實現(xiàn)該愿望的,卻只能是禾木的霧。又如“頂冰花在阿爾泰山的腳下/像一群可愛的孩子/藏在冰雪做的被子下面/綠的三角葉和鵝黃色的花帽/豎起睡了一冬天的耳朵/聽遠方傳來的牧羊人的歌聲”(《頂冰花》),阿勒泰的冬季長達七個月,季節(jié)交替,通過“頂冰花”來見證這樣的自然奇觀,勾畫出人跡罕至的自然狀態(tài)的靜謐之美,能為小讀者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在《阿勒泰的四季樹》這本詩集中,“媽媽”一詞出現(xiàn)的頻率是極高的。詩人深知在孩子的世界里,母愛占的比重有多么大,母愛散發(fā)出的力量是多么持久。《夏的雨夜》里,“有一只找不到家的小狐貍/孤零零站在一片白樺林邊/它在尋找媽媽的味道嗎?”在《做書簽的白樺樹葉》中,“有一片媽媽送給我的書簽”,那是用白樺樹的黃葉做的書簽,陪伴詩人看四季輪回,走過雨雪風霜,意味著媽媽并不在身邊,也告訴我們,媽媽不可能陪伴孩子的一生。黃葉、書簽,或許是童年時媽媽留下的信物,睹物思人,已經(jīng)恍若隔世。這首詩有種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讓人感嘆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光是多么彌足珍貴,童年的無憂無慮又是多么容易轉瞬即逝。

裴郁平在可可托海寫作童詩,可視為一種自我解放的試煉,現(xiàn)實的世界很喧鬧,而他長久地扎根于阿勒泰四季的陰晴雨雪與高寒酷熱之中,眼里只有無盡的童年感受和豐富的自然景觀。他把自己和阿勒泰融為一體,和可可托海朝夕相處,他對這個神奇世界的表達是心平氣和的,我想,這是他的兒童詩歌能讓人感受到真善美的原因所在。

(作者系《解放軍文藝》原副主編、評論家)